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遇见为题的高二作文800字
“高山流水,知音难遇”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相见恨晚的遇见;“程门立雪,虚心好学”是杨时与程颐孜孜不倦的遇见;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以遇见为话题的高二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以遇见为话题的高二作文篇1
黑暗中慢慢流淌着悲伤的河流,淹没了所有没有来得及逃走的青春和时间。
——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
随着电影开始,旧式家具,街道,潮湿逼仄的上海弄堂,就把人带回了那个破旧的时代。
女主脸部的特写,镜头聚焦在她的眼睛上,于是,我从那双空洞的眼里读出了浓浓的悲戚和她注定坎坷多舛的命运,即便我对后面的剧情一无所知。
果然,家庭支离破碎,母亲做着最见不得人的勾当,自己染上世人最为敏感的性病,同学用尽最恶毒的言语攻击……都像一条汹涌的大河,要把这个十六岁的女孩淹没。
荧幕上的画面一帧帧定格,耳畔尚回响着呢喃的低语。
在黑白的胶片下,追忆往昔;在别人的故事里,遇见自己。
电影的最
后现身的一个个真实的人物,他们看似在若无其事地阐述着他们那样多伤痛的青春——被掌掴,被围攻,被谩骂,被诽谤,被诋毁,被孤立,被侮辱,被殴打……其实在每个人心底都有阴霾。
很多事情,真的不是过去就过去了,它在心底是会留下疤的。
这世间的道理千万种千万句,终究抵不过自己心底那句“过不过得去”。
我们需要一部电影,不止教我们青春的朦胧爱恋,更教我们怎样勇敢,怎样面对害怕和恐惧。
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每个人也许都在默默承受着看不见的伤害。
甚至于,你不说,我们都没有意识到,那些全都是校园霸凌,自己生活在光亮的地方,并不代表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电影里,齐铭责怪易遥的反击,他说,天上的燕子就算渴死也不会喝地上的脏水。
可你又怎么知道,燕子断翅以后,在泥里生活过多长时间呢。
他说,你别只看到脏的黑暗的一面。
可生活在光亮里的人,看到的只有光亮吧。
——“你不懂,你没经历过,成长在光明里的人,即使面对黑暗也会想到光明;而生长在黑暗里的人,即使有一天来到光明,也会永远记得黑暗里的痛。
”
如果有什么速度可以逼近光速的话,那么一定是流言。
杨丞琳在《现代之形象》里唱道,“他听她说,她听他说,道听途说竟然成为唯一沟通。
”自始至终,没有人愿意听易遥说,相反,他们靠着道听途说,为汹涌的大河又推波助澜了一把。
当受害者
变成施暴者,当看客变成助推剂,所有人都不是无辜的。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我想给你对世界说不的勇气。
没有人跟你说过,你没必要原谅所有人。
他们也不明白,有些事情你永远不能当做没有发生过。
那些伤痛,你可以选择忽视,可以选择逃避,甚至选择遗忘,但伤疤还在,你就不能说,无所谓。
正如易遥选择决绝地离开这个曾经给予过她太多太多失望的世界时,那最后的,义无反顾的小兽般的嘶吼,“你没有听见吧?可我曾经真的呐喊过。
那些命运里埋藏的不公,能释怀吗?那些冷漠掠过的旁人,能忘记吗?那些终结青春的凶手,能原谅吗?
不能,一辈子都不能!”
