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16-12-14T16:46:17.0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61期作者:朱惠珍
[导读] 语法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无论说话、写作,我们都必须要遵循这个“语言法则”。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朱家井学校73001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针对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相关问题研究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鉴于此,本文选择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文章主要阐述了合理筛选,让语法教学符合初中学生实际、静态的语法教学和动态的语法教学相结合、阅读教学与语法教学有机融合等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效果的策略。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初中语文语法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策略
语法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无论说话、写作,我们都必须要遵循这个“语言法则”。
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适时、适量地学习语法知识是完全必要的。
语法教学的意义,大而言之,可以增强学生对母语的科学认识,使之更加热爱祖国语言,激发他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并维护其健康和纯洁的积极性;由于语法是语文学科中抽象性、系统性最强的知识体系,学习它又可以加快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随文点拨,学会分析
随文点拨就是把语法知识置于一定的语言背景之中,在游泳中学游泳,在语言中学语法。
课堂教学毕竟有限,随文点拨要抓住重点,把握时机。
课文词汇丰富,文采飞扬,便引导学生进行短语归类;课文长句较多时,可引导学生找出句子的主干,遇到典型的复句,可引导学生分析复句。
如,“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在教学这段内容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辨别每一分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并划分每一分句的主干,理清四个“难道”引领的四个分句之间的关系。
这样纲举目张,学生便能深入理解作者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写法,深入理解作者对白杨树火热、赤诚的礼赞之情及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深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从而把握文章的丰富内涵。
二、阅读教学与语法教学有机融合
当前的语文课本是学生手头所拥有的最直接、最直观的教材,而其选的文章也大都能代表普通话的语法规范。
这其中自然就有很多的内容需要讲解。
例如词的性质(实词、虚词等),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同时,看看大家是怎样运用语法手段的。
例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社戏》)只有有了一定的语法基础,学生才会明白句子的主干是“清香吹来”。
什么发散的清香?“豆麦”和“水草”所发散的清香。
“豆麦”和“水草”是什么关系?“豆麦”和“水草”是并列关系。
“朦胧”这一词语用得好,好在何处?“朦胧”这一词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新鲜、生动,写出了月色与水气水乳交融的情状。
如果学生能这样分析,那他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就更透彻、深刻了。
从目前整体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对于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来说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语法知识讲授过程与整个课文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
如果我们将语法知识讲授过程与整个课文教学整合起来,这样会对学生语法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课文教学是以各种具体的语言环境为依托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于语法的学习更具有真实性,更能体会整个情境,同时提高了整个学习的效果。
三、通过语法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水平
中学生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但我们常常看到,由于不懂语法,很多学生的作文中错字、病句连篇:生造词语,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顺序不合理……种种语病大大影响了文章意思的表达,连最基本的“文从字顺”尚且达不到,又何谈条理清晰、文笔生动呢?如一名初二学生在话题作文“榜样”中写到:我的同桌是我学习的榜样。
他活泼开朗,虽然他九岁时因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学习生活非常困难,可是几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锻炼,使他增长了体质,提高了学习。
今年他还被评为学校“行为规范标兵”的光荣称号呢。
事实证明,当命运堵住一条道路的时候,只有努力,就会发现另一条道路。
短短一段话,竟然出现了多处语病,比如:“通过坚持不懈地锻炼,使他增长了体质,提高了学习。
”一句主语残缺,应去掉“使”,“增长’与“体质”、“提高”与“学习”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增长”改为“增强”,将“学习”改为“学习成绩”。
虽然我们经常对学生进行修改病句的训练,但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病句,还得学好语法。
只有让学生掌握语言组合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修改病句,避免病句。
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才能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夏卫华浅谈中学语法教学的情景教学策略——对一节语法课的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10),65-66。
[2]李玉英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与中学语法教学——兼论中学语文教师本体知识更新问题[J].教育探索,2009,(03),69-70。
[3]朱鸣对《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词类划分的一些不同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