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和中旬,我委就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分别到有关单位及部分镇(街道)进行深入调研,并走访了一些企业和重点工程。
现将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今年以来,市政府紧紧围绕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认真落实保稳促调各项政策措施,全市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和企稳向好迹象,经济下行趋势有所减缓,部分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开始回升。
但总体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许多指标没有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4.69亿元,同比增长8%。
其中,一产增加值11.37亿元,同比增长0.1%;二产增加值104.07亿元,同比增长4.2%;三产增加值99.25亿元,同比增长13.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73亿元,同比增长2.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04亿元,同比增长14%。
经济社会运行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一)工业经济止跌趋稳,总体仍在低位运行。
上半年,全市实现工业亿元,同比增长4从工业规模来看,19.5从销售产值来看,规模工业销售产值260.59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国内销售产值189.37亿元、同比增长5%,出口交货值71.22亿元、同比下降9.9%。
从八大支柱行业来看,塑料制品、船舶修造、新型建材等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5.8%、25.8%、7.5%,汽摩配、泵与电机、鞋帽服装、金属制品、水产食品等行业分别下上半年规模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的5个镇(街道),大溪、泽国、松门分别增长13.1%、7%、10%,城东、太平分别下降5.7%、12.4%。
从经济效益来看,全市规模分,居台州市第二位,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建筑业在连续几年高速发展后,今年上半年大幅回落,实现产值119.36亿元,同比下降3.4%。
(二)第三产业增长迅速,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99.25亿元,占gdp比重46.2%,比去年同期提高8.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金融危机“倒逼”之下,加速促成了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份额中占比的提高,二、三产业“双轮并驱”的态势开始初步显现。
从内部行业来看,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69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居三产各行业首位。
上半年,受中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各项存贷款增势明显,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64.3亿元、贷款余额409.88亿元,分别增长26.3%、31.4%。
批发业、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继续稳定增长,分别增长8.6%、13.8%和21.5%。
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三)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农村发展继续推进。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74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农业、林业、牧业产值分别增长0.8%、3.2%、3.9%,渔业产值下降1.5%。
粮食生产呈现平稳增长,经济作物生产保持稳定,西瓜、果蔗、大棚葡萄、杨梅、早熟梨、高橙等主导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
畜牧业生产良好,生猪、家禽等主要畜禽品种存栏数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渔业产量继续下滑,水产品总量、渔业产值同比分别略有下降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十百”“菜单式”项目。
(四)投资回落较为明显,重点项目进展不快。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项目匮乏同比,同期(五)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民生问题逐步改善。
上半年,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深入,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妇女、儿童、老龄及残疾人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明显,、农民安全饮用水工程加速推进,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物价总体平稳。
总体上看,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企稳回升趋势明显,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很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自营出口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性投资等主要指标并不乐观,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压力较大。
上半年,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唯消费一枝独秀。
投资拉动增量不足,受市场萎缩、投入预期和经营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投资信心和动力普遍不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性投入增长乏力,较去年同期回落明显。
出口形势空前严峻,随着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汇率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我市出口企业竞争优势锐减,对外贸易下降明显。
上半年,自营;经济形势基本面没有好转的情况下,我市外向型经济还将处于低谷状态。
工业经济增长快速回落,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企业订单大量减少,市场前景十分低迷,部分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未能根本缓解,企业经营普遍困难。
规模工业产值增幅虽然在年初“跳水”后逐月回升,但回升幅度总体缓慢,上半年才越过“水平面”,首次出现正增长,仅完成年度计划的36.36%,少于正常进度100亿元,要想完成全年增长16%的目标基本无望。
来源地址:fanwendiaochabaogao2991284(二)经济自主增长内生动力不强。
当前,我市经济增长放缓,既是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结果。
经济发展抗风险能力低、内生动力不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和力度仍然欠足。
一是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尽优化。
我市经济还是“二三一”结构。
工业虽处主导地位,但民营经济的特点导致工业企业总体呈现“低、小、散”状况,产业集中度低,综合竞争力不强,规模工业企业少,骨干企业外流较多,大型现代企业和上市企业缺乏,支撑经济大厦的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虽然良好,但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仍需进一步激发,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有待提高,赶超第二产业的步伐尚需加快;农业发展总体趋稳,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进不快。
二是经济发展的要素和环境制约依然比较突出。
有限的土地空间和环境容量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市可用财力不足导致建设项目举步维艰,拔尖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成为经济发展“短板”。
此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的产业升级。
三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不足。
全市工业经济主要依靠传统八大主导行业支撑,新兴行业尚未形成规模。
东部产业集聚区、温岭工业园区、总部经济基地等产业集聚地项目投产率低,集聚效应尚未显现。
现代服务业领域有待拓宽,新兴第三产业发育不良,城市新区商贸业发展缓慢,专业市场尚需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比较缓慢。
上半年点建设项目中,37个续建项目共完成投资19.5亿元,仅完成年度计划的38.9%;22个新开工项目仅开工6个项目,开工率为27.3%,完成投资4177万元,仅完成年度计划的4.99%。
建设资金紧缺成为重点项目推进的主要问题。
特别是政府性投资项目,大部分面临资金紧张局面,进展速度多数慢于计划预期,反映出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摊子还是铺得较大,总体规模缺乏有效控制,项目建设与财力保障没有很好衔接。
政策处置难、群众干扰多,是项目推进缓慢的另一大因素。
市客运中心、总部经济基地等已农转用的项目因拆迁等问题供地无法完成,担屿围涂工程、农贸城等已供地的项目因村民干扰影响进度,给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带来很大阻力。
另外,少数项目责任单位片面强调各种理由,工作主动性不强、方法不多、措施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工程建设进度。
(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任重道远。
近几年来,我市各项社会事业虽取得较快发展,但由于民生问题历史欠账太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然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道远。
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普通居民购房难、住房难问题异常突出。
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持续减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平衡,农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宽。
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群体访、越级访等信访问题突出,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为更好地完成全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任务,我委提出如下建议意见:(一)巩固经济向好势头,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企稳回升的迹象比较明显。
要切实把握中央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时适度地调控好政策力度和方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
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认真对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努力查找差距,加强督促检查,拿出新思路新举措,全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环境是一个区域发展的生命线。
要以更大的力度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部门责任意识,营造更加优良宽松的发展环境。
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困增效,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尤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力缓解融资难题,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二)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增强未来经济发展内在动力。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带来重创,但这次危机也给我们转型升级、调优结构带来了良好机遇,经济下行压力可以倒逼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
要充分利用当前各种有利条件,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激活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
大力度推进“135 ”工程培育,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尽快培育并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
优化产业空间体系,整合东部产业集聚区、温岭工业园区、总部经济基地等资源,有效承接国内外先进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基地。
加快改造提升八大主导行业,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