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蔡雯《新闻编辑学》(第2版)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蔡雯《新闻编辑学》(第2版)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蔡雯《新闻编辑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概念题(5×5=25分)
1.珠江模式
2.独立型报道策划
3.说明性按语
4.核对法
5.纯净版面
二、简答题(10×3=30分)
1.简述报道策划中如何把握受众心理。

2.简述报道配置的若干方式。

3.新闻的发掘有哪些方法?
三、论述题(15×3=45分)
1.试述新闻传播编辑把关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2.论述新闻照片选择的标准。

3.试论新闻报道策划的客观性表现。

四、实务题(50分)
请将下列稿件改成500字以内的短消息。

本报讯来自中国大连、出生于1956年6月的王刚义和随行记者薛冠超于今天中午乘智利空军大力神运输机到达乔治王岛,由长城站站长王建国等接至长城站。

王刚义原计划于昨天到达,因乔治王岛暴风雪,飞机到达机场上空后无法降落,又折返彭塔阿雷纳斯。

在王刚义用完午餐后稍事休息时,王建国站长紧急布置考察队员在站前海湾测量了风力、风速、水温和气温,并由橡皮艇从长城站码头至阿德雷岛之间进行了实地勘察,尽可能做了各项准备。

经过连日罕见的暴风雪后,今天下午是长城站少有的好天气,虽然是阴天,但风力仅4级,风速6米/秒,气温1摄氏度,水温1.4摄氏度。

据气象预报,一个新的气旋正在逼近,为抓住有利时机,王站长与王刚义商定,下午就下水。

下午4时(北京时间8日上午4时),在长城站餐厅举行了一个简短而隆重的仪式。

王建国站长代表长城站与王刚义签订了一份协议,明确长城站可能提供的支持和救助手段,但不能提供安全保证,对意外事故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作为见证人之一,也在协议上签字。

接着王刚义宣布了他的目标,表明他必胜的信心,并告诉大家在他上岸后如何配合他恢复的注意事项。

考察队越冬女队员、北京同仁医院医师林清为王刚义做了体检。

他状态良好,体温37度,血压110/160,脉搏每分钟120次。

王站长对两条橡皮艇上救助人员的配置、救助办法及应急措施做了安排,长城站人员全体出动,全力以赴。

下水前,王刚义向大家展示,他的全部装备是游泳帽、防护眼镜、游泳裤、手套和脚套。

4时40分,王建国站长吹响出发哨后,王刚义在长城站码头下水,向阿德雷岛方向游去,两条橡皮艇在他的前后引导和防护。

我在第一条橡皮艇上,是两位计时员之一。

据事前测量,这段距离736米。

今天的长城湾称得上风平浪静,尽管远处有巨大的冰山,附近飘荡着浮冰,有时还能见到企鹅和海豹的踪影。

王刚义一路游得非常顺利,大约22分钟后,他在阿德雷岛岸边折返。

按事前约定,我在30分钟和35分钟时大声报时,此后每1分钟报一次。

“40分!”王刚义预定的最低目标已经达到。

在两艇队员的助威声中,王站长与薛冠超多次询问王刚义是否结束,他都表示状态正常,可以继续坚持。

45分钟后,我每15秒钟就报时一次,聚集在岸上的队员和正好来站的3位智利考察队员也在鼓掌欢呼。

5时31分,王刚义到达码头北侧岸边,历时51分42秒17,游程超过1500米。

在欢呼声中,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的王刚义由队员们搀扶着走回长城站。

到站后,王刚义的血压为80/120,脉搏每分钟84次。

约1小时后,王刚义已恢复正常。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珠江模式
答:珠江模式是指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1986年,广东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迈出了创建经济台、系列台的第一步。

珠江台以“板块节目”为特点,采用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的方式,密切了与听众的联系,实现了听众的直接参与,展示了“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崭新面目,赢得了听众。

珠江经济台的开播是我国广播在“节目主持人”、“大板块节目”等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对一个台的体制、系列台的建设、广播的发展总体方向的全新探索。

“珠江模式”在社会上掀起了“广播热”,推动了广播的结构性改革,使广播改革从单项改革进入整体改革,其诞生和推广为中国广播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独立型报道策划
答:独立型报道策划是指报道策划独立存在,与其他策划活动无关。

