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计数器

电子计数器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4 控制逻辑电路
控制逻辑电路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① 刚接通电源或按动停止键时,使系统处于停止 状态。
② 当按动启动键时,利用时基信号来触发控制电 路,从而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以得到时间宽度为T的闸门 信号,用闸门信号去控制主控门,使主控门开启,开启 时间为T。
③ 在开启时间结束时,封锁主控门和时基信号, 使计数器显示的数字能够停留一定的时间(根据要求而 定),以便于观测和读取数据。
的两个参数,关系为
f 1 T
(6-1)
用以测量频率和周期的方法有很多,如在第3章我们就已 介绍过利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周期和频率的方法,其它常用 的方法还有:比较法测量、利用电路频率特性测量和电子 计数器测量等。其中,利用电子计数器来测量周期和频率, 其精度高、速度快、使用简单,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上升,当电压高于V2后,施密特电路工作,有输出 (输出为高电平);如此反复。V2称为输入电压上升 时的转折电平(或叫阈值电平),V1称为输入电压下 降时的转折电平。可见,在施密特电路的传输特性中,
输入电压上升和下降时的转折电平是不同的。上升时
的转折电平V2大于下降时的转折电平V1,二者之差称 为回差电压,用ΔV表示,即ΔV=V2-V1。施密特电路 就是通过回差电压来对任意的输入信号波形进行整形
(4)测量准确度。常用测量误差中的相对误差来 表示,相对误差的绝对值越小,测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5)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常用日稳定度 表示,一般在±1×10-5/d~±1×10-9/d。
(6)闸门时间(门控时间)和时标:用以标明仪器 内信号源可以提供的闸门时间和时标有几种。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6.1.4 电子计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测试功能:说明该仪器所具备的全部测量功 能。
(2)测量范围:说明该仪器测量的有效范围。测 量频率时,指频率的上限和下限;测量周期时,指能 准确测量的最大时间和最小时间。
(3)输入特性。电子计数器通常具有2~3个输入 端,在测量不同的项目时,信号经不同的输入通道进 入仪器。输入特性是标明电子计数器与被测信号源相 连的一组特性参数。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6.2 通用电子计数器 的基本组成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1 A、B输入通道 6.2.2 时基信号产生与变换电路 6.2.3 主控门 6.2.4 控制逻辑电路 6.2.5 计数及显示电路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通用电子计数器的基本结构和测量原理基本一致。图61所示是一个通用电子计数器的结构方框图。
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以地球公转运动为基 础的历书时(ET)秒作为时间单位,将1900年1月1日0时 整起算的回归年的31 556 925.974 7分之一作为1秒。按此 定义复现秒的准确度提高到十亿分之1秒,即1×10-9。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原子时(AT)秒
原子能级跃迁频率作为计时标准,这就是原子时。秒 的定义:“秒是Cs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结构能级[F= 4,mF=0]和[F=3,mF=0]之间跃迁频率相应的射线束持 续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时间”。以此为标准定义出的时 间标准称为原子时秒,时间单位秒由天文秒改为原子秒。 这样,时间标准改为由频率标准来定义,其准确度可达 ±5×10-14,是所有其他物理量标准所远远不能及的。
+ VD UZ
R3
0
V1
V2
Ui
(a)常见的施密特电路
(b)传输特性
图6-2 施密特电路及其传输特性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其工作过程是:通电后,将信号输入,当输入信
号的电压大于V2时,施密特电路工作,有输出(输出 为高电平);输入信号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当
电压下降至低于V1后,施密特电路停止工作,无输出 (输出为低电平);输入信号达到最小值后,又开始
④ 通过主控门的计数脉冲列由十进制计数器计数, 计数结果N在显示器中显示出来。显然,如果T0为1s, 则计数结果N就是被测信号的频率。可见,T0=1s,所 显示频率的单位为Hz,若T0=1ms,则所显示频率的单 位为KHz。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Tx
fx
放大整形 (A通道)
主控门
十进制 N 计数器
输入 A 测试 输入 B
衰减器及 放大器
衰减器及 放大器
至时基发生器
