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厂安全培训心得篇一:采油厂安全管理心得体会心得体会9月8日,我处在****召开了基层管理推进会,会上***处长对我处上半年安全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报告内容深刻、细致,存在问题引人深省,听完报告后,结合我单位生产和安全管理实际,我对我作业区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有如下体会:一是员工安全意识不够。
就如樊处长报告中所提到的一样,我处目前大部分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重生产,轻安全思想明显,对安全工作仅仅处在依赖状态,对安全工作不能自主管理,更不能达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方面转变。
结合这一点,我认为,在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要从员工安全意识做起,要切实在员工中宣贯“安全是责任、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帽子”的思想,没有安全做前提,做任何事情都是无功。
其次是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从防火防爆、操作安全等方面做起,加强员工《中国石油反违章禁令学习手册》、《中国石油HSE管理原则学习手册》的学习,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标准化操作能力,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降低安全风险;再者要加大作业区、井区一级的安全风险排查能力。
针对员工多为转岗从事采油,对采油业务较为生疏,现场安全风险识别能力较差。
因此加大作业区、井区一级的的安全隐患治理和排查工作势在必行,也是唯一能够提高基层自主安全管理的途径。
第四是深入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及时传达学习警示处警示教育活动,分析讨论事故原因,汲取教训,达到教育引导目的。
二是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处在HSE 管理方面,下发了众多文件,但是由于作业区属于第一年从事采油业务,生产任务繁重,导致作业区一级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速度较为缓慢,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完善性还有待于提高。
因此,在日后的管理工作中,要尽快完成安全管理的整章建制工作,逐步实现以章管理人,以制约束人,提高员工的安全自己管理能力,从而不断提升整个作业区的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
三是落实执行能力不够。
部分井区干部、员工对处、作业区下发的安全管理文件、安全制度、安全活动不传达、不落实、不执行。
导致安全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被动。
首先要狠抓管理干部的执行力建设,加强井区干部对制度、文件、指令的落实,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实现有令必行、违章则止。
四是责任意识不明确。
个别井区干部,员工对安全责任相互推诿,对安全没有正确的理解。
所以要从落实全员责任入手。
首先明确安全管理,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是需要全员管理、人人负责的。
我们要结合实际,把油田公司、采油**处下达的各项安全指标,以及完成各项指标所需要的保证措施,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身上,明确每个人应该承担的安全责任和范围,并狠抓落实,努力把全员责任落到实处,这样安全管理才能上台阶,上水平。
五是要不断创建安全管理文化。
想到的不等于说到,说到的不等于做到,做到的不等于有效。
要让全区员工主动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自发地创造安全、维护安全,就需要创建安全管理文化。
有句话说得好: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约束人;文化管人,管住魂。
为此,我们要着手建立符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
六是加大安全隐患治理力度。
要把隐患当事故处理。
安全管理,不仅要发现隐患,而且还要减少隐患。
日常管理中,我们要突出隐患的警示作用,发现隐患就要像发生了事故一样严格处理,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坚持召开隐患和事故分析会。
永远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各项活动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篇二:采油厂安全典型亮点采油厂安全典型经验做法采油厂非常注重夯实安全基础工作,在一手抓员工培训一手抓隐患预防方面下大功夫,深挖安全文化资源、丰富安全文化载体,引导员工将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通过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断提高采油厂的安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常抓常新的培训文化为提升员工安全素质打下坚实基础副厂长上任之初即制定了安全培训的长期规划,明确了抓培训就是要反复抓、长期抓,并为此凝练了“宣、学、培、考”四字方针。
一宣就是通过聘任安全专家每年不间断开展全员安全轮训工作。
此项工作从2012年起至2016年,对全厂员工的安全宣讲活动连续四年从未间断,安全副厂长亲自制作《事故预防与控制》课件,为20个基层单位进行现场宣讲,让基层员工更深地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安全关怀,员工的安全意识从12年起真正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一学就是建设了TSI实物教具模型培训教室和3000多平方米的私家车培训基地,为员工日常培训学习提供真实的场景。
实物教具模型培训室拥有抽油机、注水泵、空气呼吸器、心肺复苏模拟人、灭火器等教具100余具,可对采油工、作业工、驾驶员、注水泵工、集输工、电工等进行实体和理论培训。
私家车培训基地按照新交通法要求,设置了倒库、S路、直角转弯、定点停车、侧方停车、单边桥等6个项目,供私家车驾驶员随时训练。
目前这两个培训基地成为基层单位员工日常学习的热门教学场所,自2014年筹建以来培训人次已达上千人次。
一培就是集中专家、技师、安全员、技术主办等优势资源历时两年时间编制了《作业指导书》、《现场处置应急预案》培训教材。
《作业指导书》分采油、油气集输、井下作业、采油维修、供电、特车、准备大队、工艺治保生产服务注气测试等8大类,覆盖了全厂各基层单位203项施工作业,全面阐述了员工在各类操作工作中所应遵循的步骤、避免的风险以及所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经过3次补充、修改和完善后,发放1327套作业指导书至全厂各基层单位。
