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伏区施工流程工艺

光伏区施工流程工艺

光伏区管桩基础施工一、施工流程:二、管桩施工2.1.施工准备1)来料检查:PHC混凝土管桩进场后应与监理、供应商、施工单位四方一起对进入施工现场的PHC桩进行检查验收。

PHC桩主要检查桩的外观尺寸及管桩的产品证明书。

PHC桩的外观尺寸允许误差根据《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的规定进行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2)施工机械及人员到位,做好管桩施工技术交底2.2管桩堆放、摆放及拖运1)堆桩场地应平整、坚实,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桩堆存时,必须要有可靠的防滚、防滑措施;2)采用吊车装卸,汽车运输,由于每节管桩长≤15m采用两端勾吊吊运。

▲管桩吊卸3)桩堆放底层应在距两端0.207L吊点位置放好垫枕(如图B所示),垫枕支撑点应在同一平面上,现场堆放时场地应坚实、平整、管桩还应采用木楔防滚、防滑。

4)管桩堆放区应做好标识牌,标识牌上应标明该批管桩的长度,应用区域等区别信息。

不允许多种长度的管桩集中堆放。

管桩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程顺序分别堆放,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及运输过程堆码时直径为300~400mm的管桩不宜超过2层。

▲管桩堆放5)装卸时应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吊运过程应保持平稳,避免剧烈振动,防止桩身裂损;6)桩在起吊时应使每个吊点同时升起,每个吊点受力均匀;7)当使用拖拉取桩时管桩叠层堆放不应超过两层,桩的拖地端应用废轮胎等弹性材料进行保护;2.3打桩施工1)测量定位:根据控制点资料明确现场控制点具体位置,施放轴线和桩位,每个桩点插短钢筋(筷子),并做成管桩等径模具,白灰沿模具撒放。

到桩机就位后再进行复测。

定位、放线测量成果资料用书面形式报监理和甲方复核检查,轴线偏差不大于1cm,桩位偏差小于2cm,确认后方可开始施工。

▲桩点定位2)喂桩:机械手段将挖机打桩机夹嘴儿套牢管桩桩头,再用桩基自带铁链捆绑桩身,缓缓将管桩吊起,送至定位桩点,固定桩位;3)打桩:固定桩位后缓缓将桩垂直压入土中,下压约60cm时再次用两台经纬仪、角度尺进行双向控制调桩测桩身垂直度,在整个打桩桩过程中,要使压杆、桩帽、桩身尽量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偏差及时纠正,必要时拔出重新打桩,桩的垂直度必须不大于0.5%,将要到标高时应减小振动频率,进行微调,直至达到标高;4)对于土质原因桩打不下去,用同直径的盈孔机盈至入土深度的三分之二,然后再用打桩机进行打桩作业。

4)检查调桩:打桩完成后检查东西向和南北向桩位偏差,偏差大于3L/1000规范要求时进行调整;5)检查桩头有打坏或打烂的及时更换;桩身存在纵向及环向裂纹的进行标记,根据裂纹情况确定整改方案;2.4桩基检测1)根据图纸、设计文件等要求,试桩完成后应请第三方检测单位对管桩的竖向抗压静载、水平承载力静载、桩身完整性等进行检测,具体检测项目及检测位置以图纸中标出的为准。

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根据设计要求的管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确定最大试验荷载,最大试验荷载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根据最大竖向沉降值和卸载后的回弹值确定极限承载力。

(例如承载力特征值为135KN,则分级加载到最大试验荷载为270KN)。

试验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拔除重新打桩。

3)单桩水平承载力试验:应根据设计要求的管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确定最大试验荷载,最大试验荷载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根据桩头最大位移及卸载后的桩顶回弹量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

