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桃树的栽培技术

桃树的栽培技术

桃树的栽培技术摘要:从桃树生长习性、结果习性以及桃树生长和环境的关系、桃树的管理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简要综述了桃树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分析了中国桃树管理和栽培方面的技术问题,对今后桃树营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展望。

关键词:园艺学,桃树,生长习性,结果习性,栽培。

一园艺学概念及桃树基本概况1园艺学概念园艺(horticulture or gardening):是指园艺生产技艺,主要是栽培管理技术。

园艺是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果树、蔬菜、花卉及观赏树木的栽培与繁育技术。

园艺作物包含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群。

园艺植物,指果树植物、蔬菜植物、观赏植物(花卉植物)、西甜瓜类、药用植物、芳香植物和食用菌等。

园艺学(horticulture):是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生长发育规律与栽培管理技术的科学。

园艺学科属于应用基础和应用型研究学科,是以农业生物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研究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园艺作物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贮藏加工等应用技术与原理的综合性学科[1]。

2桃树基本概况桃树桃树(Prunus persicaL.)原产我国原产于中国陕甘地区,自古以来,桃作为五果之首深受喜爱。

它喜光耐旱,宜生长在pH值5~6.5且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中,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落叶小乔木,高4-8m。

叶卵状披针形或圆状披针形,长8-12cm,宽3-4cm,边缘具细密锯齿,两边无毛或下面脉腋间有鬓毛;花单生,先叶开放,近无柄;萼筒钟,有短绒毛,裂叶卵形;花瓣粉红色,倒卵形或矩圆状卵形;果球形或卵形,径5~7公分,表面被短毛,白绿色,夏末成熟;孰果带粉红色,肉厚,多汁,气香,味甜或微甜酸。

核扁心形,极硬。

桃树是落叶小乔木,干性较弱,中心主干维持年限短,栽培上多采用开心形。

树冠高4-5米,树冠直径依密植程度而异,一般为6米左右。

桃树生长较快,栽植后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

枝梢生长旺盛,一年可抽生3次新梢,二次梢也可形成花芽,开花结果。

4-5年即可进入盛果期。

由于结果早,盛果期可维持10-15年,树的寿命较短,大多在20-25年[2]。

据FAO资料统计,世界上中国的桃和油桃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大。

2005年中国桃树面积40万hm2,年产量300多万吨。

桃的产量和品质不仅与品种、修剪、灌溉等有关,而且与营养管理关系密切。

只有在改良品种的同时,科学高效地管理桃园养分,才能优质高产。

目前国内外市场正开始从数量型需求转向质量型需求,提高商品桃的内在品质日益成为桃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桃树养分科学管理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3]。

二桃树的生物学特征1、桃树的生长习性根系:桃树是浅根型果树,水平根发达,分布范围为树冠直径的1-2倍,垂直根不发达,在土层深厚的地区,根系主要分布在20-50厘米的土层中。

桃树根系在一年中有两次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5-6月和9-10月,低温22℃时,根系生长最快。

桃树根系分布浅,适宜于中性偏酸(pH6~7)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芽:桃树的芽按性质分为叶芽和花芽两种,花芽为纯花芽,全部由侧芽形成,枝条的顶芽都是叶芽,桃芽具有早熟性,生长旺的新梢一年可萌发1-2次副梢,但其潜伏芽少而且寿命短,因而不易更新。

桃树结果枝是由新梢上的腋芽分化花芽而形成,为一芽一花。

着果的多少和果实的品质与栽培条件密切相关。

桃树的枝条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因而桃树层性不明显,枝条顶端优势强,结果部位易上移和外移[4]。

2桃树的结果习性桃树的结果枝类型随品种、树龄而不同,南方品种群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北方品种群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幼树生长强旺,新梢多次分枝,如配合2-3次摘心,当年即可形成稳定的丰产树体结构。

进入大量结果以后,树势趋向中庸,生长稳定,新梢抽枝粗壮,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复花芽居多。

