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中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与运用 (共12题;共39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虔诚(qián)毋宁(wú)惊骇(hài)诘问(jié)B . 掳走(lǔ)羸弱(lěi)彷徨(páng)惩罚(chéng)C . 可汗(kě)惧惮(dàn)紊乱(wěn)菌子(jūn)D . 炽痛(chì)殷红(yān)眼翳(yì)解剖(pāo)2. (2分)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拾级(shè)稠蜜(chóu)惬意(qiè)玲珑剔透(tì)B . 嶙峋(lín)崛(jué)起簌簌(shù)消声匿迹(nì)C . 祭祀(sì)古刹(c hà)圩子(wéi)分道扬镳(biāo)D . 褒义(bǎo)牡蛎(lì)寒噤(jìng)泠泠淙淙(líng)3. (2分)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独怆然而涕下(怆然:悲伤的样子。
)B . 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
)C . 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没有时间了。
)D . 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诗人的马鞭。
)4.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 . 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B . 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 . 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D . 由于作者当过多年的中学教师,他描写的学校生活栩栩如生。
5.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引发了收视热潮,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了蝴蝶效应。
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A . 深入浅出虽然但是印证B . 深入浅出不但而且引发C . 深思熟虑不但而且印证D . 深思熟虑虽然但是引发6. (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碧水的映衬,使这些貌不惊人的山顿显神采。
B .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玉树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地震灾害,重建美好家园。
C . 发展低碳经济,创建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D . 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
7. (2分)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嗒嗒嗒嗒……嗒嗒嗒嗒……飞起一溜青烟,扬起十里蹄花。
跑起来像山上滚下的岩石,勒住缰像耸立的一道悬崖。
雪海里是破浪的飞舟,夜雾里是飞进的火把。
马鬃呀抖千里冰雪,马尾呀扫万里飞沙。
马镫是骑兵的战斗岗位,马鞍就是战士的家。
奔腾的马蹄是不停的电键,时刻向北京报告着风云变化。
祖国呀,放心吧!骑兵是祖国塞北大门的铁插。
难道骑兵不恋故土?难道骑兵不想爹妈?嗒嗒嗒嗒……嗒嗒嗒嗒……A . 第二小节连用比喻,写出奔马的迅猛,表现了骑兵巡逻时英武的姿态。
B . 第三小节前两句运用夸张,写出边疆风光的壮美,表现出骑兵坚守岗位的精神。
C . 第五小节前两句运用反问句,强调了骑兵也有常人的情感,表现骑兵舍家为国的伟大品格。
D . 诗歌首尾运用反复,摹拟出骑兵巡逻时的声响,表现了骑兵不知疲倦地守卫着祖国的边防。
8. (2分)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枝头绽放还是凋谢飘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的气质②都展示着昂扬与淡定的气度③都能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地面对④都能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地生活A . ③④②①B . ④③①②C . ①②④③D . ④③②①9. (2分)学校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权、关注海防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国海洋事业的热情。
校刊记者向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了祖同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资源的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A . 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做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者,我都愿意。
B . 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C . 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D . 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是我的理想。
