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税筹划案例

纳税筹划案例

纳税筹划案例1、案例资料:某市甲、乙两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甲为生产企业,乙为商业企业,甲同乙签订一项代销协议,甲委托乙代销产品,不论采取何种销售方式,甲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以1000元的价格销售,市场售价的成本率为60%。

目前拟定的代销协议中有两个可选方案:方案一:采取代销手续费方式,乙企业以每件1000元的价格对外销售,每代销一件收取代销价格20%的手续费,甲企业以每件1000元向乙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方案二:采取视同买断方式代销,甲企业按800元的协议价收取货款,乙企业在市场上仍要以1000元的价格销售甲公司的产品,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即200元/件归乙公司所有。

假定甲的进项税额为12万元,乙企业可售出产品1000件,甲按规定取得代销清单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问题:分别从甲、乙两个企业的角度来判断上述两个方案的优劣。

(除流转税及其附加外不考虑其他税费,以税前会计利润作为判断标准,以上价格均为不含税价,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正确答案】方案一:甲应纳增值税=1000×1000×17%-120000=50000(元)甲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50000×(7%+3%)=5000(元)甲税前会计利润=1000×1000×(1-20%)-1000×1000×60%-5000=195000(元)乙应纳增值税=1000×1000×17%-1000×1000×17%=0(元)乙应纳营业税=1000×1000×20%×5%=10000(元)乙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000×(7%+3%)=1000(元)乙税前会计利润=1000×1000×20%-10000-1000=189000(元)方案二:甲应纳增值税=1000×800×17%-120000=16000(元)甲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6000×(7%+3%)=1600(元)甲税前会计利润=1000×800-1000×1000×60%-1600=198400(元)乙应纳增值税=1000×1000×17%-1000×800×17%=34000(元)乙企业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4000×(7%+3%)=3400(元)乙税前会计利润=(1000-800)×1000-3400=196600(元)从甲的角度来看,方案二比方案一多3400元的税前会计利润(198400-195000),应选择方案二;从乙的角度来看,方案二比方案一多7600元的税前会计利润(196600-189000),应选择方案二。

2、案例资料:A公司为化妆品生产企业,2010年打算将购进的不含增值税价格为100万元的化妆品原材料加工成化妆品销售,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

据测算若自行生产需花费的人工费及分摊费用为50万元,而如果委托另一长期合作企业B公司生产,对方收取的不含增值税加工费用为50万元,对方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款8.5万元,价税合计为58.5万元。

此两种生产方式生产出的产品,对外不含增值税销售价均为260万元。

问题:假定成本、费用、产品品质等要件都相同,且不考虑生产和委托加工期间费用。

化妆品消费税税率为30%,不用考虑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

问题:(1)分析委托加工方式下,A、B两家公司应该如何缴纳消费税和增值税。

(2)分别计算两种生产方式下A公司的应纳消费税、增值税和利润,指出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劣。

【正确答案】1.A公司为消费税的纳税人,其消费税由B公司代收代缴。

B公司代收代缴的消费税=(100+50)÷(1-30%)×30%=64.29(万元)A公司销售化妆品应纳增值税=260×17%-17-8.5=18.7(万元)B公司提供加工劳务,需要缴纳增值税,增值税销项税额为8.5万元。

2、(1)自行生产自行生产的消费税=260×30%=78(万元)自行生产方式下,销售化妆品应纳增值税=260×17%-17=27.2(万元)自行生产方式下的利润=260-100-50-78=32(万元)(2)委托加工委托加工的消费税=(100+50)÷(1-30%)×30%=64.29(万元)委托加工方式下,销售化妆品应纳增值税=260×17%-17-8.5=18.7(万元)委托生产方式下利润=260-100-50-64.29=45.71(万元)(3)比较从利润看,委托加工方式能增加企业利润。

3、某造纸厂为了节约采购成本,一直自己收购原材料废纸,不能抵扣进项税。

如果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收购废纸,成本高,最后负担与自己收购结果差异不大。

该厂一年直接收购废纸共计金额200万元,再造纸后出售,销售收入400万元,仅有购进的水、电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70万元,税金为11.9万元。

该厂一年就绪内增值税为:增值税销项税额=400×17%=68(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1.9(万元)应纳增值税=68-11.9=56.1(万元)税负率=56.1÷400=14%该厂纳税筹划将废品收购业务分离出去,成立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由回收公司收购200万元废纸,再加价10%销售给造纸厂。

