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高三年级化学学科试卷2019.12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l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港珠澳大桥使用了大量的含钒高强抗震钢材。
该钢材与生铁比较错误的是A.抗震性好B.耐腐蚀强C.含碳量高D.都导电导热2.对石油和煤的分析错误的是A.都是混合物B.都含有机物C.石油裂化和煤干馏得到不同的产品D.石油分馏和煤干馏原理相同3.元素周期表中,铟(In)与铝同主族,与碘同周期。
由此推断A.In最外层有5个电子B.In的原子半径小于IC.In (OH)3的碱性强于Al(OH)3D.In属于过渡元素4.氮化碳(C3N4)的硬度大于金刚石,则氮化碳中A.只有共价键B.可能存在离子C.可能存在N≡N D.存在极性分子5.工业上可用铝热反应冶炼锰、钒等难熔金属,其原因与下列无关的是A.铝还原性较强B.铝能形成多种合金C.铝相对锰、钒较廉价D.反应放出大量的热16.与氢硫酸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是A.NaOH溶液B.亚硫酸C. FeCl3溶液D.氯水7.同温同压下,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数值最大的是A.2W(l)+Y(l)→ 2Z(g)+Q1B.2W(g)+Y(g)→2Z(l)+Q2C.2W(g)+Y(g)→2Z(g)+Q3D.2W(l)+Y(l)→2Z(l)+Q4 8.同温同压同体积的H2和COA.密度不同B.质量相同C.分子大小相同D.分子间距不同9.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3+和淀粉检验I-B.氯水和CCl4检验Br-C.新制Cu(OH)2、加热检验醛基D.硝酸和AgNO3溶液检验Cl-10.向FeCl3、CuCl2、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用KSCN溶液检测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的溶液一定A.含Cu2+B.含Fe2+C.呈中性D.含Fe2+和Cu2+11.异戊烷的A.沸点比正己烷高B.密度比水大C.同分异构体比C5H10多D.碳碳键键长比苯的碳碳键长12.杜瓦苯()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则杜瓦苯A.最简式是CH2 B.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是CH2=CH-CH=CH2的同系物1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4g α粒子(4He2+)含A.2N A个α粒子B.2N A个质子C.N A个中子D.N A个电子14.对下列事实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2315.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小时后观察到生铁明显锈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 .属于化学腐蚀B .O 2未参与反应C .负极反应2Fe -6e +3H 2O → Fe 2O 3+6H +D .正极反应 O 2+4e +2H 2O → 4OH ﹣16.向Ca(HCO 3)2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 2O 2(设溶液体积不变),推断正确的是A .产生CO 2气体B .产生白色沉淀C .所得溶液的碱性一定减弱D .所得溶液中一定不含HCO 3-17.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得电子能力H +> Na +,故阴极得到H 2B .水电离平衡右移,故阴极区得到OH ﹣C .失电子能力Cl ﹣> OH ﹣,故阳极得到Cl 2D .OH ﹣向阴极移动,故阳极区滴酚酞不变红 18.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H 2O(g)CO(g)+H 2(g)+131.5 kJ ,5min 后达到平衡,固体减少了24g ,则 A .ρ气体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v 正(CO)为2.4mol/(L·min)C .若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常数减小D .增大C 的量,平衡右移19.向新制氯水中逐滴滴加NaOH 溶液,溶液pH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呈碱性时停止滴加,一段时间后溶液黄绿色逐渐褪去。
由此得不到的结论是 A .该新制氯水c (H +) =10﹣2.6mol/L B .开始阶段,pH 迅速上升说明H +被中和 C .OH ﹣和Cl 2能直接快速反应D .NaOH 和氯水反应的本质是OH ﹣使Cl 2+H 2O H ++Cl ﹣+HClO 平衡右移时间(s)4-Na +Y Y X YYY YSi Si20.25℃,将浓度均为0.1 mol/L 的HA 溶液V a mL 和BOH 溶液V b mL 混合,保持V a +V b =100 mL ,生成物BA 易溶于水。
V a 、V b 与混合液pH 的关系如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HA 一定是弱酸 B .BOH 可能是强碱 C .z 点时,水的电离被促进D .x 、y 、z 点时,溶液中都存在c (A -)+c (OH -)=c (B +)+c (H +)二、综合题(共60分) (一)(本题共15分)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X 、Y 是 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完成下列填空:21.硅原子最外电子层有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占据 个轨道。
