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
1、磨削加工中常用的磨料有哪几种?
答:①普通磨料:氧化铝、碳化硅;②超硬磨料: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
2、切削、磨削加工中采用的冷却液使用方法有哪几种?
答:①浇注法;②高压冷却法;③喷雾冷却法;④渗透供液法。
3、衡量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的指标通常有哪些?
答:①以刀具使用寿命来衡量;②易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来衡量;③以加工表面质量来衡量;
④以断屑性能来衡量。
4、机床夹具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①定位元件;②夹紧元件;③对刀和引导元件;④夹具体;⑤其它元件。
5、什么叫六点定位原理?
答:夹具上按一般规律分布的六个支承点可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其中每个支承点相应地限制一个自由度。
这一原理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6、切削加工中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刀具切削刃几何形状的影响;②工件材料的影响;③切削用量的影响;④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
7、磨削加工中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砂轮的粒度;②砂轮的硬度;③砂轮的修整;④磨削速度;⑤磨削径向进给与光磨次数;⑥工件的圆周进给速度与轴向进给量;⑦冷却润滑液。
8、机械加工中的强迫振动有哪些特点?
答:①强迫振动是在外界周期干扰力的作用下产生的;②强迫振动的频率总是与外界干扰力的频率相同或成倍数关系;③强迫振动振幅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扰力的频率与加
工系统固有频率比值,当比值=1时,振幅达到最大值,此现象称为“共振”。
(与频
率有关)④强迫振动振幅的大小除了与有关外,还与干扰力、系统刚度及阻尼系数有关。
9、机械加工中自激振动有哪些特点?
答:①自激振动是一种不衰减的震动。
振动过程本身能引起某种力的周期变化。
②自激振动的频率等于或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由震动本身的频率决定。
③自激振动的形成和持续由切削过程而产生,如若停止切削过程,自激振动也就停止。
④自激振动能否产生以及振幅的大小,决定于每一震动周期内系统所获得能量与所消耗能量的对比情况。
10、叙述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选择粗基准和精基准时各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粗基准遵循原则:①当必须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相互位置关系时,应选择该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②对于有较多加工表面而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位置要求不严格的零件,粗基准选择应能保证合理的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
③作为粗基准的毛坯表面应尽量光滑平整。
④粗基准表面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原则上只能在第一道工序中使用。
精基准遵循原则:①尽量以工序基准作为精基准,即“基准重合”原则。
②尽量在多道工序中采用同一精基准,即“基准统一”原则。
③当表面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选加工表面本身为精基准,即“自为基准”原则。
④需要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或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时,应遵循互为基准、反复加工原则。
⑤精基准的选择应使定位准确、夹具结构简单、夹紧可靠。
11、机械加工中使用的零件毛坯有哪些种类?
答:①铸件。
②锻件。
③型材。
④焊接件。
⑤冷冲压件。
⑥其他(粉末冶金制品、塑料制品等)
12、机械加工过程一般划分为哪几个加工阶段?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
答:划分为四个加工阶段①粗加工阶段。
②半精加工阶段。
③精加工阶段。
④光整加工阶段。
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①可以保证加工质量。
②合理使用机床设备。
③便于热处理工序安排。
④粗、精加工分开,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
13、提高机械加工劳动生产率的措施有哪些?
答:①缩短基本时间。
②缩短辅助时间。
③缩短布置工作地时间。
④缩短准备与终结时间。
14、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成本中可变费用包括哪些因素?
答:①材料费。
②机床工人工资。
③机床电费。
④通用机床的折旧费和维修费。
⑤通用工夹具的折旧费和维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