初果幼树以长、中果枝结果为主,盛果期以中、短果树结果为主,占果树总量的76%以上。

自然授粉坐果率高,需严格疏果,以增大果个。

花芽分化与开花坐果:a、花芽分化时间:6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为桃花芽分化的两个集中分化期;b、开花:桃树花期最适宜温度为12-14℃,花开的1-2天为最佳授粉时期;桃大多数品种是自花结实,异花授粉情况下,可提高产量。

c、果实发育:果实生长为双S 图形,有两个迅速生长期,其间一个缓慢生长期(硬核期)[5]。

3桃树对环境的要求桃树喜光照充足,土壤疏松和地下水位低的土地生长。

栽培时选择高燥的砂质土壤或砾质土壤为宜,对于地下水位较低、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黏性土壤也可栽培。

桃树喜光性强,在自然条件下,其中心始终没有中央领导干,而保持开张的树性,因此,在栽培条件下整形时,也应不违背其自然特性,采用受光良好的单层低冠树形,如杯状形、开心形等。

自然生长的桃树,枝条密集,光照不良,结果面积小,产量低。

从生产中看到,5年生以前不进行修剪的桃树,因其树冠尚小,枝条较少,通风透光良好,结果可能尚好,但6年生以后,树冠逐渐增大,枝量增多,通风透光不良,产量便会逐年降低。

而整形修剪合理、树体结构良好的桃树,则产量逐年上升,而且质优、稳产。

桃根中含有苦杏仁甙,此物质在腐烂分解时产生氰氢酸,能对幼树根部产生毒害作用,使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故桃树忌重茬栽培,新栽桃树宜选新地。

但若必须连作亦应在老树淘汰后行休闲耕作2—3年或采用挖大栽植坑换土的办法以保证幼树的正常生长。

总之,桃树生长快,结果早,栽培容易。

树性喜阳光,耐干燥,而忌阴湿和不良排水条件。

桃产量高,结果早。

因此,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肥培水平对种桃是非常重要的。

南方品种群宜在年均温12-17℃,夏季月均温达到25℃,冬季要有7.2℃以下低温,750小时以上,才能完成休眠。

桃树喜光,光照不足,枝梢延长,花芽分化少,质量差,易落花落果土壤不宜粘重,喜沙质壤土,怕涝,忌积水,土壤中水分过多,根系死亡,宜在向阳的南坡,排水良好的缓坡上建桃园。

pH4.5-7.5范围均可正常生长,pH7.5以上易黄化。

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28%时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桃树忌重茬[6]。

核桃一般为雌雄同株异花,即一棵树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雄花和雌花的花期大多不一致,雄花先开的称为雄先型,雌花先开的称为雌先型,以上两种情况都称为雌雄异熟型,有少数雄花和雌花一起开的,称为雌雄同熟型。

根据观察,雌先型要比雄先型晚5-8天开花。

核桃为风媒花,即花粉是靠风传播的[7]。

果实:果实速长时期:一般在5月初到6月初果壳硬化时期:6月初到7月初油脂迅速转化时期:7月初到8月下旬果实成熟时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

核桃的生命周期根据树体的发育特点,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生长期:生长结果期:盛果期:衰老更新期。

