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清学试验 PPT

血清学试验 PPT

直接凝集试验 间接凝集试验
直接凝集试验
概念: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电解质的 参与下,直接结合,凝集成团的现象, 称直接凝集试验。
类型: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玻片法和试管 法。
1.玻片凝集试验
方法:在玻璃板或瓷 片上进行。
特点:简单、快速。 用途:定性试验,如
细菌鉴定、血型鉴定 等。
2.试管凝集试验
方法:在试管中进行。 特点:准确、耗时。 用途:定量试验,如
诊断布氏杆菌病,测 定抗体的凝集价。
结果判定 结果用“+”表示反应强度。 ++++:液体完全透明,菌体完全被凝集呈伞状沉于管底。 +++ :液体透明,菌体基本被凝集沉于管底。 ++ :液体不甚透明,管底有明显的凝集沉淀。 + :液体透明度不明显或不透明,有不明显的沉淀或有沉淀的痕迹。 — :液体不透明,呈均匀混浊,管底无凝集。有时有少量菌体集中于管底中
交叉性 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 含有共同的抗原决定 簇,则发生交叉反应 。
反应的二阶段性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 抗原抗体复合物出现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合阶段,此阶段反应快、 见反应阶段。此阶段反
仅数秒至数分钟,但不 应慢、需数分钟、数十
出现可见反应。
分钟或更久。
敏感性
抗原抗体的结合还具有高度敏感 性的特点,不仅可检测定性,还 可以定量检测微量、极微量的抗 原或抗体。
上层沉淀原在液界面应形成白 色沉淀环。 用途: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试 验,如炭疽杆菌的Ascoli试验、 链球菌的血清型鉴定、血迹鉴 定等。
沉淀原 白色沉淀环 沉淀素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
原理
1%琼脂凝胶孔径为85nm,能使许多可溶性抗 原与抗体在凝胶中扩散。当抗原与抗体在凝 胶中的一定位置上相遇时,则两者结合形成 沉淀线。
酸碱度:血清学反应通常用pH6~8,过酸或过碱都可使 复合物解离,pH值在等电点时,可引起非特异凝集。
振荡:适当的机械振荡能增加分子或颗粒间的相互碰撞, 加速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但强烈的振荡可使抗原抗体 复合物解离。
杂质和异物:试验介质中如有与反应无关的杂质、异物 存在时,会抑制反应的进行或引起非特异性反应。
用已知测未知
所有的血清学试验都 是用已知抗原测定未 知抗体,或用已知抗 体测定未知抗原。
影响血清学试验的因素
电解质:血清学反应须在适当浓度的电解质参与下,
才出现可见反应。0.9%氯化钠溶液。8-10%
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抗原、抗体
分子运动速度越快,这可以增加其碰撞的机会,加速 抗原抗体结合和反应现象的出现 。
最适比例与带现象 抗原与抗体结合,其比例适当时才可出现肉眼可见反应。抗体
除IgM是5价,SIgA 4价外,一般抗体都含有两个结合位点(二 价);抗原则根据分子大小,有10~50个不等的结合点。当抗 原抗体比例适当时,两者结合后,尚有未饱和的结合点,可以 继续与游离的抗体、抗原或与抗原抗体结合物的未饱和点相联 结,逐渐形成愈来愈大的复合物,出现了肉眼可见反应。比例 最适合,出现反应最快,反应产物愈多。
心,呈脐状,但振摇时,立即散开呈均匀浑浊。 以出现“++”的最高血清稀释倍数即为该份血清的效价,又叫凝集价。大动物
(马,牛,骆驼等)以凝集价1:100以上判为阳性,1:50的凝集价判为可 疑。中小动物(猪,羊,狗等)以凝集价1:50以上判为阳性,1:25的凝集 价判为可疑。 如对照管不符合要求时,试管须废弃重做。

血清学试验的类型
凝集试验 沉淀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 免疫标记技术
凝集试验的概念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吸附 在红细胞、乳胶等颗粒性载体表面的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 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 复合物互相凝聚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 团块,称为凝集试验。
凝集试验的类型
间接凝集试验
概念: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 体连接后,再与相应的抗 体或抗原作用,所出现的 特异性凝集反应为间接凝 集试验。
类型:
间接血凝试验 乳胶凝集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原理
红细胞
抗原
致敏红细胞
被检抗体
致敏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
凝集强度判定 + (100%红细胞凝集):边缘不整齐,有红色颗粒布满孔底) ± (50%红细胞凝集)V型孔:孔底可见红色颗粒,中央有少量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试验的概念
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 血清中,所以将体外 发生的抗原抗体结合 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 或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试验的特点
特异性和交叉性 敏感性 可逆性
反应的二阶段性 最适比例与带现象 用已知测未知

特异性和交叉性
特异性 抗原只能与相应抗 体结合,而不能与 其他抗体相结合。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类型
如果抗原或抗体过多,抗体和抗原结合点的聚合一开始时即达 到饱和,形成小的复合物则不能继续与相邻抗原、抗体结合, 不出现可见反应,谓之带现象。




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分子表面的结合,这种 结 合 是 可 逆 的 , 结 合 条 件 为 0℃ ~ 40℃ 、 pH4~9。如温度超过60℃或pH降到3以下, 或加入解离剂时,则抗原抗体复合物又可重 新解离,并且分离后抗原或抗体的性质仍不 改变。
以能使100%红细胞不发生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为该血清的HI 滴度,以2的指数表示。
沉淀试验的概念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 的抗体结合,在适 量电解质存在下, 经过一定时间,形 成肉眼可见的白色 沉淀,称为沉淀试 验。
沉淀试验的类型
环状沉淀试验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 免疫电泳
环状沉淀试验
方法:在小口径试管中进行。 原理:试管内,下层沉淀素与
红细胞沉淀 - 红细胞呈点状沉于孔底,无红色颗粒。
能使鸡红细胞完全凝集的病毒最高稀释倍数,为该病毒的红细胞 凝集滴度,即一个凝集单位。如表18-1-1的病毒血凝滴度为27, 即将病毒原液作27倍稀释,其中含一个血凝单位的病毒。
由于病毒血凝抑制试验中需要的病毒液应含4个血凝单位,因此, 需要对原病毒液进行25倍稀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