报道策划者单纯策划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活动,报道者并不介入报道客体中。

在日常新闻传播活动中,绝大多数新闻报道策划都是独立型新闻报道策划,这是由新闻传播的特性决定的。

新闻传播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倾向性。

新闻传播者的本职是置身于报道客体之外,以目击者、调查者、记录者的身份进行客观公正的信息传播。

置身于外的客观报道同样是需要策划和组织的,只是这种策划完全是针对新闻报道活动的一种决策和设计。

对报道客体——客观事实的发展变化不施加影响,更不介入其中。

3.说明性按语
答:说明性的按语是指对发布稿件的背景、用意,对稿件的来源、作者的情况等加以说明,也可以对稿件中某一句话、某一个字作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准确地了解其意思。

在策划性选题的报道中,编辑经常采用说明性按语对整个报道的背景和宗旨加以说明。

另外,在推出新的专栏时,也往往采用“编者按语”“开栏的话”等来向读者说明开辟此栏的宗旨与目的,顺带向读者约稿。

4.核对法
答:核对法是新闻编辑借助有关资料,发现和纠正稿件中的事实差错的改稿方法。

它是新闻编辑修改稿件的主要方法之一。

为了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编辑在修改稿件时需要针对自己拿不准的问题,找到相关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进行核对。

采用核对法改稿,对所用的资料有以下三点要求:①所用的资料要有权威性;②所用的资料是最新发布的;③所用的资料是直接的,而非转抄来的。

5.纯净版面
答:报纸版面专家马里奥·加西亚把简洁朴素、整齐简单的版面称之为“纯净版面”。


是20世纪末报纸版面设计中出现的一种趋势。

“纯净版面”上对于版面元素的应用十分单纯,奉行“少即是多”的美学观念。

它的作用和目的在于使读者目光能很直接地投向新闻及图片本身,提高了可读性和易读性,帮助读者最便捷地获取信息。

《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版面设计是“纯净版面”的代表。

二、简答题
1.简述报道策划中如何把握受众心理。

答:在新闻报道策划中,选题决策必须追求选题的个性化,这就要求根据受众及其需求的差异性,寻找最合适的新闻报道选题与报道角度。

(1)要根据自己的媒体和受众定位,寻求目标受众感兴趣的内容和新闻点进行报道策划。

不同的媒体拥有不同的受众群体,受众自身的差异性导致了受众对某一媒介的报道策划的内容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其次,同一受众群体对不同的媒介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对电视和对报纸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专业性报纸与对市民生活类报纸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报道策划时,要把握受众心理,就要分析受众的需求差异,结合自己媒介的性质,以自己所在媒介的受众为参照系,对新闻事实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不同的新闻信息。

(2)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布新闻。

这种社会背景包括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和受众情绪的主流。

新闻编辑和记者在策划报道时,要从全局观念出发,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这种背景下受众的心理状况,再决定采写什么样的新闻,并选择发布新闻的时机。

有些稿件平时看起来没什么价值,但可能在某个时期就会引起广泛关注;有些稿件单纯从报道内容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结合当时的形势来分析,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样的稿件就不宜发,或者先要“压一压”,等到条件成熟了、时机合适了再发。

此外,对于一条新闻从什么角度来发稿,怎样进行稿件的组织搭配,同样也需要结合社会背景和受众的
需要,从全局出发作出决策。

2.简述报道配置的若干方式。

答:报道配置就是按一定的报道意图将稿件搭配、组织成有机完备的整体。

整体影响部分,结构制约功能。

好的配置可以使报道显得有序易读,可以使报道得到强化和深化,可以使报道获得整体优于部分之和的积极效应。

相反,稿件配置得不好,则会削弱以至损害报道的整体效果。

报道配置的主要方式有:
(1)综合性配置。

这是报道配置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它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以吸引方方面面的受众。

新闻单元(新闻版或新闻节目)少的新闻媒体,报纸的要闻版,广播电视的新闻联播节目,更需要采取这种配置方式。

综合性配置要尽可能做到“6个结合”:点面结合、庄谐结合、褒贬结合、图文结合、长短结合和多种文体结合。

(2)同一性配置。

这是将具有相同性的稿件聚集在一起。

这种方式可以增强新闻单元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还往往能够形成强势,获得规模效益和比较优势。

同一性配置按其外显形式不同,可分为强标识组合和弱标识组合。

(3)延伸性配置。

这是增配其他稿件,对新闻加以拓展,使之丰富、深化。

这种延伸可以是广度延伸,也可以是深度延伸。

(4)解释性配置。

当一篇新闻的内容不易为广大受众所理解或明了的时候,需要借助其他资料加以说明。

这种组合方式,可以称之为解释性配置。

它可以帮助受众释疑解难,驱散迷雾,还能开阔受众的知识视野。

解释性配置用以说明的材料有文字资料和示意图表。

3.新闻的发掘有哪些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