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梁斜截面破坏

建筑结构梁斜截面破坏


3. 计算公式适用条件
a. 上限值-截面最小尺寸 上限值-
斜压破坏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截面尺寸
hw .时 V . β 当 ≤ 4 0 , ≤ 0 25 c fcbh0 b hw .时 V . 当 ≥ 6 0 , ≤ 0 2βc fcbh0 b hw 0 .时 当 .4< < 6 0 ,直线内插 b
无腹筋
ρsv 很小 ρsv 适量 ρsv 很大
剪跨比 配箍率
λ<1
斜压破坏 斜压破坏 斜压破坏 斜压破坏
1< λ <3
剪压破坏 剪压破坏 剪压破坏 斜压破坏
λ>3
斜拉破坏 斜拉破坏 剪压破坏 斜压破坏
无腹筋 ρsv 很小 ρsv 适量 ρsv 很大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2/5)
4.2.3 受弯构件斜截面计算(1/)
a λ= h0
M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概述
4.无腹筋梁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 4.无腹筋梁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 无腹筋梁
a.斜拉破坏 a.斜拉破坏
λ>3
少筋破坏
抗剪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抗剪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b.剪压破坏 b.剪压破坏
1< λ ≤ 3
适筋破坏
抗剪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在复 合应力下的抗压强度。 合应力下的抗压强度。
1.75 V ≤ Vc = f t bh0 λ + 1.0
a λ= h0 1.5 ≤ λ ≤ 3.0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 计算
有腹筋梁受力性能及计算
梁的剪力传递机构由原来 无腹筋梁的拉杆 拉杆无腹筋梁的拉杆-拱传递机 转变为桁架与拱的复合 构转变为桁架与拱的复合 传递机构。 传递机构。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概述
二、无腹筋梁受力性能及计算
1.无腹筋梁斜裂缝类型 1.无腹筋梁斜裂缝类型 弯剪斜裂缝 特点: 特点:裂缝下宽上窄 腹剪斜裂缝 特点: 特点:裂缝中间宽两头窄
2.破坏时受力模型 2.破坏时受力模型 拉杆—拱结构 拉杆 拱结构
剪压区剪应力和压应力明显增大; 剪压区剪应力和压应力明显增大; 与斜裂缝相交的纵筋应力突然增大。 与斜裂缝相交的纵筋应力突然增大。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概述
3.无腹筋梁斜截面破坏影响因素 3.无腹筋梁斜截面破坏影响因素 无腹筋梁
剪跨a 剪跨a
a.剪跨比 a.剪跨比
λ 广义剪跨比: 广义剪跨比: = M Vh0
剪弯区 V
纯弯区
剪弯 区 V
集中荷载下的简支梁, 集中荷载下的简支梁, 计算剪跨比为: 计算剪跨比为:
b.纵筋配筋率 b.纵筋配筋率 c.混凝土强度 c.混凝土强度 配箍率, D 配箍率,等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构造
箍筋和弯起筋间距符合构造要求; 箍筋和弯起筋间距符合构造要求; 间距符合构造要求 弯起筋锚固长度:受拉区不小于20d 受压区不小于10d 不小于20 不小于10 弯起筋锚固长度:受拉区不小于20d,受压区不小于10d,光圆 钢筋设弯钩梁底两侧钢筋不弯起; 钢筋设弯钩梁底两侧钢筋不弯起; 鸭筋(吊筋)必须将两端锚固在受压区,不得采用浮筋 鸭筋(吊筋)必须将两端锚固在受压区,不得采用浮筋
M
x=β x n x
α 1 fcc αf
C = α 1fcfbx C= α c bx
h0 − x 2
fys Ts=σsAA s
受弯构件斜截面计算
有箍筋计算: 有箍筋计算:
V ≤ Vcs = Vc + Vs
A sv 1.矩形、 1.矩形、T形和工形截面的 矩形 V cs = 0. 7 f t bh 0 + 1. 25 f yv h0 一般受弯构件: s 一般受弯构件:
b. 下限值-最小配筋率 下限值-
βc为高强混凝土的强度折减
系数 fcu,k ≤50N/mm2时,βc =1.0 fcu,k =80N/mm2时,βc =0.8 其间线性插值。 其间线性插值。

ρsv,min
ft = 0.24 f yv
同时限定箍筋间距和直径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 计算

