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经济学教学课件

药物经济学教学课件

27
药物经济学研究对 医疗卫生行业的作用
主要有三大作用:
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28
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临床上用于治疗某一疾病可供选择的药品品 种、规格、剂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与手段等越 来越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药品一般具有不同 的治疗成本和不尽相同的治疗效果,药物经济学 研究与评价的结果能够帮助医生、临床药师经济 合理地选择药品。
34
三、学习药物经济学的必要性
教材第一章第七节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经济实力有限,国
民收入中可用于医药卫生的绝对额和相对额与发 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人均医药卫生资源可用 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用有限的药物资源满足人民 日益提高的医药需求之间的矛盾更突出,用药物 经济学指导我国的医药实践尤为迫切和重要。
什么是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概念? 面临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必须作出怎样的选
择? 药物资源是否也具有稀缺性特征?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人们又将作出怎样的选
择?
3
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概念
在经济学中,把人类无限的欲望和需 求与用来满足需求的资源的有限形成的矛 盾现象称为稀缺性。
也就是说,想要的很多,可实际能满 足的又很有限,这样的资源供需矛盾现象 就形成了资源的稀缺性。所以说,稀缺性 就是指资源和物品相对于无限的人类欲望 的有限性。
24
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
药品的经济性要求,将推动医药企业不断地 探寻降低药品的寿命周期成本、不断地提高药品 疗效的途径与方法,从而使医药企业在药品的研 究开发、生产和流通领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 理水平,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
25
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
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结果能为科学、合理、有效 地制定药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能够全面地实现药 品政策的目的。
11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思想主要来源于 经济学、工程学、运筹学等学科
实用工程学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源于20世纪初,美 国通过了《河流及码头法》,首次将成本效益分 析运用于政府经济决策,规定分析河流、码头给 当地居民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决定地方政府的财 政分担,其后几十年,成本效益分析广泛用于水 利工程,并逐渐扩展到其他政府部门的预算中。
药物经济学来源于成本效益分析在药物治疗方面 的应用。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在 医药卫生决策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决策依据是 医疗必须和社会责任,而无需考虑医疗成本、收 益及其比较等经济方面的问题的,所以直到1966 年,《估算疾病的成本》一文的出现,才拉开了 成本效益分析法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序幕。
一些发达国家已将药物经济学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临 床合理用药、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选择、药品价格 的制定、药品报销目录的确定、新药审批的依据之 一。
26
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
发展中国家主要以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基 本药物概念为核心建立的国家药品政策体 系,其中包括了药物经济策略。一国制定 药品政策的目的在于保障这个国家的国民 对药品的公平可及性与持续性,促进药品 的合理使用及控制药品费用的合理增长。
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药物经济
学评价能及早判定药物的经济性,从而及早做出
继续或终止研究开发工作的决策,使可能的损失
降至最小。
22
为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和 老药改良决策提供依据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只有具有治愈疾病效能的 药物才是最为经济的药物,这样的药物成本-效益 比通常明显优于缓解症状的药物。
2、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的产生与发展
9
“丁渭工程”——最早的成本效益分析的例

