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流音变
•
“啊”作叹词时,出现再句首,有
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音调的变
化。在韵母a不变的情况下,读哪种声调
和说话人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要按不同声调读“啊”,就是后面不
跟随补充的语句,听者也能明白说话人
的感情。
2、“啊 ”做语气词
当“啊”前面音节末尾因素是:
a、o、e、ê、i、ü + a
读( ya 呀 )
回照镜子我转眼珠子想想伤脑子秃子怎么用梳子
梳子怎么梳子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 挑着水桶上 庙台儿,摔了一个跟头拣了个钱儿,又打醋, 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小饭碗儿, 真好玩儿,没有边儿没有沿儿,中间儿有个小 红点儿。
四 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1、“啊”作叹词
总结
变调
上声变调
“一”的变调“不”的变调
单念
单念
单念
两上声连读
阴平、阳平、上声前
阴平、阳平、上声前
三或三以上
去声前
去声前
夹在词语中间
夹在词语中间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二 轻声的音变规律
什么叫做轻声?
• 在普通话里,除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调之 外,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 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音节叫做轻声。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二)“一”“不”的变调
“一”“不”在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时,以及“一” 在序数中,声调不变:“一”念阴平55,“不” 念去声51.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一”的音变情况概述表
出现情况 单念
作为序数用 用在词末或者句末
用在去声前
用在非去声前
嵌在动词重叠中
变调(实际读法) 念原调(55) 念原调(55)
C 如果一定要走,也应该把理由说一说。
D 因为当初一念之差,导致现在一事无成。
E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F 一粥一饭都是来之不易的。
G 我们一见如故。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读词练习
一帆 一桨 一渔舟,一个渔翁 一钓钩。 一俯 一仰 一场笑,一江明月 一江秋。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如:大意 你太大意了,(轻声)连文章的大意都没看
懂。(非轻声)
如:地道 地道战。(非轻声) 你的普通话很地道。(轻声)
如:精神 你的精神负担太重了。(非轻声) 你看起来很精神。(轻声)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轻声的发音
请看这两行: 妈妈 弟弟 篮子 袜子 拨弄 云彩 雅致 腻烦
2、儿化可以区别词性
•
如:画和画儿,画是动词,表示动作行为;
画儿是名词,是一种物品。
•
再如尖和尖儿:尖是形容词,意思是细小;
尖儿是名词,意思是细小的部分。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3、儿化可以表示食物的细小和少
•
如:一块巧克力和一块儿巧克力,前者无
法让人判断巧克力的大小,后者明显的是指一
小块儿巧克力。
• 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 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轻声没 有固定的调值,一般要根据前一个字的声调来确定, 所以不标声调。 如:子 桌子 椅子 头 舌头 拳头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轻声的作用
• 轻声可以区别词义和词性 如:东西 雾太大我分不清东西南北。(非轻声) 我们上街买东西。(轻声) 如:大爷 老大爷,跟您打听件事儿。(轻声) 我是大爷我有钱。(非轻声)
• 如: 爸爸 凳子 坏的 算了 腻烦
轻声为1度 5 4 3 2 1
5 4 3 2 1(轻声)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轻声的规律
• 见教科书P56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 1、朗读句子,读出轻声的词语。 A 我的任务是擦玻璃。 B 相声是一门艺术。 C 小姑娘的钥匙丢了。 D 我们在商量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E 这个问题不容易明白,麻烦你给我讲讲。 F 请你帮我打听一件事情。 G 在海边放风筝真有意思! H 赶紧换上干净衣服,我们去公园逛逛。
u、ao、iao + a
不好 不敢 不走 不仅
念次轻声
来不来 高不高 好不好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作补语 念次轻声
用不着 吃不好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绕口令练习】
