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鉴定学 习题总结

中药鉴定学 习题总结

中药鉴定学作业第一章1中药概念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防治疾病的药物,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概念指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中药原料,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

3中药饮片概念指药物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4中成药概念指以饮片为配方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适宜的制剂工艺,制备成随时可以应用的药物。

5中药鉴定学概念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6道地药材概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生长环境适宜,品种优良,栽培、加工合理,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且质量优于其它产地的药材。

7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有哪些?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2、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3、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8简述造成中药材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

主要原因: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2、古代典籍,记述粗略3、一药多源,易于混杂4、历史变革,品种变迁解决途径:1、本草考证,理清渊源2、品种整理,澄清混乱3、调查研究,规范名称4、成分研究,结合药效9如何理解中药的真伪优劣?中药真伪优劣与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相互关联,相互联系。

真:正品,即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品质。

伪:伪品,不符合上述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他种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10中药质量标准的特点是什么?1、权威性2、科学性3、进展性11以版本年代为顺序,简述《中国药典》发展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组织编篡共出版了十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它是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和2015年版。

《中国药典》除1953年版为一部外,共收载药品531种。

1963~2000年版都分为一部和二部,一部收载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015年版,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通则(本版药典对各部药典共性附录进行整合,将原附录更名为通则)新版药典进一步扩大药品品种的收载和修订,共收载品种5608种。

一部收载品种2598种,其中新增品种440种。

二部收载品种2603种,其中新增品种492种。

三部收载品种137种,其中新增品种13种、修订品种105种。

首次将上版药典附录整合为通则,并与药用辅料单独成卷作为新版药典四部。

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检测方法240个、指导原则30个、标准物质和对照品相关通则9个;药用辅料收载270种,其中新增137种、修订97种。

12简述《中国药典》中收载中药材的项目内容(按顺序)。

(1)名称、汉语拼音(2)处方(3)制法(4)性状(5)鉴别(6)检查(7)浸出物测定(8)含量测定(9)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规格、贮藏及有效期等13简述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

1、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

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

3、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新药源。

4、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5、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6、从古本草中寻找或探索老药新用途。

7、根据生长环境类似性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8、以新技术、新方法扩大新药源。

14《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将野生药材物种分为哪三级?一级: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二级: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三级:资源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

1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共多少种?其中一级保护、二级保护、三级保护的药材各有哪些?一级: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

二级:马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片、蟾酥、蛤士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竭。

三级:川(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草)、防风、远志、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阿魏、连翘、羌活、石斛。

16附加题:列举国家规定的28种毒性中药材名录。

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线、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山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第二章1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是A、《神农本草经》B、《唐本草》C、《本草纲目》D、《本草经集注》正确答案:B2载药365种,首创三品分类法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本草拾遗》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_。

《神农本草经》2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_。

《新修本草》3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方书是_。

《五十二病方》4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的本草是_,其作者是_。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5《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该书载药_种,全书接药物_属性分类。

李时珍、1892、自然第三章1影响道地药材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A、自然环境B、植物内生菌C、土壤微生物D、栽培与加工E、植物物种正确答案:ABCD二.填空题1、四大亳药是指_、_、_、_。

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2、四大怀药是指_、_、_、_。

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怀山药3、四大藏药是指_、_、_、_。

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三.简答题)1、列举十大皖药。

霍山石斛、灵芝、亳白芍、黄精、茯苓、宣木瓜、菊花、丹皮、断血流、桔梗2、列举浙八味。

浙贝、延胡索、杭白术、浙玄参、杭菊花、杭麦冬、杭白芍、温郁金1、下列以花苞入药的药材有()。

A、菊花B、金银花C、辛夷D、丁香E、槐米正确答案:BCDE2、药材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A、产地B、毒性成分含量C、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D、产量E、环境正确答案:BCD3、不受季节影响,随时可采的药材有()。