《现场处置应急预案》对全厂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的前期表象进行充分诊辨,制定出了适应现场处置的应急措施,并以图片的形式次第展开说明,通过一目了然的方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共编制了触电、管线刺漏、着火等185项应急处置程序。
一考就是每年开展以岗位职责为内容的应知应会考试活动。
每年年初开始,根据不同层次的人群结合当年的安全形势、安全制度制定应知应会题库,并分批、分层次进行全员考试,至今已坚持4年。
二、执行到位的监管文化为四厂安全形势平稳提供有力保障过程控制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细致监管、敢抓敢管成为自觉执行的安全管理标准。
一是细化单位的管控。
每周一,各级领导干部劳保齐全,深入岗位和现场参与班组周一安全活动,变做做样子、走走形式为了解员工安全心声、掌握现场安全现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2014年,我厂又将活动进一步延伸,不仅将“周一检查表”分油气生产、作业、后勤辅助、交通四个系统细化成164项,规范现场检查流程,以“出问题、包到底”的方式,由承包责任人对基层单位反映的问题负责到底,解决了可能出现的推诿扯皮现象,加强了对单位及部门的管控。
二是细化现场的管控。
分等级制定了《安全生产危害等级划分》,全面落实干部盯现场制度,加强了每个现场的安全管控。
根据生产中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和承受职业危害程度,将96个现场作业分4个等级,明确了每个等级应盯的现场人员及职责,确保现场监管到位。
三是细化岗位的管控。
组织四个采油区的安全技术生产人员,将80余座计量站的油气水管线、井场电缆的施工走向图全部汇编成档,明确岗位工的巡线路线,规定交接时定位破土,将每一个现场重新按格式规划,针对化、细化、责任化,把“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落到实处。
四是细化员工的管控。
建立员工安全素质综合档案。
对员工培训情况、现场操作技能、执行力和协作能力、文化程度和健康情况等80余项信息进行不断补充和更新,完成了员工素质档案的建立。
通过员工档案管理,使任何人通过网络查询的方式都可以直观浏览员工的全部信息;通过信息查询,根据该员工的安全技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培训;根据信息所展示的该员工身体状况及性格特点,合理安排非职业禁忌的工作岗位;根据违章记录强化“隐患”员工的跟踪和监管,通过档案信息查询的方式直观了解所调入员工的安全素质,对员工进行更好的管控。
篇三:采油厂安全生产大检查总结安全生产大检查总结***采油厂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六日***采油厂安全生产大检查总结按照油田公司《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厂结合生产实际,际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为各生产领域的安全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领导重视,严密部署9月7日,我厂召开HSE委员会扩大会议,副厂长***传达了油田公司下发的《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的通知》,并对大检查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采油厂按照油田公司文件要求,成立了以厂长、书记为检查组长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以各副厂长和副总师为副组长,分八路开展了本系统内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各单位和部门成立相应的检查领导小组,在本属地区域开展了全面细致的大检查工作。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为确保本次检查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安全检查氛围,我厂按照边检查、边宣传、边整改、变促进的原则,积极宣传,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同时为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和安全环保理念知识,厂先后召开了“矩阵需求式培训推进工作会议”、“安全管理干部培训会议”、“HSE监督人员培训会议”以及“HSE体系管理人员培训会议”,各级领导、安全管理干部、班组长、HSE 体系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环保执行了,提高了班组长的安全环保意识和岗位安全意识,提高了体系管理人员的HSE知识水平。
三、全面动员,细致检查一是按照厂通知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成立了以一把手为检查组的检查领导小组,对本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彻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其中七个一线生产单位共检查生产场所180个,发现问题79个;十个二线单位对办公场所及其部分生产场所和承包商施工现场进行了检查,共检查场所95个,发现问题13个。
二是在各单位自查自改的基础上各HSE分委会认真组织开展本系统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本次大检查的重点是高危行业、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和要害部位等。
检查过程中注重与企业“三基”工作紧密结合,与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紧密结合,围绕“防油气火灾爆炸、防触电、防雷击、防高空坠落、防淹溺、防中毒中暑、防倒塌、防重大人身伤亡交通事故、防井喷及防泄漏污染”等“十防”内容,以及电力秋检、新井投产、“三田”防火、冬防保温、防暴风雪、节前安全生产等措施的落实,查找安全生产职责履行不到位、安全防范措施不具体和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等问题。
把重心放在基层,把重点放在现场。
其中油田建设及辅助生产系统分委会检查了采油作业二区、运输大队、特车大队三个科级单位,两个自然站,一个承包商施工现场,共发现问题12个;勘探开发系统分委会组织对采油作业五区、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生产现场和办公场所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3个;生产组织及生产管理系统HSE分委会检查了采油作业三区、集输大队等单位的生产现场和办公场所,发现问题5个;党群系统分委会对活动中心、宾馆、大学生公寓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2个;资产及水电系统HSE分委会组织对电力大队、采油作业四区等单位进行了检查,发现隐患和问题9个;井控及工程技术系统HSE分委会检查了采油作业一区,发现问题1个;生产服务及经营HSE分委会组织对供应站、服务大队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