不怕不会,就怕不学。一回学不会再来 一回,一直学到会,我不信学不会。 【词语朗读练习】 一成不变 一去不返 一蹶不振 一言不发 一字不漏 一文不值 一毛不拔 一唱一和 一尘不染 一模一样 一窍不通 一手一足 一丝不苟 一丝不挂 一丝一毫 一五一十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不屈不挠 不折不扣 不卑不亢 不可一世 不三不四 不赞一词 长短不一 不伦不类 不拘一格 不屑一顾 不假思索 不言而喻 不清不白 不谋而合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我得不到答复,不得已只好呆在 小屋里。不久,他们送来了吃的,也 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本不想吃,可 肚子不答应,勉强吃了一点儿,不甜 不咸,不酸不辣,说不出是什么味儿。 这样过了几天,每天不是听海浪的呼 啸,就是遥望大海,不仅没人能够交 谈,也不敢随便走动。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不”的音变情况概述表
出现情况 单念 用在词末或者句末 用在去声前
用在非去声前
嵌在动词重叠中
变调(实际读法) 例词(句)
念原调(51)
不
念原调(51)
我不 要不,这是全由你办
念阳平(35)
不是 不用 不论 不懈
念次轻声
不安 不甘 不屈 不堪
念去声(51)
不能 不来 不良 不如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朗读下面的句子或片断,注意需要变调的地方。
A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两国人民是永远友好下去,还是挑起事端燃起 战火? C柳厂长批评了管理组的做法,要求他们整改。 D有些演讲者全神贯注在自己的讲稿上,从来 不正视听众一眼。 E这是五百块钱,你去买两百箱无尘粉笔。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三个上声音变表
音节组合形式
音节变调形式
调值
例词
(上声+上声)+上声 阳平+阳平+上声 35+35+214 选举法 展览馆 马尾草 上声+(上声+上声) 半上+阳平+上声 211+35+214 好领导 米老鼠 老厂长
上声+上声+上声 阳平+阳平+上声 35+35+214 水火土 软懒散 缓减免
嘴唇不圆。
•
例如:花儿,就是在发韵母ua的同时加上一个卷
舌动作而发出来的音。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1、儿化可以区别词义
•
如:头和头儿,二者都是名词,头的意思
是脑袋,头儿的意思是指带头的人。
•
再比如,白面和白面儿,白面是说小麦
磨成的面粉,白面儿是指毒品海洛因。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 上声在非上声前,即在阴平、阳平、 去声、轻声前,丢掉后半段14上声的 尾巴,调值由214变211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字单念时——上声
走你想甩海嘴铁 晓
1、上声在非上声前
上声+非上声
半上声(211)+非上声
• 上声+阴平
许(214)+昌(55)
许(211)昌(55)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 2、练读唱词。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 两口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唱本儿, 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 我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 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儿, 大鼓词儿,又说又唱我真带劲儿!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复习
•
叔叔是秃子留着小胡子叔叔拿梳子来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
• 上声十上声
口(35)+语(214)
口(35)语(214)
口语 演讲 勇敢 免检 党委
3、上声在轻声前变阳平。
• 上声+轻声 哪(214)+里(0)
哪(35)里(0)
哪里 打手 老鼠 老虎 可以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b. 阳平+轻声
• 如:爷爷 桃子 甜的 什么 云彩
轻声为2度 5 4 3 2 1
5 4 3(轻声) 2 1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c. 上声+轻声
• 如:姐姐 椅子 我的 躺着 雅致
轻声为4度 5 4 3 2 1
5 4(轻声) 3 2 1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d. 去声+轻声
4、 三个上声连续的变调:三个上声相连,如果 后面没有其他音节,也不带什么语气,末尾音节一 班不变调。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 (上声+上声+上声)
(1) 当词语的结构是双音节+单音节时,开头、 当中的上声音节调值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2) 当词语的结构是单音节+双音节,开头处在 被强调的逻辑重音时,读作“半上”,调值变为 211,当中音节则按两字组变调规律变为35。
• 同样的土豆丝和土豆丝儿,前者无法感知 粗细。后者才能让人判断是细丝儿。
• 再如:一点和一点儿;几片和几片儿等等。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