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1
-=k k
α图1 真空发生器工作原理图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发生器主要由喷嘴和扩张管组合而成(见图1所示)。

气体一元定常等熵流动的能 收稿日期:2004-10-20
作者简介:郑欣荣(1948-),男,浙江杭州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真空与自动化技术的科研与教学。

量方程即可压缩流体的伯努里方程[1]如
下:
const v p k k =+*-2
12
ρ (1) 式中p 为压力;ρ为密度;v 为流速;
v p
c c k = ,其中C p 为定压比热,C v 为定容比热; const 为常数。

将0点的状态参数代入式(1),由于流出喷管时的流速v 0为超音速,可知该点的绝对压力p 0值很小,因而可得到所需的真空度。

在低压部S 处如果导入二次气流(G ″、P S 、T S 、v s ),高速的一次气流(G ’、P n 、Tn )将与之混合,并交换动能,二次气流被加速,高速的混合气体通过扩张管减速,动能再次转化为压力能。

这样,若在S 处接入欲抽真空的系统,则可达到抽真空之目的。

该过程的热力学分析[2]如下:压缩空气G ′通过喷管在0处变成超音速气流,由于气流
的速度很快,而喷管的尺寸很小,故气体在喷管中流动时,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可近似地看作绝热过程。

在流动过程中,气体的各种参数一般是连续变化的,摩擦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因而可近似地看作是可逆过程,故该过程可近似地看作是等熵过程。

整个热力学过程可用焓—熵状态变化图表示(图2)。

图2中各点符号与图1相对应。

N 点为喷管进口状态点;O ′为假想等熵过程喷管出口点;O 为实际喷管出口状态点;3′为扩张管假想等熵过程出口状态点;3为扩张管实际出口状态点。

如一次流体从进口压力P n 经绝热膨胀后在喷管出口处压力为P 0,则出口流速v 0可由式(2)求出
(2)
式中ηn 为速度系数,一般取0.94~0.96; R 为气体常数; 图2中喷管两端的焓差为:
20
)2/(v g A i n =∆ (3) 式中A 为热功当量。

假设真空口吸入压力P S 与喷管出口压力P 0相等,则混合后的流速v 1为:
⎥⎥⎥⎦⎤⎢⎢⎢⎣⎡⎪⎪⎭⎫ ⎝⎛-=ααη10012n n n P P gRT v 图2 状态变化图 O
)1/(01ωη+=v v m (4)
式中ηm 为速度系数,一般取ηm =0.95 ~ 0.98;"'
G G =ω, 其中G ′为喷管内的一次流量,G ″为真空口处吸入的二次流量; 混合后的焓值i 1为:i
)1/()(01ωω+⨯+=s i i i (5)
扩张管出口处流速为v 3,状态点1至3过程近似可看成绝热过程,则
d d v v g A i η))(2/(2
321-=∆
(6) 式中ηd 为扩张管的效率,一般取ηd =0.6 ~ 0.8;
状态点1经等熵过程到达3′点,对应焓值i 3′为:
d i i i ∆+=13'
(7) 通过3′点的等压线P 3即为扩张管出口的压力,实际出口状态点3的焓值为:
d d i i i η/13∆+=
(8)
更多详情,请登录瑞祥自动化管网 进行查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