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事赔偿的计算公式

民事赔偿的计算公式

2011年广东省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及各项赔偿计算公式一)人身损害的一般赔偿范围(受害人没有达到残疾或者死亡的后果)1医疗费赔偿计算公式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医用费用一般为法院一审辩论终结前发生的数额,如果有必然发生的后续治疗费,也可以计算进去。

2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计算公式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50元×住院天数营养费赔偿金额=根据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4受害人误工费赔偿计算公式误工费赔偿金额=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需提供工资证明或者纳税证明)没有固定收入的,以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

无法计算的,可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致残的误工时间可计至定残前一天。

护理费赔偿金额=护理人的原收入×陪护时间(原收入按照误工费的计算方法)或者同等级别护工报酬规范×陪护时间因残不能恢复自理能力的可计20年6交通费赔偿计算公式交通费赔偿金额=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凭票)7住宿费赔偿计算公式住宿费赔偿金额=一般公职人员出差住宿规范150元×住宿天数汽车停运损失费其他直接财产损失二)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范围8残疾赔偿金计算公式(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受害人在60岁以下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可支配收入×20年×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纯收入×20年×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的户口在农村,但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在计算赔偿数额时按城镇居民的标准对待。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可支配收入×[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纯收入×[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3受害人在75岁以上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可支配收入×5年×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纯收入×5年×伤残赔偿指数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系数计算,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附录B方法计算。

9残疾辅助器具费计算公式残疾用具费=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10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计算公式(上一年度城镇或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被抚养人在18周岁以下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元×(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2被抚养人在18-60周岁之间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元×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3被抚养人在60-74周岁之间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20年-被抚养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20年-被抚养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4被抚养人在75周岁以上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11康复费=根据医院开具的证明确定12护理费=陪护人的收入×陪护时间13后续治疗费=医院开具的证明14精神损害抚慰金:东莞市一般3000元一级三)受害人死亡的赔偿范围8丧葬费赔偿计算公式(规范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丧葬费赔偿金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2个月×6个月9死亡赔偿金计算公式(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受害人在60周岁以下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人均纯收入×20年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人均纯收入×[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人均纯收入×5年10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计算公式(城镇或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被抚养人在18周岁以下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2被抚养人在18-60周岁之间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3被抚养人在60-74周岁之间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20年-被抚养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20年-被抚养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4被抚养人在75周岁以上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人均消费性支出×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11亲属料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12亲属料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住宿费13亲属料理丧葬事宜支出的误工损失14精神损害抚慰金:东莞市一般30000元。

一、法条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2002年12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8667-200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原则、方法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3.6 伤残等级划分本标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Ⅰ级(100%)到第Ⅹ级(10%),每级相差10%。

伤残等级划分依据见附录A。

附录B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资料性附录)B.1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是按伤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方法加以计算。

B.2 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有下式:n nC=Ct×C1×(Ih+∑Ia,i)(∑Ia,i≤10%,i=1,2,3……n,多处伤残)i=1i=1式中: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元;Ct――伤残赔偿总额,元;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 0. `≤1;Ih ――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a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0≤Ia≤10%;nIh+∑Ia,i≤100%i=1B.3 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指数是指伤残者应当得到伤残赔偿的比例。

B.2中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按本标准3.6条规定,以伤残者的伤残程度比例作为伤残者的伤残赔偿比例。

二、说明伤残赔偿指数按伤残等级计算,依次为100% 、90% 80%、70%、60% 50% 、40%、30%、20%、10%等。

多等级伤残赔偿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以下简称“伤残标准”)对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解释,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且0≤Ia≤10%。

另外,还须满足:∑≤10%,Ih+∑≤100%。

即,Ia1+Ia2+……Ian,应小于或等于10%,Ih+Ia1+Ia2+……Ian,应小于或等于100%。

伤残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

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一级伤残: 10%;二级伤残 9%;三级伤残 8%;四级伤残 7%;五级伤残 6%六级伤残 5%;七级伤残 4%;八级伤残 3%;九级伤残 2%;十级伤残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