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滩镇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实施方案为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加强全镇医疗预防保健体系建设,提高对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医疗安全,根据潜卫发[2007]6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从全镇医疗机构现状出发,以实现医疗机构全行业归口管理,加强本辖区卫生服务建设为目标,以打击取缔各种形式的非法行医为重点,对现有医疗机构进行彻底清理整顿和规范,为全镇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为全镇经济建设服务。
二、领导班子我镇成立了由卫生院院长沈先波为组长,副院长汪开平为副组长,刘升龙、付华、王广顺、江尚峰、陈明刚为成员的打击非法行医领导小组。
三、方法步骤(一)动员、部署阶段(2007年6月)充分利用广播、宣传车、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
大力宣传实施医疗机构全行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宣传各类无证非法行医骗钱误病,滥用药、乱收费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造成的危害与损失。
要用非法行医致死致残病人的典型事例,以及滥用药、不规范医疗操作行为给病人带来的医源性疾患来宣传整顿医疗秩序的必要性、迫切性,为整顿医疗秩序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自查自纠、清理整顿阶段(2007年7月—9月)对本辖区范围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清理整顿工作,通过明察暗访、摸底核查等方式,发现本辖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坚决予以整改,取缔非法行医。
对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全面整改。
竹根滩镇卫生组二OO七年六月二十九日张金镇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潜江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潜卫发[2009]84号文件的通知,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非法行医,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潜江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潜卫发[2009]84号文件为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医疗机构全行业管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治理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二、工作重点(一)严惩非法和不规范执业的行医行为1、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执业活动的;通过买卖、转让和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执业活动的;使用过期、失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执业活动的,使用伪造、涂改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执业活动的。
2、超出登记范围开展执业活动的,变更执业地点、变更主要负责人,变更医疗机构名称而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
3、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从事医师职业活动的。
4、未经批准或备案擅自开展“义诊”的。
(二)打击非法性病诊疗活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执业证书》而擅自开展性病诊疗活动的。
(三)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行为。
(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使用后是否分类收集、回收、集中无害化处理,是否有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等违法行为。
三、工作要求,步骤及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根据我镇实际成立以单位一把手为组长的张金镇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2、加强宣传力度①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形成社会监督范围。
②开展有关医学常识的科普宣传。
3、认真组织实施①7月31日前,对全镇各医疗机构单位和个人进行一次全面清查。
②对清查中无《医疗机构许可证》和《执业医师证》的单位和个人认真做好逐一登记,并做好现场监督笔录和限期整改文书。
③组织各类医疗机构开展自查自纠,重点对无证行医和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利用超声技术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查处。
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期刑事责任。
④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将专项行动与日常工作结合进行。
⑤建立投诉点和举报箱,做好群众投诉受理工作。
二00九年七月二十一日杨市办事处卫生院2009年医疗市场专项整治实施工作根据市卫生局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强我处医疗市场的管理,规范医疗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执业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依据,按照卫生(行业)政风行风建设和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重点(一)切实加强我处医疗机构日常监管,重点检查以下内容:1、医疗机构有无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执业活动的行为;有无使用过期、失效或伪造,涂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许可项目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2、医疗机构有无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未变更注册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3、医疗机构执业地点、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医疗机构名称及执业范围发生改变时是否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4、医疗机构是否存在未取得相应的资质而从事母婴保健技术的服务行为;是否存在利用B超和其它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
5、医疗废物是否严格分类收集、管理规范、安全处置(二)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坚决取缔无证行医的行为1、重点取缔未取得《执业医师证书》擅自执业的“黑医生”,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
2、以农村集贸市场和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为重点,严厉打击无行医资格的游医、假医。
3、严厉打击一村多室、一室多点及药店坐堂行医。
4、严厉查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进行执业变更而跨专业、跨单位多头执业行为。
5、严肃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医疗美容诊治的单位和个人。
三、工作步骤及主要措施(一)宣传发动,调查摸底阶段(7月15—31日)我处要立即行动起来,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印发医疗市场专项整治方案,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认真查清本辖区内医疗市场的工作情况上报市卫生局法监科,为医疗市场整治行动作好准备。
(二)自查自纠,集中整治(8月1日—9月15日)我们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本辖区违法行医行为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发现本区域内存在的问题坚决予以整改,取缔非法行医,查处各类案件,对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全面整改,对查处的大案要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强与公安,司法机关的衔接配合,对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期间,我处卫生院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组织督查组,对各村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了解各村工作进展情况。
(三)总结验收阶段(9月中下旬)整治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工作总结,确保案件查处到位,震慑各类违法行为,净化我处医疗市场。
四、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确保医疗市场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成立以卫生院院长为辖区打击非法行医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克服一切畏难、松懈、麻痹情绪,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保证专项行动工作落到实处,促进我处医疗服务市场明显好转。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增强专项整治工作合力根据国家卫生部等七部门《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131号)文件要求和职责分工,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并以投诉举报和违法医疗广告为线索,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主动开展监督检查。
建立信息通报和沟通制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简报形式,报道我处工作开展情况,对大案要案的查处情况要及时向市医疗市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要继续加大联合执法、联合办案工作力度,完善案件移送机制,要加强与公安、药监、工商、人口与计划生育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地区联动、部门联动的综合整治局面和强大的专项整治合力。
(三)加强宣传教育,扩大声势,保持高压严打的舆论氛围针对我处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传播媒体,广泛宣传卫生法律法规和安全就医常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要及时向社会公示医疗机构审批、医务人员注册信息,便于群众查询和监督;要定期公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果,对取缔无证行医黑诊所、查处非法行医典型案件、吊销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证书等情况进行公开曝光,并组织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加强社会监督。
要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对医疗机构负责人、有关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培训,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规范执业行为。
(四)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标本兼治,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我处要在医疗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确定的工作重点基础上,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将专项整治行动与日常工作结合进行。
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标本兼治措施,探索建立对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监管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
我处医疗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将案件是否办结、群众投诉举报是否有效解决、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市场准入和管理是否规范以及日常监督机制是否建立、群众是否满意等作为评价专项整治行动成效的重要标准。
二○○九年七月二十七日竹根滩镇打击非法行医领导小组组长:沈先波成员:汪开平刘升龙付华王广顺江尚峰陈明刚竹根滩镇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清理整顿阶段自查报告市卫生监督局:根据市卫生局潜卫发[2007]61号文件的安排,我镇于7月—8月3日,按照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及属地管理原则,经过召开全镇卫生工作会议和调查等方试对我镇管辖范围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按照文件要求整治的八个重点类型,涉及我镇的主要为未取得合法《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人员,具体分布在:杨林洲村五组:邵玉林男 49岁无职称朱湖村七组:朱代涛男 32岁执业助理医师夫耳堤村四组:郭小红男 41岁无职称前明村四组:周艳青女 23岁无职称三江村三组:刘心安男 44岁无职称罗赵湾村四组:刘一美男 52岁无职称康岭村六组:陈伟男 24岁执业助理医师周岭村六组:何治明男 48岁无职称王拐村五组:杨德彪男 49岁无职称竹根滩卫生组二OO七年八月五日竹根滩镇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总结市卫生局法制监督科:为规范医疗市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广大患者切身利益,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潜卫发[2007]61号文件精神的安排,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对全镇个体医疗点进行了专项整治,现将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是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表现,是规范医疗执业行为,打击非法行医的重大举措,关系我镇的经济发展及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