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研报告、八■、-一•前言人际交往是人类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必修课,学校的教育往往教学生学科知识、组织考试,但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够关注吗?大学生这样一个处于社会和校园边界的群体,感受到的人情世故和压力是极其特殊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也是今后事业发展的基石。

因此,此次调查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希望能给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二.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问题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可以看出一般人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适应较慢。

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会有所紧张,不够大胆,不主动交往,甚至有少数同学有自闭心理。

人际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

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

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

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却是硬邦邦的,这些情况阻碍了他们和他人交往的顺利进行。

但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社交能力的重要性,想有所提高。

三.小组调研过程1调研形式:问卷调查2. 调查时间:2014年5月30日3. 调查人数:51人4. 问卷分析:其中7人比较善于交往,占13.7%; 23人社交能力还可以,占45.1%;15人社交能力较差,占29.4%;6人社交能力是相当差的,占11.8%5•结果分析:从数据归纳来看,反映出58.8%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较少, 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较少。

善于交谈,性格比 较开朗,主动关心别人,对周围的朋友都比较好,愿意和大家在一起, 彼此相处都不错。

一般来说,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善 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获得许多人的好感与赞同。

但不可忽视的,还有41.2%的人存在着困扰,甚至11.8%有严重 的困扰。

6调研问题节选:突出问题完全符 合 基本 符合 难于判 断 基本不符 合 1.不习惯在大庭广众中讲话23人 18人 3人 7人 2.最怕在交际场合碰到尴尬的事情31人 11人 3人 6人 3.参加集会只坐在相识的人身边 17人 27人 2人 5人 分析及解决问题1:害羞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凡事尽可能 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

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情绪和情 感,相信大多数人是以信任和诚恳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 不要把自己较差置于不信任和不真诚的假定环境中,那样,对别人就总怀有某种戒备心理,自己偶有闪失,或者并无闪失,也生怕别人看破似的,这样自己就会惶惶然,更加重羞怯心理。

人们可以通过意志的力量来改变自己性格上的许多东西,克服诸如优柔寡断、神经过敏、胆怯等不良心理。

问题2: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

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要摆脱这种心理,要多和别人交流。

不要老想着会出错,要学着想一定可以征服突发情况。

问题3: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没有绝对的适合与不适合,集会时,同熟人一起,一方面可以加强感情,一方面又可以避免尴尬。

但相对而言,又会丢失结交新朋友的机会,所以生活中尽量多的扩大人际交流圈,对我们而言,百益无一害。

四•良好人际交往的意义人为什么需要交往?人际交往对于个体有什么具体的益处?1、生存与安全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五种最基本的需要。

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怀、帮助、爱护、同情,需要一种稳定的安全感,它表现为人们追求稳定、安全的环境,希望得到保护,能够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这种需要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如果一个人没有亲人、朋友,他会感到孤独、寂寞、焦虑、恐惧, 如果他有亲人、朋友,他会感到充实、快乐、安全。

2、促进个人成长如果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发展,就会发现,他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开放自己,与更多的人和更广范围的人交际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圭寸闭自己,他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具体说来,交往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获得自信与自尊,激发发展的动机。

人除了基本的物质生存的需要之外,还有很丰富的精神生存的需要。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都是因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认识到了自己的现有水平,发现了自己不如他人,产生了自己现有发展水平与需要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产生需要与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激发发展的动机,才可能主动发展。

在群体中每个人都想要同别人平等,或超过别人,这种愿望使他产生了不断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使他产生自信,获得自尊。

(2)获得社会经验,促进自身发展一个人要认识自己,往往有两种方法和途径,一种途径就是自省,反思自己所做过的事情以及后果,另一种途径就是观照,即从对象(包括自然对象和他人对象)身上反观自己。

因此,与人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周围人比较及社会对比来评价自己,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态度和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交往中找到认识自我的尺度,为自我评价、设计、发展和完善创造有利条件。

一个人的社会经验从哪里来,就是从认识自己中来,从对自己过去的活动进行反思,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相互作用中反观自身,从而获得心理和行为的调试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人际交往能让你在较短的时间里,以较少的代价获得别人的积极的经验,洞察别人失败的教训。

一个人一生的经历环境有限,所有的经验教训不能靠自己一个人慢慢地去—经历,只有与更多的人交往,与经理丰富的人交流,才可能获得更多得更广泛的有益经验。

(3)获得他人的帮助,提高发展的效率合作互助是目前很流行的一个词,帮助和合作是人际交往的两个方面,只要有交往就应该有帮助和合作。

一个能够得到许多人帮助的人,一定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人。

帮助别人,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合作,因为,一个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帮助过别人的人,他一旦遇到困难,一定就会有人帮助他。