施密特 电路
施密特 电路
施密特 电路
晶体 振荡器
施密特 电路
分频器
计数信号
主计译显
控制 逻辑 启动








电路
门控
禁止 电路
复位 1:频率
2:周期
1
3:时间选择
2 3 4 5 4:频率比
控制电压
5:外部标准
图6-1 通用电子计数器的结构方框图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6.3.1 频率测量
原理框图如图6-9所示。其测量原理如下:
① 被测信号ƒx经过放大整形后成为计数脉冲,加在 主控门的输入端。
② 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振荡信号经过分频器分频后 去触发门控电路,使其产生宽度为T0的门控信号。
③ 主控门在时间T0内打开,使得计数脉冲通过,其 余时间关闭,不让计数脉冲通过。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N位 显示器
译码器
计数器
十位 显示器
个位 显示器
译码器 计数器
译码器 计数器
计数脉冲 清零信号
图6-8 计数及显示电路框图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6.3 通用电子计数器的 基本测量技术
6.3.1 频率测量 6.3.2 周期测量 6.3.3 频率比的测量 6.3.4 时间间隔的测量 6.3.5 累加计数 6.3.6 自校
在两个输入端中,一个接收门控信号(输入端B),主
控门是否开启受其控制;另一个接收已整形为脉冲波的被 测信号(输入端A),输出端C连接计数器。B端为高电平 时,主控门打开,则输入端A的输入信号由C端输出;B端 为低电平时,主控门关闭,则输入端A的输入信号被阻断, C端输出无效电平。可见,B端为一个功能开关,控制A端 与C端的连接。
(7)显示及工作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四个参数。
① 显示位数。指可显示的数码位数。
② 显示时间。指两次测量之间显示结果的时间, 一般是可调的。
③ 显示器件。通常用LED或LCD来显示测量的结 果。
④ 显示方式。
(8)输出。包含仪器可以直接输出的时标信号种类、 输出数码的编码方式以及输出电平值的大小等参数。
3.协调世界时(UTC)秒
协调世界时秒是原子时和世界时折中的产物,即用闰 秒的方法来对天文时进行修正。高度准确的标准频率和时 间信号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波的发射和传播提供给使用部门 的。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6.1.3 电子计数器的分类
(1)按功能的不同,电子计数器可以分为四大类 ① 通用计数器。通用计数器具有多种测量功能。 ② 频率计数器。频率计数器只具有测量频率这一单一
时基输出
S
1MHz 晶振
1MHz 100KHz 10KHz 1KHz 100Hz
施密特 电路
÷10
÷方框图
10Hz ÷10
1Hz ÷10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6.2.3 主控门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控门是一个与门电路,其工作原理如图6-5所示。
A
&
C
B
图6-5 主控门工作原理图
T0
显示
晶体 振荡器
分频器 f0 门控电路
图6-9 测量频率的原理框图
实质上,电子计数器测频的基本原理是比较法。 以Tx与T0相比较,也就是ƒx同ƒ0相比较:在时间T0内,
通过的脉冲数为N,每一个脉冲的周期为Tx,故而T0= N×Tx,即N=T0/Tx。
计数器得到时间T0内通过的脉冲个数N,而主控门 的开启时间T0则确定了计数器所显示数字的单位,两者 结合在一起即得到具体的被测频率值ƒx。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6.1 概述 6.2 通用电子计数器的基本组成 6.3 通用电子计数器的基本测量技术 6.4 电子计数器的测量误差 6.5 E312A型通用电子计数器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6.1 概述
6.1.1 时频关系 6.1.2 时频基准 6.1.3 电子计数器的分类 6.1.4 电子计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单稳I II
R
1
&
C
&
1
清零 信号
A3
&
&
C2
R2 R2 P开
Vcc Vcc
图6-6 控制逻辑电路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6.2.5 计数及显示电路
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数及显示电路通常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1)计数器。常用十进制计数器,如74LS90,用于 对计数脉冲进行计数,计数结果通常用二进制代码存储。
(2)译码器。通常采用七段显示译码器,如74LS48。 主要用于将二进制码转换为能驱动显示器显示的字形码。
(3)显示器。常用LED或LCD七段数码管,用于将计 数器的计数结果显示出来,以便人眼能够进行观察。显示 方式分为“有记忆”和“无记忆”两种。
图6-8为十进制计数电路结构框图。计数脉冲输入个 位计数器,当计数满十时由低位向高位进一,高位计数满 十时又向更高位进一,如此递增,就构成了N位计数器。 清零信号用于将各计数器清空,使得显示全为“0”,一般 连接于74LS90的R端(复位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