10. (2分)根据《西游记》《水浒》《童年》《简·爱》拟写的下联不准确的一项是()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下联:A . 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B . 一丈青胆大心细赛英豪C . 格列佛千辛万苦度童年D . 夏洛蒂妙手慧心著经典11. (15分)综合性学习。
(1)下面四幅“秋”字书法属于隶书的一项是()(2)秋天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其主要风俗是赏菊和登高。
(3)金秋九月学生进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人生旅途。
展开想象,描绘那时你心中的怡人秋色。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70字)12. (4分)(2018·深圳模拟) 他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干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_______。
请写出与这个人物相关的其它的两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共3题;共32分)13. (8分) (2017八下·分宜期末) 按照提示默写古诗文(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2) 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3) 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
(5)韩愈的《晚春》中描写暮春百花盛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
”14. (10分)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题目。
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15. (14分)文言文阅读。
魏文侯①使乐羊伐中山② ,克之;以封其子击③。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
”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
次问翟璜,对曰:“仁君。
”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
②中山:战国时一小国。
③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④趋:快走。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________ ②克之________③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________ ④亲下堂迎之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3)你觉得魏文侯是个仁君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16. (17分)(2020·河池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嘘契诃夫①伊凡·叶果罗维奇·克拉斯努兴,一个第四流的报纸文章作家,夜深回到家,皱紧眉头,神色严肃,不知怎的,显得心事重重。
②他在他的房间里闲走一阵,然后停住脚,揪乱头发,用莱阿替斯①准备为妹妹报仇的那种口气说:“一个人已经精疲力尽,精神劳累,心里又郁积着愁闷,可是对不起,你得坐下来写东西!这就叫生活!一个作家明明心情忧郁,偏偏要强颜欢笑给读者凑趣;或者明明心里畅快,却不得不按照编辑部的命令大流眼泪。
他灵魂里的这种痛苦的矛盾,为什么就没有人来描写一下?”他一面说,一面挥着拳头,转动眼珠……然后他走进寝室去,叫醒他妻子。
③“娜嘉,”他说,“我要坐下来写文章了……劳驾,别让人家来搅扰我。
要是孩子哭喊,或厨娘打鼾,我就写不下去了……还有,替我烧点茶……再煎块肉排什么的……你知道,没有茶喝,我写不下去……只有茶,才能给我写作的精力。
”④他回到自己的房间,脱掉上衣,坎肩儿,靴子。
他脱得很慢,然后,现出委屈的神情,在写字台旁边坐下。
他把身子往圈椅的椅背上一靠,闭上眼睛,考虑他已经想出来的题材。
他听见他妻子穿着拖鞋提哩踏拉地走动,劈出刨花来烧茶炊。
不久茶炊的滚沸声和煎肉的咝咝声,传到他这儿来。
他妻子仍旧在劈刨花,还弄得火炉的门和风箱哗啦哗啦的响。
⑤忽然间,伊凡猛一扭动,睁大惊吓的眼睛,嗅空气。
“天呐!炉子冒烟啦!这个讨厌的女人存心要毒死我!”他嘟哝着,皱起脸来做出一脸的苦相。
⑥ “”他跑进厨房,大闹一通。
过后不久,等到他妻子战战兢兢地踮起脚尖,给他送来一杯茶,他跟先前一样坐在安乐椅上,闭着眼睛,专心想他的文章。
他没动弹,拿两个手指头轻轻叩着他的脑门子,假装没觉得他妻子走过来……他的脸现出委屈的神气。
⑦在下笔写题目以前,他按太阳穴,他扭动,他把腿从椅子底下抽出来,仿佛腿痛似的;要不然就懒洋洋地闭上眼睛,仿佛一只躺在沙发上的猫一样。
末了,他勉勉强强往墨水瓶那边伸出手去,脸上的表情就跟他在签署死刑执行令似的,他这才写下了题目……⑧“妈,给我点水喝!”他听见他儿子的声音。
⑨“嘘!”母亲说。
“爸爸在写文章呐!嘘!”⑩爸爸写得飞快,飞快,既不涂改,也不停顿,几乎来不及翻篇。
摆放在书桌上的那些名作家的半身像似乎在想:“嘿!老兄,你可真行啊!”⑪“嘘!”笔尖叫道。
⑫“嘘!”那些作家说。
⑬忽然,伊凡挺直腰,放下笔,听……他听见一种匀称单调的低语……那是尼古拉,隔壁房间的房客,在念祷告。
⑭“我说呀!”伊凡叫道。
“劳驾,您不能小声祷告吗?您妨碍我写作啦!”⑮“对不起,先生……”尼古拉胆怯地回答。
⑯写满了五页,伊凡伸个懒腰,瞧一瞧表。
“天,已经三点钟啦,”他叨唠着。
“别人全睡着了,我呢……唯独我非工作不可!”昏昏沉沉,筋疲力尽,他的头往一边偏倒,他上寝室去叫醒他妻子,用有气无力的声调说:“娜嘉,再给我烧点茶吧!我……觉着浑身没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