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辆基地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

车辆基地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

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快速公交一号线项目车辆基地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复核:审批: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快速公交一号线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三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5)1.1编制依据及说明 (5)1.2编制原则 (5)1.3编制依据 (5)二、工程概况 (7)2.1工程概况 (7)2.1.1 建筑概况 (7)2.1.2 结构概况 (8)2.1.3 电气工程设计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给排水工程设计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5 通风空调工程设计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施工条件 (9)2.3工程特点 (10)三、施工组织与部署 (11)3.1施工组织 (11)3.1.1作业队施工组织机构图 (11)3.2施工部署 (11)3.2.1总的原则 (12)3.2.2主要分部项工程的划分 (12)3.2.3施工总体安排 (12)3.3施工准备工作及各项资源计划 (12)3.3.1施工准备 (12)3.3.2各项资源计划 (13)3.4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5)四、施工方案 (17)4.1土建工程 (17)4.1.1施工测量与沉降观测 (17)4.1.2垂直运输施工机械的选用 (18)4.1.3基础施工 (18)4.1.4承台施工 (28)4.1.5主体结构工程 (31)4.1.6钢筋工程 (31)4.1.7模板工程 (34)4.1.8砼工程 (40)4.1.9框架填充墙 (40)4.1.10门窗工程 (44)4.1.11楼地面工程 (50)4.1.12屋面工程 (52)4.1.13室内装修 (54)4.1.14外墙装修 (55)4.1.15脚手架工程 (56)4.2水电安装 (57)4.2.1安装工艺流程 (58)4.2.2水系统施工 (58)4.2.3电气工程施工 (62)五、工期保证措施 (66)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8)七、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 (71)7.1钢筋工程 (71)7.2砼工程 (71)7.3墙体工程 (74)7.4建筑地面工程 (74)7.5墙面抹灰层 (75)7.6屋面工程 (75)7.7水电安装 (75)八、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9)8.1安全管理制度 (79)8.2脚手架安全措施 (80)8.3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81)8.4吊栏施工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8.5中小型机具安全措施 (82)九、季节性施工措施 (85)9.1雨季施工 (85)9.2防雷、防汛及防台 (85)9.3夏季施工措施 (86)十、文明施工措施 (87)十一、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进度计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及说明我公司在熟悉招标文件、施工图和对现场认真勘察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方法编写了本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本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各个环节的相互协调和相互控制的综合性文件,用以指导本工程施工活动中的技术、经济、施工管理,确保工程顺利进展,实现预期目标。

1.2编制原则1. 认真贯彻国家及省市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各项程序。

2. 遵循各项技术规程及施工工艺,合理布置施工顺序。

3. 各项工程进行流水施工,采用施工网络技术进行控制及其他现代管理方法进行科学施工。

4. 充分利用施工机械和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提高机械化程度。

5. 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努力缩短工期、不断降低工程成本。

1.3编制依据2. 麒麟科技创新园快速公交一号线工程综合楼施工设计图。

3. 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 国家现行建筑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或规定。

1.3.1 主要规范、规程1.3.2 主要标准图集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车辆基地为麒麟科技创新园现代有轨电车一号线终点。

本线设置的车辆段,位于沧麒东路以西、纬七路以南、运粮河以东及杨庄路以北的梯形地块内。

麒麟车辆基地建筑物主要生产生活建筑为综合楼。

综合楼位于车辆段用地中心,为车辆段主要生产、办公、生活等功能用房。

一层设置餐厅、厨房,材料库、安防用房、消防控制室、培训中心等功能用房。

地下设置消防水池,消防水池泵房、以及生活水泵房;二、三层分别设置供电用房、通信信号设备室、各工区用房,FAS、BAS 及AFC 设备用房,;四层设置办公人员公寓,以及监控中心。

综合楼采用南北向布置,有利于建筑节能。

综合楼一层层高4.5m,二层以上层高4.2m,设在4 层的监控中心用房,考虑到实际需要,将局部加高,层高控制在5.4m。

综合楼采用南北向布置,有利于建筑节能。

总建筑面积达7006.8平方米。

2.1.1 建筑概况2.1.2 结构概况2.2 施工条件(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形地貌单元分别为阶地及秦淮河漫滩,阶地之上发育有坳沟亚地貌;北侧为纬七路,交通条件便利;距离居民住宅区较远施工影响较小。

有民用建筑两处,垃圾回收站以及一处养殖用房。

施工场地里5~8m深度范围内都为回填的渣土,需要清除。

交通条件便利(2)、水文特征根据勘察揭示的底层结构和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本场地地下水有空隙潜水,空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3)、气象特征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

