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长宁区2021届新高考地理考前模拟卷(1)含解析

上海市长宁区2021届新高考地理考前模拟卷(1)含解析

上海市长宁区2021届新高考地理考前模拟卷(1)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绿色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内容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绿色转型。

下图为2015年我国各省区绿色化等级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15年我国各省区绿色化空间分异格局是A.山东省绿色化水平低于河南省B.青海省绿色化水平高于河北省C.陆地边境省区绿色化水平较高D.绿色化水平自东南向西北递减2.东南沿海地区绿色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A.森林面积较大B.公园数量较多C.人口增长较快D.经济水平较高3.西南省区实施区域化绿色发展战略的措施合理的是A.加大重工业基地的建设B.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C.注重城市化速度的提升D.注重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答案】1.C2.D3.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山东省绿色化水平高于河南省,A错误;陆地边境省区中,新疆、广西属于中等水平区,B 错误;青海省属于高水平区,河北省属于低水平区,C正确;图示我国绿色化水平分布不均,并未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情况,D错误。

故选C。

2.结合材料可知,东南沿海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可以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D正确。

森林面积、公园数量、人口增长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

故选D。

3.实施区域化绿色发展战略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西南省区自然环境多样,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应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B正确。

加大重工业基地的建设、注重城市化速度的提升、注重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会加剧环境问题出现,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ACD错误。

故选B。

2.某游客从某市A处驱车赶往B处,其手机百度地图提示:“前方1公里处行驶非常缓慢”。

热力图是百度地图功能之一,它是利用手机基站定位获取该区域的用户数量来渲染地图颜色,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的一个产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百度地图该提示使用的技术有( )A.GPS RS B.GIS RSC.GPS GIS D.GIS RS GPS2.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 )A.规划布局景区道路B.评估区域商业价值C.核定区域游客数量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答案】1.C2.C【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百度地图应该提示需要对车辆定位,使用的是GPS技术。

需要对线路状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需使用GIS技术,故选C。

2.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游客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规划布局景区道路,助力交通部门决策;找到人流量密集区和稀少区,评估区域商业价值。

但是不能核定区域游客数量,因为游客数量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本题C正确。

3.“特仑苏”是内蒙古蒙牛集团的一个牛奶品牌。

它产于北纬40°左右、草类茂盛的内蒙古高原。

北京三元集团下设28个奶牛场和7家相关产业,分布在北京的六个区县。

回答下面小题。

1.内蒙古“特仑苏”和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同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2.与内蒙古蒙牛相比,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在社会经济条件上具有的优势是( )A.靠近市场B.政策支持C.交通便利D.劳动力充足【答案】1.B2.A【解析】【分析】1.据材料知,特仑苏是蒙牛的一个牛奶品牌。

它的产地世界公认的优质奶源带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条件,提供了市场稀缺的高品质奶源,属于乳畜业;北京三元牛奶下设28个奶牛场和7家相关产业,也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也属于乳畜业。

故选B。

2.北京三元集团下设28个奶牛场和7家相关产业,分布在北京的六个区县,距离市场较近。

环渤海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故A项符合。

政策、交通不是主要因素;乳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小。

故选A。

4.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北京时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下图为“嫦娥四号探测器飞行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探测器成功着落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路易港(20°S,57°E)旭日正从东北方升起B.新奥尔良港(29°N,90°W)夕阳正从西南落下C.莫尔兹比港(10°S,东经147°E)的太阳高度约为81°D.科伦坡港(6°N,79°E)的旗杆影子正变长2.探测器从发射到着落,将先后经历()①近月制动②环月飞行③地月转移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①③【答案】1.C2.C【解析】1.探测器成功着落时,为北京时间1月3日10时26分,太阳直射南半球,路易港旭日从东南方升起,A 错误。

新奥尔良港(29°N,90°W)西六区,为20时26分,为夜晚,B错误。

1月3日直射纬度比冬至日北移4度左右,即直射19°S左右,莫尔兹比港(10°S,东经147°E)此里接近正午,90-(19-10)=81°,故太阳高度为的太阳高度约为81°,C正确。

科伦坡港(6°N,79°E)东5区,为7点26分左右,正午旗杆影子最短,故旗杆影子正变短,D错误。

故选C。

2.从图中可以看出,12月9日,进入地月移动轨道,然后进行减速制动,进入环月轨道。

故探测器从发射到着落,将先后经历③①②,选C。

5.冰川物质平衡(即冰川物质收支)是联系气候和冰川变化的纽带,是冰川对所在地区气候状况的直接反映。

下左图中的甲岛是国际上监测研究冰川物质平衡的重点区域之一,下右图示意甲岛某冰川物质的冬夏平衡。

甲岛终年多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甲岛多雾的原因是A.气候暖湿,沿岸寒流降温B.太阳辐射较强,蒸发旺盛C.暖流增温增湿,遇冷凝结D.昼夜温差大,辐射逆温强2.据图推断甲岛A.冰川面积扩大B.冰川储量减少C.海拔持续升高D.夏季降水减少3.造成甲岛冰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气温C.洋流D.大气污染【答案】1.C2.B3.B【解析】【分析】1.根据经纬度,甲岛是斯瓦尔巴群岛,纬度高,气温低,东南部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

