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参考文献:
[1][12]吴相湘.蒋梦麟振兴北大复兴农村[A].传记文
学丛刊之十八.民国百人传(第一册)[C].台北:传记
文学出版社,1982.51,86.
[2]朱宗顺.蒋梦麟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J].高等教育
研究,1996,(4):88-93;朱宗顺.试析蒋梦麟的个性教
育思想[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3):69-72;朱宗顺.蔡元培与蒋梦麟主政北大
之比较[J].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1998,(3):21-
29.
[3]萧超然.蔡元培[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13.
[4]许美德.中国大学(1985-1995)[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0.69;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
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3.
[5][10][18][19][21][25][38][43][56][57][58][59]高
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613,543,618,537,618,213,194,576,246,247,
247,541.
[6][26][27][28][29][30][50][51][52][53][54][60]曲
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5.286,358,284-285,234,231,259,119,357,
47,254,223,473.
[7]陆君.蒋梦麟致蔡元培函[J].民国档案,2004,(2):3.
[8]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7.80.
[9]高平叔.蔡元培长编年谱(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6.613.
[11]高平叔.蔡元培长编年谱(中)[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6.231.
[13]傅国涌.叶公超传[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249.
[14][55]蒋梦麟.西潮[M].台南:大夏出版社,1994.9,
210.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胡适往
来书信选(下)[C].北京:中华书局,1979.53.
[16]唐德刚.胡适杂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41.
[17]蒋梦麟.新潮[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
105.
[20][22][32][33][34][35][36][37][40][41][42][45]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1.5,205-206,72,136,137,24,627,73,163,79,
709,171.
[23][24]高平叔.蔡元培全集(三)[M].北京:中华书局,
1984.130,98.
[31][47][48]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M].上
海:商务印书馆,1933.437,121,98.
[39][44]马征.教育之梦)蔡元培传[M].成都:四川人
民出版社,1995.201,273.
[46]罗家伦.蒋梦麟先生事略[J].民国人物传记史料汇
编(第四辑),1990,(6):390.
[49]高平叔.蔡元培全集(五)[M].北京:中华书局,
1984.479.
(本文责任编辑邓建生)
#高等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提要#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北京大学博士生杨志坚导师喻岳青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03年5月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理论中最基本和核心的概念,也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本论文以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为对象,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为指导,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1949年以来我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形成、历史演进、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调整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案,为我国本科教育在21世纪的改革发展提供研究依据。

本论文共分七章,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即本论文的导论。

主要提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研究的意义;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限定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确定研究的重点问题、基本思路、逻辑框架和基本方法。

第二部分是第二章。

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本科教育定义,本科教育的历史发展和核心理念;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要素、结构和定位;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等。

第三部分是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

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中形成和演进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存在着什么样的历史问题,又面临着什么样的现实挑战等。

第四部分是第六章。

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调整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战略调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战略调整目标等。

第七章主要是总结、归纳研究成果,提出研究结论。

本论文认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要素有三个,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其逻辑结构为"倒品字"结构。

新中国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其后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根据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战略调整。

#
104
#
蔡元培与蒋梦麟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之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