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华山风景区规划分析

九华山风景区规划分析


3.实施可行的营销手段。近年来,九华山景区投巨资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形象广告 ,举办国际地藏文化节、佛茶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在平面 媒体、网络媒体开展立体宣传,对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产生了重要作用。今 后仍将继续保持与中央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的长期深度合作,策划一批高品位 的主题活动,同时,“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和市场营销 ,大力拓展境内外旅游市场。
三、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一、旅游发展规划、景区建设不够完善。
旅游产品呈若散状态,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拳头产业,旅游景点基本属于社 会大环境发展推动下的自然形成的。景区建设尚不完善、旅游资源未得到深层开发, 具体表现为“小、短、紧”即,景区的规模、客容小,客时小,短,即经典的旅游时 间短,紧,即经典紧凑、居住环境紧
文化
(2)诗词文化 • 唐代大诗人李白 •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刘禹锡 • 畅游九华后赞赏不已,写道:“奇峰 一见惊魂魄”,“九峰竞秀,神采奇 异”’“是天下之至奇”,“集泰岱、 华岳、女几、荆山奇丽于一身”的 “尤物”。 •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游览九 华后,称誉它“楚越千万山,雄奇此 山兼”。九华山雄奇如此,素称为 “东南第一山”。
狮子峰景区
花台景区
2.加大开发投入力度。 “十五”期间,九华山景区累计投 资是“九五”时期的2.6倍;“十 一五”期间,九华山景区将投入更 多的资金,再造一个新九华。九华 山景区提出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创 新理念,舍得拿出最好的资源招商 ,高标准、高起点策划包装一批项 目,以资源换资金,以区位换投资 ,吸 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参与九 华山景区的开发建设。
1-2次
海南、丽 江
顾客市场的不同可分为
目的地型Resort、区域旅 游度假类Resort(包括商 务旅游)以及本地旅游 自住休闲类Resort。
区域旅游度假类 一线景观资源或 Resort(包括商 人文资源 务旅游)
分散,但 100-300公里, 多数自驾 本区域客 1.5-4小时车 车 户占较大 程 前往 部分
二、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九华山的旅游业还处于发展阶段,管理体制尚未成熟,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 够完善,行业管理部门的职权相当有限。另外,部门合力没有形成,也也也严重制约 了九华山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投入不足,导向机制没有形成,在风景区建设和规划中缺乏准确的功能定位 。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形象包装以及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的投入上有待加强。主要 表现为20多年来九华山进山交通越来越差,在某种意义上制约了九华山的发展。
历史
(3) • 自明代起九华山日益兴旺,寺庵总 数超过一百,僧尼众多,与五台山、 峨嵋山、普陀山共称为中国佛 教 四大名山。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数 次巡游江南,分别钦赐“九华圣 境”、“芬陀普教”御笔匾额,屡 赐重金修缮化城寺。九华山佛教又 有了进一步发展,除化城寺十方丛 林外,又形成了百岁宫、甘露寺、 东崖寺、祗园寺四大丛林。到清朝 未年,九华山寺庙一度增至一百五 十余座,僧众多达三、四千人,香 火之盛,甲于天下。
2-7天
每半年 1-2次
天目湖、 千岛湖
本地旅游自住休 不必是特别强势 闲类Resort 的资源
自驾车或 本部分来 小于100公里, 捷运系统; 周末1天 自本区域 45分钟车程 购房自住
多次
西塘、 朱家角
九华山总体规划
九华山总共分为十一个 景区,分别为:莲花峰景 区、大铜像景区、九子岩 景区、狮子峰景区、甘露 寺景区、花台景区、九华 街景区、闵园景区、天台 景区、转身洞景区、南阳 湾景区。 景区多集中在中部,北 部景区多以登山探险区为 主,中部以步行观光区为 主要观光方式。
文化
• • 佛教文化 九华山佛教历史悠久,遗存的佛教 文物众多。除历代名人书画外,还 有不少摩崖石刻,又有许多修建寺 庙的记事碑,为考证九华山佛教历 史提供了确凿史料。 为广度众生,九华山佛教“地藏利 生宝印”为一大特色,现存有“九 龙金印”、“九龙铜印”、“狮钮 铜印”、“龙钮铜印”、“九狮玉 印”等。 佛教经籍是九华山文物的重要组成 部分,现存梵文贝叶经二札,明版 《藏经》两部,明代血字《大方广 佛华严经》,清版《藏经》三部, 弥足珍贵。还有不少佛教塑像、法 器、寺庙,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2) •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池州太守张岩 奏请朝廷赐“化城”额於该寺。金 乔觉圆寂时,相传山呜谷陨,群鸟 哀啼,地出火光,其尸身越三年而 栩栩如生,僧众尊为地藏菩萨,建 肉身塔供奉。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 萨道场。千余年来,九华山佛教历 经兴衰,大体有四个时期:唐中期 初创;唐后期至五代衰微;宋元有 所发展;明清达到鼎盛。明朝洪武、 宣德、万历年间屡次赐金修建化城 寺,万历年间还两次给九华山化城 寺颁赐《藏经》。
主要景点介绍
祗园寺: 以其建筑结构曲折婉转而著称。九华山 佛教协会就设在这里。该寺建筑面积 5157平方米,殿宇层层叠叠,回旋曲折, 结构精巧,气势磅礴。佛像和千僧灶等 文物保存完好。
化城寺: 位于九华街芙蓉山下。迎面 是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 有“娘娘塔”。和当年地藏 放生的月牙池。
主要景点介绍
Resort的三种类型 旅游度假区根据自身资 源水帄和竞争力,形成 不同层次的Resort,覆盖
目的地型Resort
资源 客户 与主要市场的距 所用交通工 离 具 停留时间 每年光顾 频率 典型案例
不同范围的客户群。
按照国际标准,旅游区 域开发因其资源禀赋和
非常强势的资源, 全国性乃 几百公里甚至 绝大多数 1-2周或更 如高品质的海滩、 至跨国客 更远 乘飞机 长时间 滑雪场 户
四、旅游服务质量尚待完善。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相对滞后 越来越明显。旅行社、星级饭店、优秀导游、星级服务意识不高。
五、旅游于文化结合的不够好。 文化资源本是该地的一大品牌优势,但目前唯一能带动市场的只有“晚间的和尚 念经”很多的历史名人以及厚重的佛教文化、茶文化等都没充分利用起来。
主要景点介绍
天台峰(天台寺):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的天台峰 顶,海拔1306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 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有到九华“不上天台,等于 白来”之说。
主要景点介绍
百岁宫: 原名摘星庵。坐落海拔871米高的插霄峰上,五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 库院、斋堂、僧舍、客房和东司(厕所)为一整体,没有单体建筑的配置, 远观恰似通天拔地的古城堡。这种形制在我国现存寺庙建筑中极为少见。