输出
.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 计算
【例题1】
如图所示T形梁,混凝土选用C20,箍筋I级。求支 座处箍筋配置?
C20: fc = 96N / mm2, ft = 11 / mm2;I级钢筋: yv = 210 / mm2 . .N 级钢筋: f N
qk=100kN/m
500
4000
2.有腹筋梁承载力计算 2.有腹筋梁承载力计算 有腹筋梁
a.仅有箍筋 a.仅有箍筋
V ≤ Vcs = Vc + Vs
0.8 fyAsb
矩形、 矩形、T形和工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
V cs = 0. 7 f t bh 0 + 1. 25 f yv
A sv h0 s
Asv = nAsv1 −同一截面内各肢箍筋全 截面面积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 计算
5. 配箍计算流程
已知V, 已知 b,h,fc,fyV,n, λ 荷载形式
加大b,h或提高f 加大b,h或提高fc b,h或提高
hw . 时 V ≤ 0 25 c fcbh0 当 ≤ 40 . β b 是 否 V > Vc = 0 7ft bh0 . 是

3 构造
在满足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条件下, 依据抵抗弯矩图( 在满足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条件下 , 依据抵抗弯矩图 ( 材料 理论截断点” 确定纵向钢筋的“充分利用点” 图),确定纵向钢筋的“充分利用点”和“理论截断点”。再 按规范的要求,确定实际弯起点 实际截断点; 实际弯起点和 按规范的要求,确定实际弯起点和实际截断点; 拉区钢筋不宜截断。 拉区钢筋不宜截断。
集中荷载

Asv 1 = s V− 1.75 f t bh0 ftb λ + 1.0 ≥ 0.24 f yv h0n f yv n 否

Asv 1 V − Vc ftb = ≥ 0.24 s 1.25 f yv h0n f yv n

按构造配箍

Asv1 s
Asv1 ft b . = 0 24 s f yv n
C 斜压破坏
λ ≤1
超筋破坏
抗剪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抗剪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概述
5.无腹筋梁承载力计算 5.无腹筋梁承载力计算 无腹筋梁
——受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单向板和双向板 受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单向板和双向板, 一般板类受弯构件 受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单向板和双向板, 及需要按单向板计算的构件。 及需要按单向板计算的构件。
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基本锚固长度): la = α f d 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基本锚固长度) t 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 . l 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 0 7 a α − 钢筋外形系数 钢筋在简支端的锚固:按构造( 14) 钢筋在简支端的锚固:按构造(表4-14) 钢筋在中间支座的锚固: 上部纵向筋应贯穿中间支座; 钢筋在中间支座的锚固 : 上部纵向筋应贯穿中间支座 ; 下 部按构造。 部按构造。
1.有腹筋梁斜截面破坏影响因素 1.有腹筋梁斜截面破坏影响因素 有腹筋梁 a.剪 a.剪跨比λ
剪跨比 配箍率
b.配 b.配箍率ρsv ρ sv =
λ<1
斜压破坏 斜压破坏 斜压破坏 斜压破坏
Asv nAsv 1 = bs bs
λ>3
斜拉破坏 斜拉破坏 剪压破坏 斜压破坏
1< λ <3
剪压破坏 剪压破坏 剪压破坏 斜压破坏
2.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 2.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 cs =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 V
1. 75 A f t bh 0 + f yv sv h0 s λ + 1.0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构造
三、构造要求
1. 纵向钢筋的弯起 抵抗弯矩图(材料图) 抵抗弯矩图(材料图)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V ≤ Vc = 0.7β h f t bh0
800 1/ 4 ) βh = ( h0
800 mm ≤ h0 ≤ 2000 mm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矩形、 形和Ⅰ形截面独立梁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矩形、T形和Ⅰ形截面独立梁
——作用有多种荷载,且集中荷载在支座截面所产生的剪力 作用有多种荷载, 作用有多种荷载 值占总剪力值的75 以上的情况。 75% 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
200
【小结】
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形式、特点 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形式、 无腹筋受弯构件斜截面计算 仅有箍筋的斜截面计算 同时有箍筋和弯起筋的斜截面计算
【回顾】
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
α1 fcbx = f y As
x M ≤ Mu = α1 fcbx h0 − 2 x M ≤ Mu = f y As h0 − 2
s
s
.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构造
2. 纵向钢筋的截断和锚固 a.纵向钢筋的截断 a.纵向钢筋的截断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构造
b.钢筋的锚固 b.钢筋的锚固
为使钢筋可靠锚固在混凝土中充分发挥抗拉作用, 为使钢筋可靠锚固在混凝土中充分发挥抗拉作用,而在伸入支座时保 持的一定长度, 持的一定长度,称锚固长度
【回顾】
受弯构件破坏形式? 破坏通常有正截面和斜截面两种形式 破坏通常有正截面和斜截面两种形式 正截面
V V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