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阴雨绵绵;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4)、地质条件地质土层概述,由上到下主要是1-1-1层松散杂填土,中层为软~可塑粉质粘土及软~可塑含卵石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由90~200Kpa之间,下层为K1g-0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1g-3-2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细砂岩,起地基承载为2.8-3.5Mpa。

2.3工程特点本工程设计集办公、控制、培训、生活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办公楼,专业系统较多,增加了施工难度。

工程基础为桩基、承台、基础梁,主体为框架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以进度控制为主线,以关键线路为控制点,以“精品工程”为目标,“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组织施工。

本工程的重点为钻孔灌注桩施工、地下室施工和塔吊安装;加强钻孔灌注桩各工序报验程序,严格每道工序质量确保成桩质量;地下室施工在混凝土的密室性方面要求较高,主要控制混凝土质量和浇筑时的振捣,混凝土和易性等性能必须合格,混凝土振捣保证不漏振、不过振;塔吊安装必须有资质单位进行安装施工,审查合格后再进行使用。

难点主要在防水工程、地面工程和结构工程里的后浇带等。

防水工程工序复杂,严格按图集施工,严控各道工序质量,保证防水效果;地面工程和后浇带工序较为复杂,各工序施工严格按施工技术交底完成,确保工程质量。

3、施工组织与部署3.1施工组织工程施工采取项目法施工,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有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核算员、资料员、专业工长、翻样员等组成对工程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材料管理。

3.1.1作业队施工组织机构图3.2施工部署3.2.1总的原则本工程本着“先土建后安装”、“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先室外后室内”的原则安排各工种、各工序立体交叉施工作业。

投入充足的劳力、机具设备、材料,本着“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指导思想,地下工程立足一个“抢”字,主体工程立足一个“精”字,装修工程立足一个“细”字组织现场施工。

3.2.2主要分部项工程的划分工程施工分为:基础工程;框架结构主体;屋面工程;墙体工程;门窗工程;楼地面、粉刷等装修工程;水电安装;室外及其它工程等部分。

工程总体施工顺序┌─→室内装修─────┐││┌──→墙体工程─→楼地面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外装修─→附属工程│↑└────────水电安装──────────┘3.2.3施工总体安排先施工基础工程后主体框架结构,主体框架结构施工安排依据其施工工艺安排,框架柱钢筋→钢筋验收→柱、梁、板模板→梁、板钢筋→钢筋验收→砼浇筑→养护,完成每层施工后转下一层施工。

砌体工程施工在出现施工作业面时开始施工。

楼层到顶层时开始屋面施工,屋面防水工程待屋面层结构达设计强度拆模模板后方可进行。

先安排室外装修后安排室内装修。

最后进行水电安装,水电预埋与土建主体同时进行,水电安装在室内进行装修时即可开始穿插进行水电安装工程。

3.3施工准备工作及各项资源计划3.3.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学习和审查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图会审。

(2)编制施工图预算、项目施工成本预算。

(3)编制施工方案,工程质量计划,提出进度、劳力、机具、材料计划。

(4)下达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技术交底,由施工员向工长、工长向班组进行逐层交底。

(5)编制特殊、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提出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物资材料准备(1)大宗建材的采购、送检选择、订货。

(2)提出构配件加工及进场计划,成品、半成品采购进场计划。

(3)三材及水电主进场材计划报送建设单位及现场检验复试。

(4)机具设备、周转材料数量、规格的确定。

3.劳动组织准备(1)建立领导机构,调配施工队组。

(2)组织施工人员进场。

(3)做好进场人员中质量、安全、特殊作业人员岗前教育培训工作。

4.施工现场准备(1)进行工程定位放线,建立施工用建筑轴线及高程引测控制点。

(2)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用水、施工用电、道路、堆场、通讯、排水、场地平整工作,并按消防要求,设置消防器具。

(3)搭设办公用房、会议用房、工具房、库房等临建设施。

(4)组织各项材料进场并做好材料试验。

3.3.2各项资源计划1.劳动力计划2.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计划3.4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工程项目进度计划4、施工方案4.1土建工程4.1.1施工测量与沉降观测1.施工测量(1)开工前设置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

(2)楼层轴线引测,垂直度控制采用外投法,在建筑外侧采用全站仪投测。

(3)楼层标高传递采用钢尺、S2水准仪引测。

(4)竖向垂直度精度要求,偏差不大于H/1000,且不大于30mm。

2.沉降观测(1)在房屋四周转角以及中间轴线每隔20M左右设置沉降观测点。

•在距建筑物50m处设置永久性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依据,•永久性水准点要求土层稳定,不下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