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推荐课程列表
1.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143
2.新时期学校德育管理——误区与对策
迟希新(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教授)
147
3.中小学各科教学中的德育
闵乐夫(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
152
4.新时期教师(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及队伍建设
王宝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选修课 推荐课程列表
课程模块
模块内容简介
课程名称
主讲人(单位职务)
课时数(分钟)
学校规划与特色学校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创建特色学校的实践活动在全国中小学深入开展,出现了一种千帆竞发的局面。特色化发展已成为众多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现实的选择。该模块将围绕“特色学校建设内涵”、“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特色学校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如何创建特色学校”等方面进行讲授。
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彰显《纲要》新亮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2012年修订)解读
孟万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中心主任)
145
2.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三要素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142
3.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评估及解决策略
臧超英(北京市西城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咨询员,中学骨干教师)
黄兴力(重庆铁路中学校长)
94
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延续不断的历史现象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是教育的生发之根,立命之本,具有教化人、熏陶人、塑造人的功能。该模块课程围绕“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基础理论”、“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校长文化管理”等方面内容展开。
1.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基础讲座
余清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
1.课堂改革回顾与新课标解读
田慧生(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
133
2.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
胡新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专家,原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
140
3.建设和发展学校课程
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143
4.课程文化与学校特色
1.学校发展与学校发展规划
戚业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领导研究中心主任)
162
2.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考
袁桂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50
3.建设特色学校的本质:培植文化
龚春燕(重庆教育评估院院长)
146
4.争当“大老虎”,培养“小老虎”——用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发展
119
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从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本模块课程内容围绕“课程改革背景及新课标解读”、“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建设”、“如何发展学校课程”等方面展开,既有理论上的引领,同时不乏基层学校课改的具体案例。
李伟胜(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154
5.优化办学特色,提升教育品质——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日语见长,多语发展”特色办学介绍
刘国华(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校长)
133
6.学园 家园 乐园——长坑小学特色学校的创建与管理
刘勇武(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东渡镇长坑小学校长)
100
7.没有差生、只有差异——重庆铁路中学星光教育特色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135
2.文化建设:学校魂兮所系
陶继新(山东教育社原社长、总编 著名文化学者)
184
3.关于文化的叙事
叶翠微(杭州二中校长)
112
4.读《论语》打造精神特区——破解“岔河现象
张斌利(河北唐山岔河中学校长)
137
5.文化根性--校长的心灵香水
张克运(重庆六十八中校长)
121
6.让学生快乐成长
张忠萍(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148
5.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德育管理模式
朱洪秋(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副校长)
157
6.开展学校德育的思考与实践
王建宗(北京市第十四中学校长)
144
7.养树养根 养人养心——新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许昌良(江苏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校长兼书记)
106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小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块将主要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2012年修订)解读”,“学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评估及解决策略”,“中小学性教育”,“学生考试心理辅导”等主题进行讲解,以帮助学员掌握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和趋势,以及相关内容和策略。
程红兵(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121
5.学校转型期的挑战与机遇——北京十一学校课程改革实践
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134
6.学习:从知识走向智慧——授“鱼”与授“渔”之联想
张志敏(上海格致中学校长)
123
7.回归教育本质 打造平时有效的课堂
李升勇(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校长)
191
有效课堂与教学创新
144
4.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中小学性教育内容解析
张玫玫(首都师范大学教生考试心理辅导
杨 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临床心理医生)
96
6.课堂心理辅导——有效教学的心理学支持
吴增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
131
7.个别辅导实务
吴增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148
7.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基
马惠平(石河子第二学区校长)
92
学生德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德育为先”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而深远。该模块一方面围绕“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当前学校德育管理误区及对策”、“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班主任队伍建设”等主题对德育工作进行高位引领,同时提供相关的案例课程,有利于学员整体把握学校德育工作,掌握提升德育实效性的理论和策略。
有效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高效课堂及教学模式创新是新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模块围绕“构建高效课堂”、“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育教学信息化”等方面展开,理论联系实际对有效课堂与教学创新进行了系统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