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是()A 《易经》B 《诗经》C 《楚辞》D 《古诗》2、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A 孔丘与孟轲B 墨翟C 韩非子 D 老聃与庄周3、《左传》的记史方式是()A 国别体B 编年体C 纪传体 D 本末体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A 本纪B 表C 列传D 世家5、中国最早的著名田园诗人是()A 屈原B 谢灵运C 陶潜 D 王维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的“樊笼”指()A 监狱生活B 城市生活C 仕宦生活D 农村生活7、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岑参8、被苏东坡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A 陶渊明B 李白C 王维D 李贺9、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A 清新俊逸B 沉郁顿挫C 苍凉悲壮D 沉哀凄苦10、诗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A 张若虚B 李白C 王维 D 李商隐1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A 杭州B 南京C 镇江D 武昌1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刘郎”指()A 刘晨B 刘邦C 刘备D 刘禹锡13、《天净沙·秋思》是一首()A 诗B 词C 散曲D 民歌14、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A 李白B 李贺C 白居易D 杜牧15、鲁迅小说《祝福》收入()A 《呐喊》B 《故事新编》C 《彷徨》D 《坟》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作品中属于格律诗的是()A 《上邪》B 《饮酒》C 《山居秋暝》D 《蜀相》2、下列作家中,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的是()A 王昌龄B 王维C 孟浩然D 柳宗元3、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 )A 陈子昂B 王勃C 杨炯D 卢照邻E 王绩F 骆宾王4、下列属于宫调的是()A “越调”B “天净沙”C “正宫”D “端正好”5、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A 郭沫若B 戴望舒C 郁达夫 D 朱自清三、填空题1、《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____ ____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2、在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有 ____ ______和辛弃疾。
3、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 _____》4、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____。
”5、唐代文坛上的“小李杜”指李商隐和。
6、苏轼《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
”7、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___ ____。
”8、《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_____。
”9、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10、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
”四、作品赏析题阅读《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请回答:1、这首乐府民歌,表达的是什么感情?2、诗中列举了几种景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五、简答题1、概括说明东西方神话有什么不同特点?2、归纳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
3、杜甫诗歌的人民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王实甫的《西厢记》突破了一般元杂剧体制上的束缚,表现在哪几个方面?5、列举豪放词和婉约词内容和风格上的五点不同。
6、归纳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特点六、论述题1、结合作品谈谈司马迁《史记》的文学价值2、结合作品分析《红楼梦》中薛宝钗形象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B 4C 5B 6C 7D 8C 9B 10A 11B 12C 13C 14C 15C二、多项选择题1C D 2B C 3AE 4AC 5AB三、填空题1、司马光;2、苏轼;3、论语;4、无韵之离骚;5、杜牧6、但愿人长久;7、悠然见南山;8、总是离人泪;9、无人会,登临意;10、清泉石上流四、作品赏析题1、乐府民歌《上邪》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和坚贞。
2、诗中列举了五种景象:山峰夷为平地,长江水干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二为一。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五、简答题1、概括说明东西方神话有什么不同特点?作为东西方神话的代表,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1)希腊神话是人神同形同性,而中国神话则表现出了人兽同体。
2)希腊神话表现为男性崇拜,而中国神话表现为女性崇拜。
2、归纳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
1)反映劳动人民困苦生活和不平之感。
2)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们深重的灾难,反映人民痛苦的呼声3)反映青年男女爱情婚姻生活及妇女遭受压迫。
4)揭露统治阶级残暴腐朽.5)强烈的乐生恶死愿望。
总结: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间苦与乐、男女爱与恨时,受《诗经》影响较深,有国风、小雅余韵,而在抒发乐生恶死愿望时,主要是继承出文化的传统,是《庄》《骚》遗响。
3、杜甫诗歌的人民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表现出高度的人民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民的深刻同情;2)对祖国的无比热爱;3)对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罪行的强烈憎恨;4)咏物写景的小诗中也渗透着对人民的感情。
