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组教研活动记录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教学创新方法:
1.“设计情境→任务驱动→自主探索”模式。
基本流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模式
基本流程: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组织交流→分工合作→展示成果
3.“课堂”→“社会”→“课堂”模式
基本流程:课堂提出问题→社会自主探究→课堂组织交流评价
级别
校级
主
题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12.4
级别
校级
主
题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12.11
级别
校级
主
题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12.18
级别
校级
主
题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10.10
级别
校级
主
题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10.16
级别
校级
主
题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10.23
级别
校级
主
题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10.30
级别
校级
主
题
参加
评价体系的构建:
1.评价语言的多元化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9.25
级别
校级
主
题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与信息技术在时间过程中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后形成的综合性教育模式。融合就是彼此在内容上相互交融,集中两者中的优势合二为一,优势互补,寻求连接点与共同点,产生最真实的、实质意义的联系,最终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以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环境,来实现一种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融合的本质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守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结构,转变成新型的主导――主体相互结合,相互融合的教学结构。在教育系统的改造和流程革新中,实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构建成新型的信息化教育形态,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最根本信息化空间。
时间
2017.12.25
级别
校级
主
题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微机组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8.21
级别
校级
主
题
学期初主要工作安排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杨主任讲话:
1、做好学期初教学准备:教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听课计划等。
2、安排部署本教研室教研活动。
3、安排好学期初上级部分听课准备,以良好的状态来展示微机组形象。
4、配合好学校做好计算机领域各项工作。
3、按时完成教学反思的书写,可以每课一反思,可以每单元一反思,自己可以视情况确定。
4、保质保量完成其他各项工作。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9.11
级别
校级
主
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和探讨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小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能力,为小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制定正确、合理的教育规划,大力发展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最先进、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当今教育部门最应关注及实施的,教师更应该在问题中不断改善,在改善中不断革新,用最新、最有效率、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如何在当今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生存,更为国家努力培养新一代有文化、有素质、有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努力。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11.6
级别
校级
主
题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11.13
级别
校级
主
题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11.20
级别
校级
主
题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11.27
1、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提高小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2、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促使信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探索新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9.18
级别
校级
主
题
课程教学创新与评价研究
5、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计算机电子教案的编写,要认真负责任的编写,要切合实际,不能背离学生写教案。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8.28
级别
校级
主
题
新课程标准培训-专委会版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级别
校级
主
题
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
参加
人员
微机组全体成员
活
动
形
式
1、按照区进修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本的内容,其中涉及到计算机内容的共4本书,进修规定四个年组(三至六)分别学习这四本书,然后一学年学习一本书的内容。
2、按照课程要求,划分好课时,按时,保质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有所学,学有成,成有效,效有用。
按照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方式进行设计。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其中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72课时,适宜在三、四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和“机器人入门”,各36课时,适宜在五、六年级开设。
备注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