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儿童活动区规划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该区的位置一般靠近公园主人口,便于儿童进园后能尽快
地到达区内开展自己喜爱的活动。避免儿童入园后穿越其他 各功能区,影响其他各区游人的活动。 2、儿童区的建筑、设施要考虑到少年儿童的尺度,并且造型 新颖、色彩鲜艳;建筑小品的形式要适合少年儿童的兴趣, 富有教育意义,最好有童话、寓言的内容或色彩;区内道路 的布置要简洁明确,容易辨认,最好不要设台阶或设置较大 的坡度要考虑童车通行的需求。
如何做好园路设计
一、园路的功能
(一)组织交通 (二)组织空间 (三)引导游览 (四)构成园景 (五)组织排水
二、园路的类型
(一)根据性质和功能分 1、主要园路(主干道) 2、次要园路(次干道) 3、游步道
三、常见的变形园路
(一)园桥 (二)步石 (三)汀步 (四)踏步
四、园林道路设计的特殊要求
城市绿地规划
模块三 公园规划设计
项目二 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
一、综合性公园的主要活动与设施内容 二、综合性公园出人口的安排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四、综合性公园的景色分区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 六、综合性公园中园路的布置 七、综合性公园中场地的布局 八、公园中地形的处理 九、公园中的建筑 十、给排水设计 十一、公园中植物的种植设计
1、主要出入口
应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游人主要来源方位以及公园用 地的自然条件等诸因素协调后确定。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城市 主要道路和有公共交通的地方,同时要使出人口有足够的集 散人流的用地;与园内道路联系方便,并使城市居民可方便 快捷地到达公园内。
二、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
2、次要出入口
主要为附近居民或城市次要干道的人流服务,以免公园周 围居民需要绕个大圈子才能入园,同时也为主要出人口分担 人流量。次要出入口一般设在公园内有大量集中人流集散的 设施附近。如公园内的表演厅、露天剧场、展览馆等场所附 近。
老人活动区在公园规划中应考虑设在观赏游览区或安静 休息区附近,要求环境优雅、风景宜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考的问题 1、注意动静分区 2、注意闹、静分区
3、设置必需的服务建筑和必备的活动设施
4、一些有寓意的景观可以激发老人的生命活力 5、注意安全防护要求
3、专用出入口
专用出入口是根据公园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置的,为方 便管理和生产及不妨碍园景的需要,多选择在公园管理区附 近或较偏僻不易为人所发现处,专用出入口不供游人使用。
二、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
(二)公园出入口设置的原则
1、满足城市规划和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 2、方便游人出入公园 3、利于城市交通的组织与街景的形成 4、便于公园的管理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五)老年人活动区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在城市人口中 所占比例日益增大,公园中的老年人活动区在公园绿地中的 使用率是最高的,在一些大、中等城市,很多老年人已养成 了早晨在公园中晨练,白天在公园绿地中活动,晚上和家人、 朋友在公园绿地散步、谈心的习惯,所以公园中老年人活动 区的设置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出入口的布局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布局手法包 括以下几种:
二、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
1、欲扬先抑 2、开门见山 3、外场内院 4、“T”字形障景
二、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
(四)公园出入口的主要设施 公园出入口的主要设施包括以下三类内容。 1、集散广场 2、园门建筑物 3、服务设施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一)文化娱乐区
文化娱乐区是公园中人流最集中的活动区域,在该区内 开展较多的是比较热闹、有喧哗声响、活动形式较多、参与 人数较多的文化、娱乐等活动。
区内的主要设施包括:俱乐部、游戏广场、技艺表演场、 露天剧场、影剧院、音乐厅、舞池、溜冰场、戏水池、展览 室(廊)、演讲场地、科技活动场等。当然,以上各设施应根 据公园的规模大小、内容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地进行布局设置。
四、综合性公园的景色分区
(三)按不同季节季相组织景区
景区的组织主要以植物的四季变化为特色进行布局规划, 一般根据春花、夏荫、秋叶、冬干的植物四季特色分为春景 区、夏景区、秋景区、冬景区,每景区内都选取有代表特色 的植物作为主景观,结合其他植物品种进行规划布局,四季 景观特色明显,是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 山,上海植物园内假山园的樱花、桃花、紫荆、连翘等为春 山风光;以石榴、牡丹、紫薇等为夏山风光;以红枫、槭树 林供秋季观红叶;以松、柏组成冬山冬景。
四、综合性公园的景色分区
公园按规划设计意图,根据游览需要,组 成一定范围的各种景观地段,形成各种风景 环境和艺术境界,以此划分成不同的景区, 称为景色分区。
四、综合性公园的景色分区
(一)按游人对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不同划分景区 1、开朗的景区
宽广的水面、大面积的草坪、宽阔的铺装广场,往往都 能形成开朗的景观,给人以心胸开阔、畅快怡情的感觉,是 游人较为集中的区域。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七)园务管理区