亲爱的,我愿你在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依然能看见夹缝中的那丁点希望。
亲爱的,我还愿你是个心思细腻却又大大咧咧没那么在乎纷纷杂杂的人,你能看透一些事却也能咽下这些事。
可是最后呢,我希望你有软肋也不需要盔甲,你能竖起一身的刺随时对这个并不那么温柔的世界说不。
就算有人亲手揭开你暗红的痂壳,就算他们指着你血淋淋的伤口恶狠狠地嘲笑,你依旧要记得,世界寒冷,仍有人温暖如河。
那些逆流成河的悲伤,我们要面对它,并勇敢地,逆流而上。
以遇见为话题的高二作文篇2
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金。
——题记
人生无非是一场灵魂的羁旅漂泊,而我们也不过是趔趄上岸的少年。
即使遇不到途经的灯塔,也会遇见那盏能指引自己前进的明灯。
我看过一个故事:16岁的麦克斯韦到爱丁堡大学攻读物理,后又到剑桥大学深造。
他学习非常刻苦,却缺乏名师的指导。
但幸运之神终究安排他有了最美的遇见……一天,著名数学家霍普金斯教授到图书馆借一本高深的数学专著,却被告知已被一位学生借走了。
教授惊讶之余,找到了正在认真钻研的麦克斯韦。
于是,在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麦克斯韦成功了,成了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
成功固然需要勤奋,但也需要一场美丽的遇见。
进入初中以来,我的成绩起伏不定,这与飘忽不定的心有很大关系。
八年级伊始,我的生命里,遇见了一位很重要的人。
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黄老师。
第一眼望去,他就像一尊活的弥勒佛。
他的嘴角总带着一抹极其阳光,能融化人心的笑容。
但相处久了,我便发现他的笑容,夹杂着一种累到极致的疲惫。
是啊,这一年多来,他一直在付出,为了卓远班,更是为了我们。
每天清晨,
他总是踏着晨曦而来;每天晚上,他总是随着暗夜而去。
他每天的睡眠,仅仅是我们的一半!
在我无数次坠入悬崖的时候,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拉起我。
但他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辜负。
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卓远班的任何一位孩子。
记得他在课上读过龙应台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
是啊,我们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地生活。
说出来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
初中三年,仅剩最后的六个多月了,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
起风了,唯有不负韶华,方能不负与黄老师的这场美丽遇见!
以遇见为话题的高二作文篇3
那是“一个像春天,一个像秋天”一句成为潮流的时候,我盯着被这句电视剧的推荐词充斥的手机屏幕,暗自想着春遇见秋之景,会是怎样的奇妙而不可思议。
提示音响,我点开这条与众不同的动态,与水墨黑白撞了满怀。
配图是古色古香的格调,以那般的温润淡雅,徜徉在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中,一如和煦的晨曦于寒冬中的人而言,散发着致命的吸引力。
图片下方是一段散文式的文字:“竹马绕着胡床脚,温一杯青梅,煮酒可好?”一字一句平实如玉,像是略微泛黄的书页遇见了风的吹拂;像遇见了幼时点滴;更像是我,在心底遇见了初读“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时,那份萦绕不去的感动。
窗外,鸟儿啁啾唤起了春的静谧。
短短几行白纸黑字,让我不复方才的浮躁于形。
指尖下滑着浏览此人的全部动态,我愈发能感觉到那细腻而满盈的才情。
“在将至未至的雨里,安静地听一首民谣。
”“大约是受了季节灵气的熏染,秋从来都是橙黄又橘红。
”仿佛在文字的世界里走过了多少个春冬,看过多少次花开花落,又品读过多少过去忽略的生活中的诗情趣意。
越是仔细地念,我越是按捺不住想与此人交谈,寻出这亲切感的由来。
只好怀揣着忐忑的心情,发送了问好的消息。
我很快便得到了她的回复,部分竟是关于幼时的往事。
就这样在讶异之余,终于辨认出了这位曾经的挚友,似乎是因为我的转学断了联系。
我们在飘絮中畅谈了很久,谈曾经、谈现在、谈诗词底蕴。
我一度自诩在同龄人中对诗词颇有研究,然而她对我抛之脑后良久的文化的理解令我自愧不如。
即使隔着屏幕,那种才思的感染力也能携我在草地上并肩而坐,于春风十里中遇见韩愈的欣喜;忽而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