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形眼镜光学

隐形眼镜光学


每0.1mm泪液厚度约具有0.13D的正屈光度
泪液透镜的屈光度
前后曲率半径不一致,厚度极薄,屈光力计算:
• 前后曲率每相差0.1mm,泪液约有0.5D屈光度
前后曲率半径不一致,一定厚度,屈光力计算:
• 前后曲率每相差0.1mm,泪液有0.39D屈光度
三、矫正散光的光学原理
• 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状况,与角膜的
(一)球面接触镜
• 1.泪液透镜的矫正原理 • 2.泪液透镜的实际运用 • 3.泪液透镜对眼整体屈光的影响
隐形眼镜矫正散光复曲面隐形眼镜
• 软镜矫正散光的范围≤1.00D • 硬镜矫正散光的范围≤2.00D
(二)环曲面接触镜
四、接触镜的放大倍率
• (一)框架眼镜的放大倍率 • M=1/1-dD
(二)接触镜的屈光度计算
• D=Dl+Dt+Dc • 忽略镜片和泪液透镜厚度因素
D=D1+D2 = n-1/r1 +1-n/r2 Dl为薄透镜前表面屈光度 D2为薄透镜后表面屈光度
二、泪液透镜
(一)
泪液透镜的形态
二、泪液透镜的屈光度
• 前后曲率半径一致,厚度极薄,屈光力忽略 • 前后曲率半径一致,一定厚度,屈光力计算
第四节
接触镜光学
掌和 接触镜矫正散光 了解:接触镜的视野和佩戴接触镜时的调整
一、接触镜的屈光力
• (一)接触镜与角膜的透镜组合 • 角膜的屈光
正常角膜的屈光力为48.8D 占眼的屈光力的70%(58.64%)
• 组成角膜屈光力的因素包括
视近调节
配戴框架眼镜与配戴隐形眼镜眼的视近调节 的比较
• 近视眼配戴隐形眼镜较配戴框架眼镜付出
的调节多
• 远视眼配戴隐形眼镜较配戴框架眼镜付出
的调节少
小 结
• 配戴隐形眼镜时的角膜屈光系统 • 泪液透镜 • 影响隐形眼镜屈光度的因素 • 隐形眼镜矫正散光 • 与框架眼镜比较隐形眼镜的特点
谢 谢!
患眼的远点移到无限远
光学镜片的后顶点屈光度换算
D’ = D/(1- d D) 查表
六、接触镜视 野
(一)镜片的边缘范围 (二)框架眼镜镜片边缘的棱镜效应对视 野的影响 1.正框架眼镜的环形盲区
2.负框架眼镜的环形复像区
影 象
折射象差
• 镜片棱镜效应的影响
镜片上不同部位的光线折射角不同
使影象变形称为折射象差
框架眼镜的放大率为5.3% 隐形眼镜的放大率为18.4%
隐形眼镜的相对放大倍率
综合来看
• 近视眼—
隐形眼镜物象始终比框架眼镜大
• 远视眼—
隐形眼镜始终较框架眼镜小
五、接触镜顶点屈光度换算
(一)隐形眼镜与框架眼镜屈光状态的差异
• 框架眼镜矫正屈光不正的途径
焦点远点重合
• 隐形眼镜修正了角膜原有的屈光状态
放大倍率
(二)与框架眼镜放大倍率的比较
• 当近视镜D为负值时
隐形眼镜与框架眼镜的放大倍率比值大于1
• 当远视镜D为正值时
隐形眼镜与框架眼镜的放大倍率比值小于1
隐形眼镜的相对放大倍率
• 屈光性屈光不正的放大倍率(-10D)
框架眼镜的放大率为10.7% 隐形眼镜的放大率为1.5%
• 轴性屈光不正的放大倍率(-10D)
• 框架眼镜的折射象差
凹透镜直角四边形呈钝角状变形 凸透镜直角四边形呈锐角状变形
折射象差
隐形眼镜产生的折射象差
几乎可以忽略不记
旋转眼位
• 注视镜片光轴之外的目标
受镜片棱镜效应的影响 影象发生移位 注视眼随之调整眼位
• 旋转眼位影响因素
受注视目标偏离中心的程度 镜片本身的屈光度
旋转眼位
隐形眼镜几乎不受旋转眼位的影响
• 规则散光多数是由于角膜先天性异态变化所致,

还可能存在晶状体散光。也有些后天引起的散光, 比如眼睑长针眼或粟粒肿,长期用眼姿势不良(如 经常眯眼散光成像、揉眼、躺着看书等等),这样 眼皮压迫角膜也会使角膜弧度改变,发生散光并 使散光度数增加,另外,一些眼科手术(如白内障 及角膜手术)也可能改变散光的度数及轴度。 不规则散光主要由于角膜屈光面凹凸不平所致, 如角膜溃疡、疤痕、圆锥角膜、翼状胬肉
角膜的前曲率半径
房水的折射率
D= n-1/r
配戴隐形眼镜时的屈光系统
屈光界面
• 镜片的前表面 • 镜片的后表面 • 泪液的前表面 • 泪液的后表面 • 角膜的前表面
角膜后表面
屈光介质及折射率
• 镜片材料 (1.37~1.45) • 泪液 (1.336) • 角膜 (1.376) • 房水 (1.336)
弧度有关。人类的眼睛并不是完美的,有些人眼 睛的角膜在某一角度区域的弧度较弯,而另一些 角度区域则较扁平。造成散光的原因,就是由于 角膜上的这些厚薄不匀或角膜的弯曲度不匀而使 得角膜各子午线的屈折率不一致,使得经过这些 子午线的光线不能聚集于同一焦点。这样,光线 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这种情况便称为散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