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2009年徐州市首届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方案
为积极配合加快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人事部门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作用,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科学实践和创业实践,引导我市高校毕业生以多种方式就业,搭建大学生自主创新平台,转变现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在校或已毕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现决定在全市范围内举办2009年徐州市首届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宗旨
该活动旨在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汇集创业资源,分享创业灵感,探索创业实践,帮助在校或已毕业大学生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争取获得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
邀请有创业经历、构想、对创业感兴趣的在校大学生或毕业生,以及关注大学生创业话题的媒体积极参与交流,在全市范围内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全力促进和提升我市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
二、活动时间
2009年7月-2009年10月
三、大赛组织机构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及秘书处,人员组成如下。
1.组织委员会。
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组成。
成员(略)
2.评审委员会。
初次评审由各参赛院校选定评委,各校学生会选派代表(正副主席)进入并全程参与,具体负责所有初次评审的工作;评审委员会在第三阶段综合评审开始前成立,评审活动结束后解散。
评审委员会由组委会聘请相关专家和企业经理组成。
3.大赛监督委员会。
大赛监督委员会由徐州市人事局和有关高校的纪检监察部门人员组成。
4.大赛秘书处。
大赛设立秘书处,负责依照比赛方案实施大赛活动,并向组委会报告工作。
秘书处设秘书长、副秘书长各一名:
秘书长:汪二恒
副秘书长:顾蓓蓓
秘书处成员由联合主办单位负责本次大赛的相关人员组成。
四、奖励设置
本次大赛分别产生:
1.优秀创意项目一等奖一名,奖金6000元;二等奖二名,奖金各40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2000元。
2.优秀创业计划一等奖一名,奖金6000元;二等奖二名,奖金各40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2000元。
3.鼓励奖10名,奖金各500元。
4.组织奖5名,奖金各2000元。
五、大赛评分细则
(一)初次评审标准:(总分为100分)
1.所描述产品或服务有创意;(20分)
2.计划书完整;(5分)
3.公司结构合理;(5分)
4.市场前景广阔;(10分)
5.调查资料真实有用;(10分)
6.营销方案可行度高;(10分)
7.资金筹措方案合理;(10分)
8.财务管理结构完整;(10分)
9.企业人才结构合理;(10分)
10.正确估测企业发展风险。
(10分)
(二)第三阶段综合评审标准:(总分150分)
1.初次评审标准;(100分)
2.个人或团队阐述条理清晰,语言流利;(20分)
3.能在规定时间内全部介绍完所规定的内容(产品或服务项目、公司结构与人才组合、市场调查分析与前景估测、竞争对手与竞争优势、营销方案、资金筹措方案、收入预测与利润分析、风险估测等)(20分)4.回答评委问题有条理,答案令人信服。
(10分)
六、活动内容及安排
第一阶段:作品征集。
在校生以学校为单位,由各高校学工处或就业指导中心统一进行申报。
应届高校毕业生直接到市人力资源办公室报名。
参赛者可以个人或组成团队方式参加。
背景说明:
1.大学生创业创意设计计划,是指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向风险投资商游说以取得其投资的可行性商业报告。
2.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专业比赛,不是单纯个人的专业知识比赛,而是以在校大学生或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实际学到的专业和技术知识为背景,并结合实践应用、设计开发的市场化、商业化产品或服务之间进行的比赛。
报名要求:
1.参加对象为驻徐各高校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本专科生)及全市应届高校毕业生。
2.参赛者的参赛作品应该是某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服务等。
具体来源有:参赛个人或小组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此种情况下,参赛个人或小组须向组织方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引用其产品);或是一项可能研究发现的创意、概念产品或服务等。
3.参赛个人或小组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商业)计划书。
主要包括公司基本情况、主要管理者情况、产品/服务
描述、研究与开发、行业及市场、营销策略、产品制造、管理体制、融资说明、财务预测、风险控制等并附个人简历。
同时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推动创业(商业)计划走入市场。
4.所有完成的创业创意(商业)计划书要求有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
电子版以Word文档通过E-mail以附件形式发送至专用邮箱,邮件中主题按如下格式填写“创业主题+姓名+创业项目”。
具体格式在徐州市人才网“2009年徐州市首届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专栏下载。
5.严禁抄袭他人作品,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
第二阶段: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
比赛期间,结合大赛的进程,组织开展创业计划比赛培训和创业指导。
宣传有关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法规和创业动态方面的资讯。
围绕大学生创业的知识储备、能力要求和风险资本市场的运作等主题举办讲座。
重点对大学生如何创业进行指导,如怎样拟定创业项目可行性方案、创新创业知识,如何寻求项目合作、编写创业计划书、开展资本市场运作等。
针对大学生以及正处于创业初期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对其自有项目进行辅导,最大程度上地给予理论与实践的支持,增加其创业的成功机率。
第三阶段:作品综合评审。
由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产生各类奖项。
第四阶段:对获选创业项目进行交流、点评和推荐。
(一)创业创意交流。
1.组织评选出的三至五名创业者(已创业成功)或有优秀创业创意
项目者讲述成功创业的思想经验、创意构想,分享创业创意人员的精彩故事。
2.交流创业创意心得(以问、答形式互动)。
3.创业创意思路现场点评(以问、答形式互动)。
4.专家论点(待请相关专家):
(1)大学生如何面对创业,引导大学生们把知识理念转变为具有市场价值的创业创意。
(2)创业初期需要注意的问题、细节。
(二)项目推荐。
组织方将在活动期间,向我市有需求的企业或投资机构积极推荐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积极吸引风险投资商和企业参与到大赛活动中,使获奖项目的创业(商业)计划有转化为市场的可能,优先向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荐,从而推动参赛作品的市场化、商业化。
转化方式为:直接为决赛的创业(商业)计划注入资金,使其市场化运作;直接购买决赛的创业(商业)计划。
以上转化工作将事先征得参赛个人或团队和单位的认可。
七、法律声明
大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有责任和义务严格保守参赛作品中涉及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有关本次大赛的所有信息必须经大赛组委会授权后方可在媒体及网站上发布。
凡涉及参赛作品的相关报道,属于参赛者(团队)个体行为的,参赛选手自行把握参赛作品中技术及商业内容的披露尺度,与大赛组委会无关;参赛者与其作品中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的所有人之间的纠
纷与大赛组委会无关。
创业计划书的版权归参赛者和大赛主办、联合主办方共同所有。
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参赛作品均需征得相关几方的书面同意。
本次大赛组委会拥有本次大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