试分析回收公司、造纸厂的增值税税负和节税情况。

分析:回收公司:免征增值税造纸厂:增值税销项税额=400×17%=68(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20×10%+11.9=33.9(万元)应纳增值税=68-33.9=34.1(万元)税负率=34.1÷400=8.5%节税额=56.1-34.1=22(万元)结论:该造纸厂成立回收公司的税负要轻,原因就在于可抵扣进项税10%。

4、李某长期为一私营企业负责设备维修,与该私营企业老板约定有问题随叫随到,不用每天按时上下班,年收入为20000元。

试分析李某在收入上与私营企业主建设怎样的用工关系比较有利?分析:有两种方案可供李某选择。

方案一:以雇工关系签署雇佣合同,按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李某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0÷12-1600)×5%=3.33(元)方案二:以提供劳务的形式签署用工合同,按劳务报酬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李某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0÷12-800)×20%=173.33(元)结论:李某以雇工关系与私营企业主签署雇佣合同比较有利。

在计税所得额比较小时,以雇佣的形式比劳务的形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少;当计税所得额比较大的时候,以劳务的形式比雇佣的形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少。

这是由两种政策在税率设置方法上的不同造成的。

5.刘先生是一位知名撰稿人,年收入预计在60万元左右。

在与报社合作方式上有以下三种方式可供选择:调入报社;兼职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

请分析刘先生采取哪种筹划方式最合算。

6.某建材销售公司主要从事建材销售业务,同时为客户提供一些简单的装修服务。

该公司财务核算健全,被当地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9年,该公司取得建材销售和装修工程收入共计292万元,其中装修工程收入80万元,均为含税收入。

建材进货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17. 44万元。

请为该公司设计纳税筹划方案并进行分析。

7.某食品零售企业年零售含税销售额为150 万元,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条件,适用17 %的增值税税率。

该企业年购货金额为80 万元(不含税),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该企业应如何进行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筹划?参考答案:该企业支付购进食品价税合计=80×( l 十17 % ) = 93 . 6 (万元)收取销售食品价税合计=150 (万元)应缴纳增值税税额=(万元)19.8%1780%17%171150=⨯-⨯+ 税后利润=(万元)=2.4880-%171150+ 增值率(含税)=%6.37%1001506.93-150=⨯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表20.05 % (含税增值率),所以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可比一般纳税人减少增值税税款的缴纳。

可以将该企业分设成两个零售企业,各自作为独立核算单位。

假定分设后两企业的年销售额均为75 万元(含税销售额),都符合小规模纳税人条件,适用3 %征收率。

此时: 两个企业支付购入食品价税合计=80× ( l 十17 % ) = 93.6 (万元)两个企业收取销售食品价税合计=150 (万元) 两个企业共应缴纳增值税税额=(万元)=37.4%3%31150⨯+分设后两企业税后净利润合计=(万元)=03.526.93-%31150+经过纳税人身份的转变,企业净利润增加了52.01-48.2=3.83 万元。

8、甲、乙两个企业均为工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加工生产机械配件。

甲企业年含税销售额为40 万元,年可抵扣购进货物含税金额35 万元;乙企业年含税销售额43 万元,年可抵扣购进货物含税金额37.5 万元。

进项税额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由于两个企业年销售额均达不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税务机关对两个企业均按小规模纳税人简易方法征税,征收率3 %。

根据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分析计算两企业应如何对纳税人身份进行筹划。

参考答案: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甲企业年应纳增值税1 . 17 万元(%3%3140⨯+),乙企业年应纳增值税1.25 万元(%3%3143⨯+),两企业年共应纳增值税2 . 42 万元(1.17 十1.25 )。

根据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原理,甲企业的含税增值率(%100403540⨯-)=12 . 5 % ,小于无差别平衡点含税增值率20 . 05 % ,选择作为一般纳税人税负较轻。

乙企业含税增值率12.79 % (%100435.3743⨯-),同样小于无差别平衡点含税增值率20 . 05 % ,选择作为一般纳税人税负较轻。

因此,甲、乙两个企业可通过合并方式,组成一个独立核算的纳税人,以符合一般纳税人的认定资格。

企业合并后,年应纳增值税税额为:应纳增值税税额=(万元)53.1%17%1715.3735%17%1714340=⨯++-⨯++ 可见,合并后可减轻税负2.42 一1.53 =0.89 万元9、某市牛奶公司主要生产流程如下:饲养奶牛生产牛奶,将产出的新鲜牛奶进行加工制成奶制品,再将奶制品销售给各大商业公司,或直接通过销售网络转销给本市及其他地区的居民。

奶制品的增值税税率适用17 %。

进项税额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向农民个人收购的草料部分可以抵扣13 %的进项税额;二是公司水费、电费和修理用配件等按规定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