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法》第七章破产法-PPT文档资料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法》第七章破产法-PPT文档资料
7.4.2 管理人的选任
• 管理人由法院指定 ,向法院报告工作,并接受债 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
• 管理人可以由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的清算组 或者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 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
• 管理人应当列席债权人会议,向债权人会议报告职 务执行情况,并回答询问。
• 管理人的报酬由法院确定。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的 报酬有异议的,有权向法院提出。
第七章 破产法
7.1 概述 7.1.1 破产法的概念
• 狭义法律上的破产专指破产清算制度,即在 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由法院强制执行其 全部财产,公平清偿全体债权人的法律制度。
• 广义的理解,将破产清算以外的各种以避免 破产为目的的和解、重整法律制度也视为破 产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将破产法律 制度仅狭义地理解为破产清算制度。
• 二、破产是在特定情况下适用的一种法律程序。
1. 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是破产程序发生的原因。 2. 具有对一般债务清偿程序的排它性。 3. 破产案件受理之后,所有违背对全体债权人公平
清偿原则的行为均不得进行。
• 三、破产是对债务人全部法律关系的彻底清算, 并且可能直接导致债务人民事主体资格的消灭。
A.无偿转让财产的 B.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 C.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D.债务人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 E.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
7.6.1 破产费用
• 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 • 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 • 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
员的费用。
7.6.2 共益债务
7.2 破产的申请 7.2.1 破产原因
• 破产原因是指认定债务人丧失债务清偿能力, 法院据以启动破产程序、宣告债务人破产的 法律标准。
• 我国的破产法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 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 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有前述情形或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 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
7.2.4 例题
• 根据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哪些主体 可以作为破产申请人。( ) A.债务人 B.债权人 C. 准债权人 D.准债务人
7.2.5 破产申请书
• 破产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 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2. 申请目的; 3. 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4. 法院认为应当载明的其他事项。 • 债务人提出申请的,还应当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
7.3.3 不受理破产申请的情况
• 法院裁定不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 起5日内送达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对裁定不 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 提起上诉。
• 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至破产宣告前,经审查发现债 务人不符合破产规定的,可以裁定驳回申请。申请 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 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 共益债务是指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发生的债务: 1. 因管理人或者债务人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双方均未履行完毕
的合同所产生的债务; 2. 债务人财产受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 3. 因债务人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 4. 为债务人继续营业而应支付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用以及
由此产生的其他债务; 5. 管理人或者相关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 6. 债务人财产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
7.2.2 破产界限的实质标准
• 破产界限的实质标准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其要点包括: 1. 债务人明显丧失清偿能力,不能以财产、信用或者能力等
任何方式清偿债务; 2. 债务人不能清偿的是已到期、债权人提出清偿要求的、无
争议或者已有确定名义(指已经生效判决、裁决确定)的 债务; 3. 债务人对债务在可预见的相当长期间内持续不能偿还; 4. 债务人停止支付到期债务并呈连续状况,如无相反证据, 可推定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效。
7.3.6 例题
• 根据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属于债 务人的有关人员应负的义务。() A.未经法院许可,不得离开住所地 B.因为有事而未列席债权人会议 C.如实回答管理人、法院的问题 D.到其他企业当高级管理人员
7.4. 管理人制度 7.4.1 管理人的概念
• 破产管理人——是指破产程序启 动后,由法院指定有关人员或组 织成立,全面接管破产企业并负 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 处理和分配,总管破产清算事务 的专门机构。
清偿的,除非个别清偿使债务人财产受益,管理人有权请 求法院予以撤销。
7.5.3 无效的债务人行为
• 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 • 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7.5.5 例题
• 【例题1】下列哪些涉及债务人财产的行为,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 请前1年内,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