导致甲岛多雾的原因是暖流增温增湿,遇冷凝结,C对,A错。

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较弱,蒸发弱,B错。

属于极地气候,终年严寒冷,昼夜温差小,D错。

故选C。

2.根据图中甲岛冰川物质冬夏平衡曲线,冬季正值较小,夏季负值较大,说明夏季融化量超过冬季积累量,甲岛的冰川储量减少,B对。

冰川面积减小,A错。

甲岛海拔没有明显变化,C错。

夏季冰川减少的多,说明融化较多,不能体现降水减少,D错。

故选B。

3.造成甲岛冰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量增大,B对。

气候类型不变,降水没有明显变化,A错。

洋流没有改变,C错。

大气污染不是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D错。

故选B。

6.近年来,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引入了一种研究方法,就是用区域重心(该空间点上各个方向经济力度均能保持平衡)模型来计算某一时段区域内经济中心空间动态迁移偏离情况,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显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下图为 1990~2010 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年总产量重心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 1990~2010 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年总产量重心空间位置不一致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差异B.水热状况C.劳动力投入D.机械化水平2.我国水稻种植重心的移动会导致稻谷( )A.运输成本上升B.流通效率提高C.出口数量扩大D.储存难度增加【答案】1.B2.A【解析】【分析】本题以某种区域经济研究方法为引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重心分布图为材料,考查我国区域环境特点和南、北方的区域差异。

1.水稻种植面积重心比水稻年总产量重心空间位置偏北一些,说明北方(东北)种植面积增大,但年总产量重心还是偏南,说明南方的水稻年产量更高一些,这是因为南方水热条件更充足,一年可以二熟到三熟。

所以选B。

南方地区和我国北方地区都有大面积的平原,地形差异可排除;与劳动力投入和机械化水平无关,故其余选项可排除。

所以选B。

2.我国水稻种植重心不断北移,说明南方种植面积不断减小、北方种植的集中程度不断提高,而水稻消费市场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这种不匹配导致稻谷的运输成本上升。

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是指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流通产出与流通支出的比值,运输要求越高、流通环节越多,流通支出越大。

重心移动与出口无关,而种植区的集中程度高是有利于粮食储存的。

所以选A。

7.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

因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弯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河湾侧蚀加快后,凸岸边滩迅速淤长。

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高起的滨河床沙坝,该过程反复进行,便形成完整的迂回扇。

下图为迂回扇形成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迂回扇形成过程中河流凹岸地区发生坍塌的规律是A.匀速坍塌B.加速坍塌C.减速坍塌D.间歇坍塌2.在迂回扇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导致河流长度增加、弯曲度变大②河流沙坝之间沼泽、洼地增多③图中沙坝的形成时间顺序是4→3→2→1④河流纵比降变小,流速变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D2.C【解析】【分析】1.因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迂回扇形成过程中河流凹岸地区发生坍塌的规律是间歇坍塌,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①在迂回扇形成过程中,导致河流长度增加、弯曲度变大,①正确。

②河道弯曲,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河流沙坝之间沼泽、洼地增多,②正确。

③图中沙坝的形成时间顺序是数字增大顺序,③错误。

④河道变长,河流纵比降变小,流速变慢,④正确。

故C①②④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云瀑又名瀑布云,是指流云在飘移的过程中遇到山口或悬崖时,就会像水一样倾泻而下。

下图为云瀑形成过程示意图及云瀑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材料推断,最容易观测到云瀑景观的时间是A.雨后初晴的午后B.雨后初晴的早晨C.连续晴朗的午夜D.连续晴朗的傍晚2.下列因素中,与云瀑形成有关的是①重力作用②地形③昼夜温差大④风的驱动⑤充足的水汽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1.B2.B【解析】1.首先,云瀑的最佳观测时间为白天而不是午夜,排除C;云是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因此连续晴朗的天气使得云相对较少,排除D;雨后初晴的早晨,大气中水汽含量大,夜间晴朗,大气逆辐射弱,夜间气温降低幅度较大,大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云,最容易观测到云瀑景观,B正确;雨后初晴的午后,由于从日出到午后期间,太阳辐射逐渐增强,气温逐渐上升,云层受热,水汽蒸发,云层容易消散,A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