A、动物化石类B、动物结石类C、两栖动物类D、矿物类E、真菌类正确答案:ABD二.判断题1、谚语:“春采茵陈夏采蒿,知母黄芩全年刨,九月中旬采菊花,十月上山摘连翘。

”描述的是产地加工对中药质量的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2、传统用药习惯认为:春麻质量优于冬麻质量。

正确答案:×3、确定中药采收的适宜期原则是:有效成分高峰期时采。

正确答案:×4、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春、秋二季采收。

正确答案:×5、茎木类中药一般秋、冬季采收。

正确答案:√6、皮类中药一般春末夏初采收。

正确答案:√7、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全年均可采收。

正确答案:×三.简答题1、简述中药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

确定中药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而这两个指标有时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①双峰期,即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基本一致时,共同的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②当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不大时,此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③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应为最适宜采收期。

④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⑤有些药材,除含有效成分外,尚含有毒成分,在确定适宜采收期时应以药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集为宜。

1、中药材产地加工需要发汗的品种有()。

A、厚朴B、玄参C、续断D、杜仲E、何首乌正确答案:ABCD2、不适宜利用阳光直接晒干的药材有()。

A、薄荷B、金银花C、红花D、郁金E、厚朴正确答案:ABCDE3、中药材产地干燥方法有()。

A、晒干B、阴干、晾干C、烘干或低温干燥D、远红外干燥E、微波干燥正确答案:ABCDE二.简答题1何为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这种方法习称“发汗”。

2、简述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意义。

(1)保证药材质量(2)便于临床用药调剂和有效成分的煎出(3)利于运输、贮藏、保管(4)消除或降低毒性、刺激性或其他副作用(5)利于药材商品标准化3、简述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方法。

(1)拣(2)洗(3)漂(4)切片(5)去壳(6)蒸、煮、烫(7)熏硫(8)发汗(9)干燥4、简述中药材产地干燥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及时除去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利于贮藏,保证药材质量。

方法:1、晒干2、烘干3、阴干4、远红外加热干燥5、微波干燥1、中药材虫蛀的有利条件是()。

A、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糖质B、环境温度为16℃∽35℃C、环境相对湿度70%以上D、中药材含水量13%以上E、中药材含杂质3%以上正确答案:ABCD2、含有下列哪些成分的中药材容易发生走油变质现象()。

A、皂苷B、生物碱C、脂肪油D、挥发油E、糖质正确答案:CDE3、中药材贮藏时常发生的变质现象有()。

A、虫蛀B、霉变C、走油D、风化、自燃E、变色正确答案:ABCDE4、影响中药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有()。

A、产地B、品种C、采收D、加工E、贮藏正确答案:ACDE二.填空题1、中药贮藏保管中常采用“对抗贮藏法",牡丹皮与_,陈皮与_,海龙、海马、蕲蛇与_,土鳖虫、全蝎、斑蝥、红娘子与_,共同贮藏可防虫蛀。

泽泻、高良姜、花椒、大蒜三.简答题1、走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2、气调养护原理是调节库内的气体成分,充氮或二氧化碳而降氧,在短时间内,使库内充满98%的氮气或二氧化碳,而氧气留存不到2%,致使害虫缺氧窒息而死,达到很好的杀虫灭菌的效果。

3、简述中药材贮藏过程中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

物理方法:1、利用药材气味,防止同存药材虫蛀2、调节温度,防治害虫3、调节气体成分,防治害虫化学方法:1、采用杀虫剂2、除氧剂密封贮藏3、核辐射灭菌技术第四章1、《中国药典》的“鉴别”项系指( )。

A、测定药材水溶性物质的含量B、药材质量优劣C、药材的纯度测定D、检定药材真实性的方法E、测定药材主成分的含量正确答案:D2、中药鉴定时,所取平均供试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 )。

A、2倍B、5倍C、3倍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中药鉴定取样的原则是( )。

A、取样前进行外观检查B、留样保存至少一年C、贵重药逐件取样,每件5~10gD、应有足够的数量E、应有代表性正确答案:ABCDE2、中药鉴定工作的法定依据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