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东源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9分) (共8题;共119分)1. (3分) (2019九下·太原模拟) 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从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 ( 6.0分)(2018八上·宁波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美景总能入诗。
陶弘景笔下有“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的晨昏变化之美,苏轼笔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清澄月色之美,崔颢笔下有“________,________”的原野汀洲之美,陶渊明笔下有“________,________”的隐逸悠然之美。
3. (17.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广袤的天空容纳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才有了绚丽神奇,气象万千;辽阔的大海汇聚了涓涓细流、滚滚江河,才有了碧波荡yàng,浩瀚无垠;苍莽的森林共存了高树矮丛、藤蔓杂花,才有了郁郁葱葱,勃勃生机。
英明的君王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开创的盛世在历史长河熠熠生辉;包容的城市chǎng开大门迎接八方宾朋,书写着大市场全世界都知道的神奇篇章。
(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
绚丽神奇()盛世()(2)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碧波荡yàng()chǎng开大门()(3)根据语境,用成语替换语段中的画横线部分。
4.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夫君子之行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③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④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3)本文作者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是怎样展开论述的?(4)请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名句,并说说你摘录的理由。
5. (5.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这首诗是日落时分诗人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2)首联中“千里”、“片时”作强烈对照,引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8.0分) (2017九上·盐都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葫芦瓢子林清玄在我的老家,母亲还保存着许多十几二十年前的器物,其中有许多是过了时,到现在已经毫无用处的东西,有一件,是母亲日日还用着的葫芦瓢子。
她用这个瓢子舀水煮饭,数十年没有换过,我每次看她使用葫芦瓢子,思绪就仿佛穿过时空,回到了我们快乐的童年。
犹记我们住在山间小村的一段日子,在家的后院有一座用竹子搭成的棚架,利用那个棚架我们种了毛豆、葡萄、丝瓜、瓢瓜、葫芦瓜等一些藤蔓的瓜果,使我们四季都有新鲜的瓜果可食。
其中最有用的是丝瓜和葫芦瓜,结成果实的时候,母亲常常站在棚架下细细地观察,把那些形状最美、长得最丰实的果子留住,其他的就摘下来做菜。
等葫芦瓜完全熟透在树上,枯干以后摘取,那些长得特别大而形状不够美的,就切成两半拿来当舀水、盛东西的勺子。
长得形状均匀美丽的,便在头部开口,取出里面的瓜肉和瓜子,只留下一具坚硬的空壳,可以当水壶与酒壶。
在塑料还没有普遍使用的农业社会,葫芦瓜的使用很广,几乎成为家家必备的用品,它伴着我们成长。
到今天,葫芦瓜的自然传统已经消失,葫芦也成为民间艺品店里的摆饰,不知情的孩子怕是难以想像它是《论语》里:“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与人民共呼吸的器物吧!葫芦的联想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甚受欢迎的人物,像李铁拐、济公的腰间都悬着一把葫芦,甚至《水浒传》里的英雄,武侠小说中的丐帮快客,葫芦更是必不可少。
早在《后汉书》的正史也有这样的记载:“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
”在《云芨七签》中更说:“施存,鲁人,学大丹之道,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夜宿其内。
”可见民间的葫芦不仅是酒器、水壶、药罐,甚至大到可以涵容天地日月,无所不包。
到了乱离之世,仙人腰间的葫芦,常是人民心中希望与理想的寄托,葫芦之为用大矣!我每回看美国西部电影,见到早年的拓荒英雄自怀中取出扁瓶的威士忌豪饮,就想到中国人挂在腰间的葫芦。
威士忌的瓶子再美,都比不上葫芦的美感,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因为在葫芦的壶中,有一片浓厚的乡关之情,和想像的广阔天地。
母亲还在使用的葫芦瓢子虽没有天地日月那么大,但那是早年农庄生活的一个纪念。
当时还没有自来水,我们家引泉水而饮,用竹筒把山上的泉水引到家里的大水缸,水缸上面永远漂浮着一把葫芦瓢子,光滑的,乌亮的,琢磨着种种岁月的痕迹。
现代的勺子有许多精美的制品,我问母亲为什么还用葫芦瓢饔,她淡淡的说:“只是用习惯了,用别的勺子都不顺手。
”可是在我而言,却有许多感触。
我们过去的农村生活早就改变了面貌,但是在人们心中,自然所产生的果实总是最可珍惜,一把小小的葫芦瓢子似乎代表了一种心情——社会再进化,人心中珍藏的岁月总不会完全消失。
我回家的时候,喜欢舀一瓢水,细细看着手中的葫芦瓢子,它在时间中老去了,表皮也有着裂痕,但我们的记忆像那瓢子里的清水,永远晶明清澈,凉人肺腑。
那时候我知道,母亲保有的葫芦瓢子也自有天地日月,不是一勺就能说尽。
我用那把葫芦瓢子时也几乎贴近了母亲的心情,看到她的爱以及我二十多年成长岁月中母亲的艰辛。
(1)阅读全文,概括葫芦瓜的作用。
(2)文章多次引用古代典籍中有关葫芦的内容,有什么作用?(3)文中第11节划线句有何含义?母亲保有的葫芦瓢子也自有天地日月,不是一勺就能说尽。
(4)文章第8节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5)文中“葫芦瓢子”寄托了哪些情思?7. (15.0分) (2015七上·泉港期中) 《风筝》选段,完成下题。
①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②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③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
(1)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
(2)“我恍然大悟似的,……”一句中“悟”与“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中“精神的虐杀”分别具体指什么?(3)自选一个角度,赏析以下语句。
“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4)第③段的画线句中“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体现了“我”怎样的品质?(5)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可贵素质?(6)发挥想象,小兄弟的风筝被“我”踏扁后,小兄弟当时心里会怎么想?请用第一人称描述。
8. (50分)(2019·孝感)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一)请以“终于等到你”为题作文。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煤的对话艾青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参考答案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9分) (共8题;共119分)1-1、2-1、3-1、3-2、3-3、4-1、4-2、4-3、4-4、5-1、5-2、6-1、6-2、6-3、6-4、6-5、7-1、7-2、7-3、7-4、7-5、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