在中国北宋时期,当时的京都开封府为火灾所毁,皇帝 就委派一个工匠去主持重修一座防火的宫殿。大量的建筑材 料需要从城外用车或人力运入,费时费工。该工匠想出了一 个既省钱又省力的办法。他命令工人挖掘了一条从工地延伸 到城外河流的人工运河,将所有的材料用船运入,宫殿很快 就建好了。宫殿完工后,他又命令将所有碎砖、碎瓦以及废 土填入运河,使这条运河重新成为一条街道。显然,该工匠 的工程设计与传统的方法比较省时、省力的,投入的成本小, 获得的效果好。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就是成本效果最优的 方法。
15
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与发展
1986年,“药物经济学”这一术语在文献中的首 次出现。1989年《药物经济学》杂志创刊。1991 年第一部《药物经济学原理》专著出版,标志着 药物经济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
药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说明了药物经济学 是以成本效益分析为起点,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 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
对医疗卫生行业的作用: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 依据;
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有利于人群整体健康效果的 改善与提高,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20
药物经济学对医药行业的作用
主要有三大作用: 为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和老药改良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 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
32
有利于人群整体健康效果的改善与提高
医药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世界各国对 医药开支的经济承受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医药 资源并不能充分满足所有的医疗必需。传统的药 物评价指标和决策依据不能较好地满足人群整体 的医药需求。只有同时考虑药品的安全性、有效 性和经济性,才能使有限的医药资源较好地满足 人群整体的医药需求,提高医疗保健的公平性与 可及性的实现程度,也就是关乎老百姓能不能吃 上需要的药,使人群整体健康效果得到最大程度 的改善与提高。
30
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卫生决策直接关系到医药卫生资源的配置与 利用效率,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能为科学、合 理的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帮助决策部门能够 科学、经济、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为国家、组 织和个人之间的利益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31
药物经济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主要有两大作用: 有利于人群整体健康效果的改善与提高 提高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7
一、药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材第一章第五节) 主要讲两个问题 药物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促进药物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8
药物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1、成本效益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最早的成本效益分析的例子 “丁渭工程” 成本效益分析法思想的主要来源和实例 构成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3
提高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合理用药的含义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全社会层 面,二是指具体的消费者层面。在全社会层面能 不能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有限的药物资源;在具 体的消费者层面,是否能安全、有序、经济、适 当地使用药物。
合理用药既关系到医药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关系 到人民健康等其他很多方面。药物经济学研究与 评价能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促进全 社会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21
为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 和老药改良决策提供依据
新药的研究开发工作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
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并由于难度的加大、费用的
提高、周期的延长、上市新药的平均有效专利期
的缩短等因素,使得新药研发的风险更大。在这
种情况下,新药研发决策的正确与否,药物的经
济性评价关系重大。如果决策失误,会使企业蒙
10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思想主要来源于 经济学、工程学、运筹学等学科
经济学、工程学、运筹学三者的结合构成 了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884年,法国经济学家提出公共设施(道路、桥 梁等)的公众利益远大于其对公共财政的贡献, 到20世纪30代,随着美国公共投资的急剧增加, 经济学家开始真正介入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果 的分析。
5
药物资源的稀缺性特征
药品是社会发展及人类预防和诊治疾病不可缺
少的重要物质资源,但就目前来说,可用于药品的
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物质资源及技
术、资金、人员、时间等都是有限的,这样的有限
性就决定了可供人们选择和使用的药品的配置、质
量和数量是有限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
展、人们的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水平
12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思想主要来源于 经济学、工程学、运筹学等学科
运筹学运用于政府决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军队将运筹学研究及衍生的系统分析理论应 用于武器开发,其着眼点主要在成本效果分析, 比较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方法的优劣,将分析各 军事项目的成本、效益列为武器开发的重要指标。
13
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的产生与发展
4
面对稀缺性所应解决的选择问题
面临资源的稀缺性,在用有限的物品或资源 去满足人们的不同欲望与需求时,人类就必须作 出选择,最想要的、最需要的是什么?得到资源 怎么用?给谁用?以使有限的物品或资源发挥出 最大的效用,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满足人们的 欲望与需求。经济学把这种选择具体概括为解决 三个问题:生产什么及各生产多少;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18
二、药物经济学的作用与意义
(教材第一章第六节)
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具有能够为政府部门、 组织结构和个人提供医药决策的经济参考依据, 从而指导药物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消费,使药物 资源的利用更经济、更合理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三个方面。
19
药物经济学作用的具体体现
对医药行业的作用:为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和 老药改良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 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
14
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的产生与发展
1970年,在美国,医生对心肌梗死的预防进行了 成本效益研究。1977年,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两 篇文章,提出了为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 源,必须采取成本效益分析法,由此在医药领域 引发了一系列应用研究和讨论,并引起了医药学 工作者、医药决策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29
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