A.放弃债权的 B.无偿转让财产的 C.债务人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 D.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 E.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 • 【例题2】下列哪些涉及债务人财产的行为是无效的。()
1. 债务人对申请没有异议的,法院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15 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2. 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法院的通知之日起7日内 向法院提出;法院应当自异议期满之日起10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 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5日内送达申请 人,同时指定“管理人”。
• 债务人应当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 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及职工工资的支 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7.2.3 破产申请的提出
• 破产申请是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出的要求宣告债务 人破产以清偿债务的请求。
• 享有提出破产申请权利的人称为破产申请权人。通常包括债 权人、债务人、准债务人,有的国家还赋予特定国家机关提 出破产申请的权利。
• 准债务人包括法人的董事、理事;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或合 伙企业的无限责任股东或合伙人;前述企业的清算人;受遗 赠人、继承人、遗嘱执行人及继承财产的管理人等。
7.3.3 例题
• 【例题1】对于人民法院在破产程序中作出的下列各项裁定, 当事人不能上诉的有( )
A.宣告企业破产的裁定 B.对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裁定 C.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 D.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
• 【例题2】在破产程序中,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 定,可以上诉的是( )。 A.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 B.宣告企业破产的裁定
• 【例题2】根据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不得担任管理人的情 形有()。 A.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B.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C.行业主管人员 D.曾被吊销相关专业执业证书
7.4.5 管理人须经债权委员会和 法院许可的行为
1. 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的转让; 2. 探矿权、采矿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的转让; 3. 全部库存或者营业的转让; 4. 借款; 5. 设定财产担保; 6. 债权和有价证券的转让; 7. 履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 8. 放弃权利; 9. 担保物的取回; 10. 对债权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其他财产处分行为。
7.2.4 破产申请人
1. 债权人申请破产,亦称非自愿破产。
2. 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的案件称为自愿破产。既是权利--可 为债务人带来破产清偿后的免责利益,又是义务--防止债 务人隐瞒破产情况,恶意膨胀债务,加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3. 在法定情况下,准债务人负有提出破产申请的义务,如违背 其义务,不依法提出破产申请,则给予法律处罚。
C. 不受理破产申请的
D.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
7.3.5 通知和公告
• 法院应当自裁定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25日内通知已知债权 人,并予以公告。
1. 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名称或者姓名; 2. 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时间; 3. 申报债权的期限、地点和注意事项; 4. 管理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及其处理事务的地址; 5. 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者财产持有人应当向管理人清偿债务或
的营业(注:须经法院许可); 6. 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 7. 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 8. 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 9. 其他。
7.4.4 例题
• 【例题1】根据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管理人由受理破产申 请的人民法院指定,其报酬也由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 确定,其他人不得有任何异议()。
7.4.3 不得担任管理人的情形
1. 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2. 曾被吊销相关专业执业证书; 3. 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4. 法院认为不宜担任管理人的其他情形。
7.4.4 管理人的职责
1. 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 2. 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 3. 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 4. 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支; 5. 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
7.1.2 破产的法律特征
• 一、破产是一种概括的执行程序:
1. 破产是为全体债权人的利益而对债务人的全部财产 进行的执行程序;普通的民事执行程序则是为个别 债权人的利益而进行的。
2. 执行程序属于司法程序,所以破产必须在法院的管 辖支配之下才能进行,其他机构没有处理破产事项 的权力。
3. 只有无争议的或已经法院和仲裁机关裁判生效确定 的债权债务关系,才能在破产程序中得到执行。
1. 破产法主要解决的是多数债权人之间因债务人有限财产不 足以清偿全部债权而发生的相互冲突,针对一些问题的处 理设有专门的制度,例如关于破产撤销权、破产抵销权、 别除权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2. 破产程序对债务人的正当权益也作有一些特殊的保护规定, 如通过和解制度、重整制度与免责制度的设置,达到避免 破产,以及免除诚实的债务人通过破产程序未能清偿的剩 余债务的立法目的,以鼓励其在破产之后仍能积极参与社 会经济活动,为社会和个人创造新的财富。
7.5 债务人财产的处理规定 7.5.1 债务人财产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