22.由题意可推知Y 是Cl ,推得此结论的依据是 。
X 和Si 之间共用电子对偏离 。
23.SiCl 4和CCl 4分子空间结构相同,则SiCl 4中键角是 。
请说明SiCl 4和CCl 4沸点高低的理由。
。
24.黄磷(P 4)与过量浓NaOH 溶液反应,产生PH 3和次磷酸钠(NaH 2PO 2),补全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P 4+□NaOH +□ □PH 3↑+□NaH 2PO 2,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质量比为 。
根据题意可判断H 3PO 2是 元酸(填“一”“二”或“三”)。
25.已知磷酸二氢钠(NaH 2PO 4)溶液呈酸性,该溶液中含磷元素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pH5v –1–1 v1(二)(本题共15分)用如图装置探究NH 3和CuSO 4溶液的反应。
完成下列填空:26.上述制备NH 3的实验中,烧瓶中反应涉及到多个平衡的移动:NH 3+H 2ONH 3∙H 2O 、、 (再列举其中的两个平衡,可写化学用语也可文字表述)。
27.制备100mL 25%氨水(ρ=0.905 g ∙cm —3),理论上需要标准状况下氨气 L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8.上述实验开始后,烧杯内的溶液 ,而达到防止倒吸的目的。
29.NH 3通入CuSO 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继续通氨气至过量,沉淀消失得到深蓝色[Cu(NH 3)4]2+溶液。
发生如下反应: 2NH 4+(aq)+Cu(OH)2 (s)+2NH 3 (aq)[Cu(NH 3)4]2+(aq)(铜氨溶液)+2H 2O+Q (Q>0)。
(1)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 。
(2)t 1时改变条件,一段时间后达到新平衡,此时反应K 增大。
在下图中画出该过程中v 正的变化。
(3)向上述铜氨溶液中加水稀释,出现蓝色沉淀,原因是: 。
(4)在绝热密闭容器中,加入NH 4+(aq)、Cu(OH)2 和NH 3 (aq)进行上述反应,v 正 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v 正 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 。
浓氨水(质量分数25%)生石灰4溶液6(三)(本题共14分)SO 2可用于防腐剂、消毒剂,也是一种重要的冷冻介质。
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SO 2,并用纯净SO 2进行相关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30.上述方法制备的SO 2中,往往因伴有硫酸小液滴而呈白雾状。
除去白雾可在制备装置后连接下图所示装置,该装置中的试剂是 ,气体从 口(填“a ”或“b ”)进。
31.检验SO 2常用的试剂是,利用了SO 2的 性。
32.将SO 2通入0.1mol/L Ba(NO 3)2溶液中,得到白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 。
分别用煮沸和未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Ba(NO 3)2和BaCl 2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33.实验A 、C 中,煮沸蒸馏水及使用植物油的目的是 。
34.实验C 中,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但pH 传感器显示溶液呈酸性,原因是 。
(用方程式表示)35.实验B 中出现白色沉淀比实验A 快很多。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若实验A 、B 中通入足量的SO 2后,溶液pH :A B (填“>”“<”或“=”)。
→SO 2 A(煮沸) )→ 2C(煮沸)a b7(四)(本题共16分)化合物G 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完成下列填空:36.写出A 中官能团的电子式。
。
37.写出反应类型:B →C 反应,C →D 反应。
38.A →B 所需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为 、 。
39.写出C 的符合下列条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任写出3种)①能水解;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六元环结构,且环上只有一个碳原子连有取代基。
40.写出F 的结构简式。
。
41.利用学过的知识,写出由甲苯( )和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的表示方式为:乙……甲 目标产物)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CH 3CH 3-C -CH 2-C -O -CH 2 OOCH 3CH 2 CH 2BrCH 3CH 2ONa/CH 3CH 2OH CH 3-C -CH 2-CH2OH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