文化
(1)茶文化 • 九华山茶初兴于宋,南宋时的左丞 相周必大遍游九华,曾撰写《九华 山录》,他游九华,“至化城 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 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 北苑在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阳 县),所产龙凤团茶专供皇家,是 南宋一代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 大在品尝九华山土产茶后,评价其 滋味可与以北苑茶媲美。显然,宋 代九华山不仅产茶,而且茶的品质 优异,甚至接近当时最负盛名的北 苑贡茶。
旅游资源分布 一带:以九华山为龙头,环黄山
游憩带,现在已开发或正拟 开发的南大门汤口镇、北大 门耿城镇,以及翡翠、谷太 帄湖等十余个大小不等的景
区;
二湖:太帄湖湖、千岛湖; 三山:九华山、齐云山、黄山;
从把九华山建成国际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思考,唯有增加更多主题功能,方能 使大九华山成为“目的地型”度假区,这一点以海南为成功先例六、发展旅游与发展地方经济相 Nhomakorabea衔接的不够。
旅游发达地区的经验是把游客领到茶楼品茶,顺便卖茶叶,参观珍珠养殖厂,顺 势导购珠宝。九华山在这方面应该加以借鉴以带动当地经济。
四、如何协调九华山景区的开发与保护
一.开发篇 二.保护篇
一.开发篇
如今正成为九 华山景区实现跨越 式发展的最强音。 九华山景区一直将 大项目作为旅游的 重要支撑和发展的 强劲引擎,储备、 开发、引进和建设 了一批大项目。
风景名胜区规划课程PPT
——以九华山风景区为例
目录:
一、九华山风景区概况 二、九华山风景区特色介绍 三、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四、如何协调九华山景区的开发与保护
一、九华山风景区概况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首 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 三大山系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 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 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金旅 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 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现 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 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花台景区: 位于九华山风景区西北部,南连天 台景区,西接闵园景区,东部和北部 分别是后山景区和河东景区。 景区具有非常典型的花岗岩地形地 貌特征,自然景观原始、清净,终年 嘉木葱茏,泉水叮咚。景区内广布古 树名木,千姿百态,佛教遗址众多。 由于海拔、气候等原因,九华山花台 景区一年四季经常出现云海奇观,加 上季节特有的风光山色,因此人们又 把花台称为“梦幻花台”。
九华山古称九子山。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游 九华山,看到秀丽的景色,九峰如莲花,触景 生情,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因此改“九子山”为“九华山”。其“天河挂 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 景色的千古绝唱。
十一五期间,安徽政府欲以两山一湖作为重点区域,深度开发各种类型的旅游 产品,最终形成大皖南国际旅游区。 十二五期间,以黄山、池州、宣城三市为重点,以“诗画皖南,梦里徽州”为 总体形象,以世界遗产旅游、徽文化体验、佛教文化体验、红色文化体验、文化主 题城市体验、户外运动和养生度假为主打产品,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池州市旅游发展思路:池州市按照“加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