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系统的组成
一,系统与运输系统
系统:为达到共同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
系统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多层性。
5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管道,水运。
二:5种运输方式所占比重
主要运输方式全社会货运量比重
铁路11% 民航管道1% 水运12% 公路76%
主要运输方式全社会货物运输周转量比重
铁路19% 民航0管道2% 水运48% 公路31%
三、航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初期阶段:
商品的所有者、生产者、运输者、贩卖者是多位一体的,他们仅视船舶为自己的运输工具;
附带为他人运输;
航运业从贸易业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行业。
✓ 航运市场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劳动分工逐步细化的结果。
发展阶段:
在较长的历史阶段中,为单一的不定期船市场
出现班轮运输,1816年美国的BLACK BALL LINE
形成许多专业化运输市场:原油、成品油、干散货、液化汽、化学品市场
形成相关市场:造船市场、旧船买卖市场、拆船市场航运市场不断扩大,并分化成许多专门的市场。
四、国际航运业特征
1.属于服务业,是从贸易中派生的一种对运输的需求;
2.开放性与自由竞争;
3.规模经济;
4.需要多种运输方式配合,并促进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
5.是一个成熟的业界,具有完善的专业性群体。
五、国际航运系统构成要素
1.国际航行船舶
2.国际性商港
3.国际贸易海运货源
4.国际航运经营人及行业群体
5.国际航运法规
6.航运外部环境
第二节,国际航运业基本状况
二、世界船队
截至2010年底,全球300总吨以上商船47833艘,运力总计13.5亿载重吨,较上年增长9.3%;集装箱箱位1600万TEU,较上年增长8.1%;
平均船龄17.5年;
1000总吨以上油轮船队(包括原油轮、成品油轮、化学品和液化气船)规模5.21亿载重吨,占世界商船队比重38.8%;
干散货船队规模5.28亿载重吨,占世界商船队比重39.4%;
集装箱船队规模1.84亿载重吨,占世界商船队比重13.7%。
地区分布
从区域分布看,93%的世界商船队属于亚洲和欧洲船东。
至
2008年中期,亚洲船东控制了4.95亿载重吨,欧洲船东控制了
4.79亿载重吨。
在2004-2008年期间,亚洲船东控制的船队以
8.4%的年增长率增长,而同期欧洲船东控制的船队年增长率
为6.0%。
世界航运业正发生结构性变化
•据劳氏统计,亚洲船东拥有船舶吨位占全球的43%;
•世界前20大集装箱班轮公司和集装箱港口中,有三分之二在亚洲;
•超过80%的船舶由韩国、日本和中国建造;
•一半多的船员来自菲律宾、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
•其他航运相关行业如航运金融、保险、法律等,也在加速向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等亚洲航运中心转移。
第三节中国航运业简介
一、我国水路运输状况
2010年全国水路运输货运量37.89亿吨,货物周转量68428亿吨公里;
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1.7% 和48.2%。
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31万吨,其中,我国分别从沙特阿拉伯、安哥拉和伊朗进口原油4464万吨、3938万吨和2132万吨,合计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44.0%。
自1993
年中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 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达到53.7%。
2010年,我国海上煤炭进出口量约占世界煤炭海运贸易量20%,规模以上港口接卸进口煤炭1.68亿吨,较上年增长40.4%;发运出口煤炭0.22亿吨,较上年下降3.7 %。
前六大接卸港北部湾、唐山、广州、日照、天津、宁波-舟山港完成进口煤炭接卸总量的53.4%。
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达到6.17亿吨,比上年减少1.8%。
其中,自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进口铁矿石分别为2.7亿吨、1.4亿吨和1.1亿吨,占同期我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79.7%。
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达到6.17亿吨,比上年减少1.8%。
其中,自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进口铁矿石分别为2.7亿吨、1.4亿吨和1.1亿吨,占
同期我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79.7%。
二、港口与航道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功能合理、分工明确的港口布局,国家先后批准实施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
局规划》、《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等水运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水路交通长远发展规划体系。
在规划的指导下,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泊位建设加快,港口布局更加合理。
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区域形成了规模庞大并相对集中的五大沿海港口群,在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淮河水系、黑龙江和松辽水系形成了沿江(河)港口带;以煤炭、矿石、油品、集装箱、粮食五大货种和客运为重点,构架了水路客货运输系统。
2010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42万公里。
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9280公里,五级及以上航道2.53万公里,分别占总里程的7.5%和20.3%。
各水系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长江水系64064公里,珠江水系15989公里,黄河水系3477公里,黑龙江水系8211公里,京杭运河1439公里,闽江水系1973公里,淮河水系17246公里。
三,中国的商船队
2010年底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84 万艘,比上年末增长0.8%;净载重量18040.86万吨,增长23.5%;平均净载重量1011.22吨/ 艘,增长22.5% ,是十五末的2.1 倍;载客量100.37 万客位,增长2.3%;集装箱箱位132.44万TEU,增长11.2%;船舶功率5330.44万千瓦,增长15.4%。
(交通部统计公报)
四、中国航运企业
五大航运集团--四大航运集团:
•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上海,上海市军管会接管招商局,具有77年的中国近代最大的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
• 1950年,中国外运集团成立,前身是中国海外运输公司和中国陆公司。
• 1961年4月27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宣布成立。
• 1993年,我国最大的国际远洋运输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和
我国最大的内河航运集团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分别成立。
• 1997年,中海集团在上海挂牌运营。
• 1997年,中国外运实施集团重组, 完成了省、市子公司的人事管理从地方外经贸委(局)的上收工作。
• 2009年3月,中国外运集团与中国长航集团重组成立的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五、海运辅助服务
● 国际船舶代理服务
2003年首家中外合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成立,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船代企业共存并充分竞争的格局。
2003年底达到728家, 2010年底,我国国际船舶代理企业约1900家,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达70家。
中国外代、中外运船代、中远船代、中海船代位居全国船舶代理市场份额前四位。
外轮理货服务
2003年之前,我国的理货市场由一家理货公司国外轮理货总公司独家经营。
中国外轮理货总公
司持有各港外轮理货公司一定的股份
2003年,第二家理货公司中联理货有限公司
成立,结束了由一家理货公司垄断经营的理货业格局。
中联理货有限公司由中
国最大三家船东和中国
外
轮理货总公司合资组建而成:
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代表中远)32%股份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32%股份,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31%股份,
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5%股份。
● 无船承运人
截止2010年底,经交通部登记取得无船承运人
经营资格的境内外企为3600多家,其中境内注册的
约占总数的88%。
● 外商独资船务公司
至2010年底,外商在华设立独资船务公司41家,外
商在华设立独资船务公司分公司209家。
外商在华
设立独资集装箱运输服务公司7家,分公司73家。
“海运强国发展战略”
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由世界海运大国向世界海运强国的转变,为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海运通道,对世界海运发展的贡献明显增加。
其包括五方面的含义:
一、具有强大的国际海运船队;
二、形成现代化的港口体系;
三、拥有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品牌企业;
四、完善的水上支持保障系统;
五、高效的快速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