(例如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15KN,则分级加载到最大试验荷载为30KN)。

试验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拔除重新打桩。

三、质量标准▲管桩效果图四、注意事项1.注意不同支架形式对管桩基础垂直度、标高的图纸及设计的精度要求,满足后续支架安装条件。

2.打桩过程中出现的环向及纵向裂纹,根据裂纹宽度大小、长度等因素,及时通知项目部到现场查看,确定解决方案。

3.立柱焊接完成后及时对管桩桩头进行防腐处理,先除去桩头红绣,后两底一面进行防腐。

光伏区支架施工一、施工流程:二、支架施工2.1.来料检查1)支架安装手册及对施工工人进行技术交底;2)材料检查:钢材、钢铸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

3)支架质量:外观、外形尺寸、防锈涂层厚度,不应有裂纹、折叠、夹层;端边或段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构件表面不应误涂、漏涂,涂层不应脱皮和返锈等。

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和气泡等。

2.2支架装卸及堆放1)应进行检验 核对材料的牌号、规格、批号、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和检验报告等 检查表面质量、包装等;2)检验合格的材料应按品种、规格、批号分类堆放 材料堆放应有标识;3)贮存场所宜干燥.有遮盖,应避免受到含有酸、盐、碱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蚀;4)连接用紧固件应防止锈蚀和碰伤 不得混批存储;5)钢材堆放应减少钢材的变形和锈蚀 放置垫木或垫块;6)涂装材料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存储;7)装卸时应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吊运过程应保持平稳,避免剧烈振动,防止支架受损。

2.3立柱焊接1)立柱与桩头中心偏差不得大于2cm,垂直度偏差小于等于5mm2)去除杂物:焊接前应去除桩头泥土等杂物,桩头擦拭干净;3)立柱定位:根据设计方位角度进行安装,安放立柱时应用经纬仪全程测控(可放定位线代替)要求同排立柱在一水平线上;4)立柱的安装是整个支架安装的基础,讲究垂直、等高、整齐,立柱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度。

立柱与管桩桩头满焊,焊缝高度一般不能小于薄板的厚度。

对于板厚小于6的钢板,焊角高度等于板厚;板厚大于6mm的钢板,焊角高度习惯上按板厚的70%,但是一般不超过15mm。

▲立柱满焊5)除锈防腐:焊接完成后敲除药皮、焊渣,对桩头生锈部分进行打磨除锈,刷两次红丹漆,一次银粉漆,严禁未除锈直接刷漆;▲立柱焊接防腐2.4支架组装1)施工过程中图纸和安装手册是安装的依据,施工负责人要把安装手册中标注的规格型号尺寸作为安装的标准。

2) 斜梁和斜撑按照图纸尺寸按照在固定位置,连接处使用图纸要求的螺母类型,斜梁于檩条连接处,尽量使用长螺栓连接,型钢锁扣受地形影响易发生滑落等情况。

3) 斜梁的角度为设计值的组件角度,斜梁朝向保证为正南方向。

4) 支架安装完毕后有设计背拉杆的用背拉杆固定支架,拉杆必须在一条水平面上,安装时不允许出现高低不平现象,两根背拉杆安装紧实,不允许出现随意拉动情况;▲压块式支架▲挂钩式支架5)螺母安装严格按照“两平一弹”,禁止出现部位缺失的情况出现。

6)支架安装调整要求:项目 允许偏差(mm)中心线偏差 ≤2垂直度 ≤1相邻横梁间 ≤1水平偏差东西向全长(相同标高) ≤10相邻立柱间 ≤1立柱面偏差东西向全长(相同轴线) ≤5斜梁角度 与组件角度要求相同,设计角度±1°三、注意事项1.立柱焊接控制立柱之间的间距,符合图纸设计要求,保证支架檩条搭接处的檩托需搭在斜梁上。

2.斜梁与檩条间的小檩托螺丝紧固到位,禁止缺少螺丝情况出现;光伏区组件安装施工一、施工流程:二、组件安装2.1来料检查1)产品包装符合相应国标要求,外包装坚固,内部对组件有牢靠的加固措施及防撞措施,标注厂家、装卸方式、储运注意标识等内容;包装应无破损,发现破损及时上报处理。