三桃树的管理和栽培1桃树管理1月桃树整形修剪按照不同的树形标准,及时疏除徒长枝、交叉枝、重叠枝、无花枝等,合理选留果枝。

冬季进行清园,人工防治虫害。

2月本月根系逐渐开始活动,下旬桃树花芽开始膨大。

桃树整形修剪在中旬结束,熬制并喷石硫合剂,追施萌芽肥并浇萌芽水。

然后建园。

3月根系生长活动加速,进行并吸收肥水,叶芽、花芽进一步膨大,到下旬逐渐开花、叶芽萌发。

桃树萌芽后开花前,蚜虫、金龟子等害虫已经开始活动进行防治。

4月上旬桃树开花,中下旬枝叶开始生长,地下根部活动进入高峰期。

花期管理为提高坐果率在初花期、盛花期叶面喷施药剂。

无花粉品种一定要进行人工授粉。

抹芽,摘芽是对生长过旺的嫩梢进行摘心。

防治病虫害:桃树落花后,蚜虫危害加重,喷施药剂。

花后追肥浇水为桃树落花及时追施肥料补充营养,亩施尿素20千克,施肥后立即浇水后雨水施肥。

5月上旬新梢加速生长,中旬副梢开始萌发生长;果实开始硬核;硬核前后开始生理落果;下旬至月底极早熟品种成熟。

生长期修剪:疏除未坐住果的枝条,回缩过长的无果枝,抹芽不及时的桃园,疏除过多嫩梢,生长旺的枝条摘心。

追肥浇水,疏果定果。

防治病虫害:除蚜虫外、卷夜蛾、红蜘蛛、穿孔病、炭疽病等病虫害逐渐发生。

叶面喷肥。

地面处理与树上处理防治蛀果害虫。

6月新梢进入旺盛生长期,上中旬早熟品种成熟,中早熟品种果实迅速膨大;红蜘蛛、夜蛾、食心虫、炭疽病等病虫害继续危害[8]。

夏季修剪疏除生长过旺控制不住的徒长枝;生长过高的枝条留1~2条副梢进行剪梢,无副梢的留10厘米左右剪梢,疏除过密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促进着色,采取吊枝、拉枝、摘除遮光叶等措施促进着色。

肥水管理,套袋,防治病虫害如红蜘蛛,蛀果类害虫等各种病害。

7月新梢缓慢生长,中早熟品种开始膨大,注意肥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防治[9]。

桃树生长的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求在种类和数量、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幼龄期对施肥敏感,初果期是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时期,盛果期需肥量大,而在衰老期需促其更新复壮,因此协调好桃树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桃树施肥的主要目标。

在年周期中,可分为利用贮藏期、贮藏养分和当季养分交替期、当季营养期和营养积累贮藏期等4个时期。

由于桃树有贮藏营养的特点,其养分管理与其他果树有很大差别。

桃树比较耐瘠薄,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比例大体为100∶30~40∶60~160。

桃树的需肥规律是科学施肥的根据之一,无论是在桃树的生命周期还是年周期中,其营养需求的重点都在后期,了解如何对其养分供应进行科学控制和管理,是保证桃树营养需要的关键,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桃树养分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

2桃树栽培1桃树品种选择:选择桃树的品种时,要考虑桃树果实的丰产性及成熟期以及白花结实的能力。

由于桃树栽培其主要目的是要提供春节果品,因此在选择品种时,要考虑桃树的商品性,尽量选择果实味道鲜美、果型端正及个大色泽好的品种。

同时,要考虑到桃树果实具有60一8时生长期,选择早熟的优良品种,相对其他品种来讲,可以提早1一2个月上市[11]。

2.苗木定植:定植桃树苗木品种时,一定要定植纯度高、根系发达、苗木充实健壮、须根较多且芽多的品种,并在桃树苗木萌芽前完成。

运输过程中要做好根系的保护措施,定植沟一般为深40一50cm,宽50~60cm,同时放人有机肥。

苗木载后要踏实并浇水。

完成后及时定干,定干的高度为40一60cm。

3.树体控制:桃树的高度一般为2m至3m,其冠径一般为5至7m,为了确保桃树能够迅速投产,实现年年丰收,就必须对树体进行有效控制。

桃树控冠可以采取以下2种措施:利用控制根系来控制桃树树体的大小以及直接对树冠进行修剪。

利用控制根系来控制树体的大小时,对于需要控制的位置,在根系的分叉位置将粗根截断,避免粗根向树冠方向生长,以间接实现控制树冠的目的;通过直接修剪控制树体大小的操作方法为:桃树采收完成后,要梳理较弱、过强及过密的枝条,并将留下的枝条都截断5一10cm,从短截后的新梢上会形成花芽并在翌年成为结果枝[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