合作意味着不完全是别人受益,合作就意味着自己也受益。

从这个角度看,合作和帮助实际上就是交往中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价值实现的互助。

当前,很多单位招聘,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现代社会中人们要有合作意识。

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能够通过交往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分工合作,相互依存,人们想要达到目标,就离不开与他人的接触和配合,在这种过程中,个体的行为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

五•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第一:网络因素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各种交流工具,例如QQ微信、飞信等兴起,更多的学生将时间用于网络交流。

并且,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生的娱乐方式,整天对着电脑,打游戏,看电影,听音乐……以致交谈能力下降,与别人接触时显得不自在,尤其是在异性面前,更加内敛。

第二:个人因素8 0后9 0后是大学生的主体,每个人的意识形态,思维特点,行为方式,兴趣爱好都不一样,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个体的差异性,往往会导致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缺少知心朋友,与他人交往平淡,与他人交往不良等。

第二:家庭因素。

有些同学因为家庭环境,或者因为外貌、成绩等因素,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就会畏首畏尾,不敢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交往中遭受到一点挫折,就会意志消沉,灰心丧气,有时还会怨天尤人。

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污辱,就会忍气吞声,沉默寡言,这些存在有害羞自卑心理的人最终导致自己交不到朋友。

六•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议(一)提高自信心、保持好心态。

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善于用积极的思维看待事物的能力,提高自我评价,正确认识自我。

未来的路很长,但是要相信自己能走好,用乐观的心态去看人、事,会发现一切都不难,自己能做好。

自己也能拥有很多朋友。

(二)真心待人。

朋友,是温暖的,永恒的。

需要用真心去换取真心,真挚地对待每一个人,真诚地付出而不计回报,真心地感激而没有任何虚掩,那么,就一定能换回一份真实的感动,与温暖。

(三)多运动,多听音乐,多参加活动,要学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彩,要给自己广阔的活动空间,去体验、去享受生活,去父朋友。

(四)微笑是法宝哦,记得多微笑,对自己微笑,善待自己;对朋友微笑,会让你有魅力,让大家与你相处时能感到轻松快乐;对家人微笑,即使是在打电话,也要微笑着与他们讲话,让他们知道你很好,让他们知道你很爱他们。

七•调研总结通过这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使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优点及不足,也让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和存在的问题,并且也认识到我们应对大学生交际问题所要采取的一些措施。

总体来看,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技巧比较良好,且能较正确处理交际问题。

综合分析可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人际交往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当代大学生。

社会应为中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及对他们的人际交往问题给予重视。

附录: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这是一份关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测试,共30个问题,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符合程度进行选择。

各选项分别表示:A.完全符合(2分)B.基本符合(1分) C.难于判断(0分)D.基本不符合(-1分),最后统计得分。

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回答,回答没有对错之分。

在这里,非常感谢你对本调查的支持和帮助。

请先填写你的基本信息1•你的性别男女2•你的年级大一大二大三测试问题如下:1. 我去朋友家做客,总是问有没有我不熟悉的人也去聚会。

如果有,我的热情就明显下降。

2. 我看陌生人常常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3. 在陌生的异性面前,我往往感到手足无措。

4. 我不习惯在大庭广众中讲话。

5. 我的文字表达能力远比口头表达能力强。

6. 在公共场合讲话,我不敢看听众的眼睛。

7. 我不喜欢广交朋友。

8. 我的要好朋友很少9. 我只喜欢同我谈得拢的人接近。

10. 到一个新环境,我可以接连几天不讲话。

11. 如果没有熟人在场,我很难找到彼此交谈的话题。

12. 如果在“主持会议”与“做会议记录”这两项工作中挑一样,我肯定只挑选后者13. 参加一次新的集会,我不会认识多少人。

14•当别人请求我帮助而我无法满足对方要求时,我常常不知道如何处理。

15•不是万不得已,我决不求助于人,这倒不是生性好强,而是感到难以启齿。

16•我很少主动到同学、朋友家去访问晤谈。

17.我不习惯和别人聊天。

18•领导或老师在场时,我讲话特别紧张,结结巴巴,表达不清楚。

19•我不善于去说服别人,即使我觉得很有道理。

20. 当有人对我不友好时,我往往找不到恰当的对策。

21. 我不知道如何与嫉妒我的人相处。

22•我同别人的友谊发展,多数是别采取主动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