2)提供的光伏组件全部为正偏差产品(-0Wp~+5Wp),并提供每片组件出厂检测功率数据(含组件条形码,标定功率及实测功率)3)组件的电池上表面颜色均匀一致,无机械损伤,焊点无氧化斑;4)组件的每片电池与互连条排列整齐;5)组件背面统一地方粘贴产品标签,标签上注明产品商标、规格、型号及产品参数;2.2组件卸货及存放1.有条件时应设立组件物料场,组件堆放场地须平坦,组件两托叠放地坪不沉降;2.检查包装无损后用吊车或叉车进行卸货,卸货应轻吊轻放,不可野蛮操作;3.组件单托或双托叠放,不可超过包装标识的最大叠放数量;4.组件卸货后按厂家、功率分类整齐摆放,周围设立警示标识和物料标识牌,并做好防雨措施;▲组件叉车卸货转运 ▲组件用吊车卸货▲组件保存2.3安装前准备1.根据设计要求将指定组件运输到对应安装区域,单托摆放,摆放组件位置地面须平坦;2.安装前进行开箱检验,核对组件数量、组件是否破损,发现异常后勿进行下一步操作并通知区域负责人核实,核实后汇报业主项目部;3.安装前检验支架平整度、方正度、角度,不规范的进行调整。

2.4安装2.4.1挂钩组件1)组件安装应不低于4人/组,支架上下各安排2人;2) 桩低于3m时借助脚手架安装,脚手架下方两人双手抬组件送至上方两人,抬放过程不可拖拽接线盒导线;3)管桩高于3m应用带绳索的吊钩一块块将组件向上运送;4)从檩条最边缘起开始安装组件,上下各安装正反挂钩组件,调整上下组件边缘至一条直线且与檩条垂直,且应使组件挂钩的螺丝孔与檩条孔对齐;5)组件与组件间留有5mm左右缝隙,不应出现重叠;6) 组件安装完后及时用M6螺丝将挂钩与檩条预留孔连接;▲挂钩与檩条安装孔对应7)电池组件安装允许倾斜角度偏差±1°,相邻组件边缘高差≤1cm,同组组件边缘高差≤2cm;▲组件角度测量8)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组件,不应将不同厂家不同功率的组件安装在同一逆变器内,不应存在混装现象。

▲每组4人用脚手架配合安装 ▲用吸盘或钩子配合安装2.4.2压块组件1)组件安装应不低于4人/组,支架上下各安排2人;2)桩低于3m时借助脚手架安装,脚手架下方两人双手抬组件送至上方两人,抬放过程不可拖拽接线盒导线;3)管桩高于3m应用带绳索的吸盘一块块将组件向上运送;5)从檩条最边缘起开始安装组件,并固定挡板,上下各安装1块后,调整上下组件边缘至一条直线且与檩条垂直,调整压块位置;▲压块位置8)电池组件安装允许倾斜角度偏差±1°,相邻组件边缘高差≤1cm,同组组件边缘高差≤2cm,组件边缘要完全嵌入压块橡皮垫,并紧固;9)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组件,不应将不同厂家不同功率的组件安装在同一逆变器区域内。

▲边压块安装 ▲中压块安装三、注意事项1)暴露于光源下的组件应避免与带电元件接触,在进行任何断开或连接操作之前,注意隔离带电电路。

2)只有经过授权和经过相关培训的人员才可以接触组件和光伏系统,或对其进行操作。

3)进行电路连接时,应穿戴适当的安全防护装备,配合使用绝缘工具,同时摘去所有金属首饰,以避免触电危险。

4)禁止站立、踩踏及刮擦组件上下表面,应避免把重物摆放在组件上面,以避免组件人为损坏。

5)禁止拆解组件及组件上的任何零部件。

6)组件一但破损将无法修复,施工过程中,禁止安装有破损或破裂的组件。

7)连接组件插头前,需确保插头无破损、污物及腐蚀物。

8)请勿在雨天及潮湿环境下安装组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