4、王实甫的《西厢记》突破了一般元杂剧体制上的束缚,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王实甫《西厢记》突破了一般元杂剧体制上的束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采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
2)打破了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
5、列举豪放词和婉约词内容和风格上的五点不同。
豪放词和婉约词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不同:1)婉约词在题材内容方面,以儿女情长、欢爱离别为第一主题,不太涉及民生大计,而是歌咏那些在居于正统地位的“诗”中不宜歌唱的主题。
豪放派词作题材广阔。
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
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
2)婉约词结构深细缜密,豪放词大开大合,创作视野较为广阔。
3)婉约词表达上侧重含蓄婉约,而豪放词则多是直抒胸臆。
4)婉约词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豪放词大气磅礴,气象恢弘雄放,具有阳刚之美。
5)婉约词重视音律谐婉,豪放词不拘守音律,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
6、归纳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特点陶渊明田园诗醇厚有味,冲淡平和:1)情感本真中见旷达;2)语言平淡中见精工;3)意象自然中见深远六、论述题1、结合作品谈谈司马迁《史记》的文学价值《史记》最重要的文学价值集中在其人物传记部分,人物传记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时,能充分注意到他们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给以恰如其分的表现,不但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对形成人物个性特征的原因也有或明或暗的显示,有时一开始就为人物性格的发展作了铺垫。
如:萧何、樊哙等。
2)人物形象各有各的风貌,各有各的性格,同时,他们身上还表现出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某些共性。
一是知恩图报,以德报德。
如:苏秦佩六国相印后,“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
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
”(《苏秦列传》);刘邦为泗水亭长时,前往咸阳行役,一般的小吏都赠钱三百,唯独萧何送给刘邦五百钱。
汉初封侯,刘邦为萧何益封二千户,用以报答先前多送二百钱的恩惠。
(《萧相国世家》)二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
如:伍子胥父兄均被楚平王无辜杀害,伍子胥奔亡吴国,借吴之力攻入楚都,“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伍子胥列传》)知恩图报和以怨报怨是相互联系的两个侧面,往往在一个人的身上同时体现出来。
苏秦对于借给自己百钱的人以百金相偿,而对在危困时几次要离开自己的随从则一文不赏。
(《苏秦列传》)三是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答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是知恩图报的升华,是它的极端形式。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和《报任安书》中两次提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他本人是赞成这一信条的。
《刺客列传》中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人都是为知己者死;《孟尝君列传》中的得粟者,《魏公子列传》中的侯嬴,《张耳陈余列传》中的贯高,也都是为知己者而死。
四是富贵还乡的思想,这是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如:项羽在焚烧秦都咸阳后一心想东归,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本纪》);苏秦富贵还乡,笑视兄弟妻嫂前踞后恭的变化,抒发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苏秦列传》)3)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使人物显露出多方面的性格特征。
如项羽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他身上有多重人格:喑噁叱咤,又言语呕呕。
爱人礼士,又妒贤嫉能。
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邦,还时常虑念百姓疾苦。
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又非常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反复把玩。
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和兒女情。
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非常真实。
4)采用旁见侧出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如刘邦,《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
而《项羽本纪》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留侯列传》表现他猜忌功臣;《魏豹彭越列传》、《郦生陆贾列传》揭露他慢而侮人,詈骂诸侯臣如奴仆;《樊郦滕灌列传》中表现其自私狠毒,心如蛇蝎。
2、结合作品分析《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形象1)作品中对宝钗形象的描写: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2)薛宝钗的性格特征:才华横溢(举例: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工于心计(举例: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世故圆滑(举例:听曲文宝玉悟禅机),虚伪冷酷(举例:含耻辱情烈死金钏)3)薛宝钗形象的悲剧意义:(5分)第一,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薛姨妈那日应了宝玉的亲事,回去便告诉了宝钗。
薛姨妈还说:“虽是你姨妈说了,我还没有应准,说等你哥哥回来再定。
你愿意不愿意?”宝钗反正色对母亲道:“妈妈这话说错了。
女孩儿家的事情是父母做主的。
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应该做主的,再不然问问哥哥,怎么问期我来?”第二,封建礼教自觉的维护者:她多次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致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封建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