该区是为公园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专用区域。一 般设置有办公室、值班室、广播室及水、电、煤、通讯等管 线工程建筑物和构筑物、维修处、工具间、仓库、堆场杂院、 车库、温室、棚架、苗圃、花圃、食堂、浴室、宿舍等。以 上按功能可分为:管理办公部分、仓库部分、花圃苗木部分、 生活服务部分等。
一、综合性公园的主要活动与设施内容
(一)观赏游览 (二)安静休息 (三)文化娱乐 (四)儿童活动 (五)老年人活动
一、综合性公园的主要活动与设施内容
(六)体育活动 (七)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 (八)服务设施 (九)园务管理
二、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
(一)公园出入口的类型
公园出入口一般分为主要出入口(1个)、次要出入口(1个 或多个)、专用出入口(1—2个)。
二、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
(三)公园出入口设计
出入口作为游人进入公园的第一个视线焦点,是给游人 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故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它对城市的街 景的美化作用以及对公园景观的影响,其平面布局、立面造 型、整体风格应根据公园的性质和内容来具体确定,一般公 园大门造型应与周围的城市建筑有较明显的区别,以突出其 特色。
4、幽深的景区
利用地形的变化、植物的隐蔽、道路的曲折、山石建筑 的障隔和联系,形成曲折多变的空间,达到优雅深邃、“曲 径通幽”的境界。这种景区的空间变化比较丰富,景观内容 较多。
四、综合性公园的景色分区
(二)按复合的空间组织景区
这种景区在公园中有相对独立性,形成自己的特有空间, 一般都是在较大的园林空间中开辟出相对小一些的空间,如: 园中之园、水中之水、岛中之岛,形成园林景观空间的层次 上的复合性,增加景区空间的变化和韵律,是比较受欢迎的 景区空间类型。
在儿童活动区内可根据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进行分区, 一般可分为学龄前儿童区和学龄儿童区。主要活动内容和设 施有:游戏场、戏水池、运动场、障碍游戏、少年宫、少年 阅览室、科技馆等。用地最好能达到人均50㎡并按照用地面 积的大小确定所设置内容的多少。用地面积大的在内容设置 上与儿童公园类似,用地面积较小的只在局部设游戏场。
在观赏游览区中如何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形成较为合 理的风景展开序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常我们在设计 时应特别注意选择合理的道路的平、纵曲线、铺装材料、铺 装纹样、宽度变化使其能够适应于景观展示、动态观赏的要 求。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三)安静休息区 安静休息区主要供游人进行休息、学习、交往或其他一
2、雄伟的景区
利用挺拔的植物、陡峭的山形、耸立的建筑等形成雄伟 庄严的气氛。如南京中山陵利用主干道两侧高大茂盛的雪松 和层层高上的大台阶,使人们的视域集中向上,形成仰视景 观;游人在观赏时,达到巍峨壮丽和令人肃然起敬的景观感 染效果。
四、综合性公园的景色分区
3、清静的景区
利用四周封闭而中间空旷的环境,形成安静的休息条件, 如林间隙地、山林空谷等,在有一定规模的公园中常常进行 设置,使游人能够安静地欣赏景观或进行较为安静的活动。
四、综合性公园的景色分区
(四)按不同的造园材料和地形为主体构成景区 1、假山园 2、水景园 3、岩石园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
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 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 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 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 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 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些较为安静的活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棋弈、漫步、聊天、 气功等。
该区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具有一定起伏地形的区域,如山 地、谷地、溪边、湖边、河边、瀑布等环境最为理想,并且 要求树木茂盛、绿草如茵,有较好的植被景观环境。
安静休息区的面积可视公园的面积规模大小进行规划布 置,一般面积大一些为好,但在布局时并不一定要求所有的 安静活动都集中于一处,只要条件合适,可选择多处,创造 类型不同的空间环境,满足不同类型活动的要求。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二)观赏游览区
本区以观赏、游览参观为主,在区内主要进行相对安静 的活动,是游人比较喜欢的区域,为达到良好的观赏游览效 果,要求游人在区内分布的密度较小,以人均游览面积 100m2左右较为合适,所以本区在公园中占地面积较大,是 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赏游览区往往选择现状用地地形、 植被等比较优越的地段设计布置园林景观。
为了合理地组织游人开展各项活动,避免相互干 扰,并便于管理,在公园划分出一定的区域把各种性 质相似的活动内容组织到一起,形成具有一定使用功 能和特色的区域,我们称之为功能分区。
根据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和功能需要,一般可将其分为以下 几个功能区:文化娱乐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 动区、体育活动区、公园管理区等。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