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实施对我行的影响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实施对我行的影响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实施对我行的影响
人民银行货统科:
接你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对银行业影响的调研通知后,我行立即对近三年我行流动性风险的基本状况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实施以后对我行的影响展开了调研,现就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动性的基本情况
1、2008年-2011年上半年流动性指标情况
2008年第一季度我行流动性资产占比为49.6%,较2007年末上升10个百分点,较2006年末上升2.8个百分点;超额储备率为27.6%,较2007年末下降11.1个百分点,较2006年末下降13.5个百分点;存贷比为72.3%,较2007年末增加8.1个百分点,较2006年末增加3个百分点;流动性覆盖率为145.2%,较2007年末减少24个百分点,2006年末减少5.6个百分点。

2011年上半年我行流动性资产占比为38.32%,较2008年第一季度末下降11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储备率为3.42%,较2008年第一季度末下降24.18个百分点;存贷比为
70.79%,较2008年第一季度末降低1.51个百分点;流动性覆盖率为135.51%,较2008年第一季度末减少9.69个百分点。

2、流动性变化情况分析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中央银行全面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我行流动性变化的影响不是很大,我行流动性资产占比均大于6%的预警界线;资金营运较为合理,存贷比率从未超过75%,较2008年还有所降低;流动性覆盖率均超过100%,就2008年、2011年两年对比而言,无论从超额储备率还是流动性资产占比或是流动性覆盖率来看,2011年均比2008年有所下降,这就说明今年以来紧缩银根、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宏观政策的调控,不同成度的对我行流动性资产生了影响,特别是资金不能够充足营运,从而影响我行的利润增长及盈利水平。

3、资金来源与运用的主要构成情况
我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截止六月份各项存款616487万元,较年初增加96376万元,增幅为18.53%,其次为所有者权益77400万元,较年初增加14598万元,增幅为23.24%。

资金运用主要是发放贷款,截止六月份各项贷款436417万元,较年初增加91720万元,增幅26.6%,存贷比70.79%。

其次为了增加收入,寻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点,我行与***、
中国银行**支行、工商银行**支行开办了结构性理财业务和约期存款业务,这也是我行超额准备金降低的主要原因。

4、流动性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资产形式单一,变现能力较差。

按照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标准衡量,合理的资产形式及其结构应该是多元化组合。

但是,目前我行主要资产业务还只是贷款业务,存在着资产形式单一的问题,资产的大部分被贷款所占据。

贷款受合同期限等因素的影响,流动性较差,属于固态资产,其在资产结构中的高占比,必然限制了整个资产的流动性。

②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利率水平逐步由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决定。

加上小额贷款公司等私人信贷机构的推波助澜,利率的高低对企业和居民的融资和理财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到银行的流动性。

例如,当预期利率要下降时,为了减少财富的损失,此时居民储蓄存款会相应增加,而贷款则会因为未来成本的下降而转为在未来进行,此时贷款需求减少,这时银行一般不会产生流动性风险;而当居民和企业预期利率上升时,为了减少未来融资成本,现时的贷款需求会突然放大;而居民的储蓄意愿会向后推迟,造成银行的预期资金来源减少,从而造成银行流动性供给不足,产生流动性风险。

③经济过热发展的影响。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区经济开始加速发展,投资需求旺盛,房地产、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呈现出过度投资的迹象,除少部分资金外,绝大部分投资资金都来源于银行信贷,信贷资金大规模集中于几个行业的发展,中间孕育着很高的流动性风险,一旦行业进行周期性调整或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银行的呆坏账必然大量增加,资产遭受严重损失,从而资产流动性下降,流动性风险增加。

此外,自去年以来,央行执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规模下降,银行筹集资金的成本上升,主动性负债的能力受到削弱,从而负债的流动性下降,也会产生流动性风险。

5、现行的流动性管理措施
①2010年为切实防范流动性风险,加强我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我行就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农村合作银行流动性风险处臵预案》。

具体规定了流动性风险出现时的处臵方式等方面的办法,今年我行正在拟定本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具体从组织机构、职责、现金流管理、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限额、负债和融资管理、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管理、对影响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因素,以及其他类别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进行持续监测和分析等方面多维度的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②降低信贷资产,逐步提高票据贴现、质押贷款的比重、结构性理财业务增强信贷资产的变现能力,同时,由于资产结构固态化严重,因此,各商业银行必须着力盘活存量,压缩不良贷款,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健全科学的放贷机制,确立贷款的保障和补偿机制。

③优化储备资产结构,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准备。

根据资产的流动性,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配臵各类资产的数量,确定相互间的配比关系,构建适宜的资产结构,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防范流动性风险的防线。

④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做好对资产负债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通过对流动性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情况的预测和分析,完成对潜在流动性的衡量。

建立定期的流动性分析制度。

包括流动性需求分析、流动性来源分析和流动性储备设计,同时还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处臵预案,提高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二、《办法》出台对我行的潜在影响
办法出台的目的是引导和督促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流
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商业银行和整个银行体系应对流动性压力冲击的能力。

所以办法的出台会给我行带来一定的影响。

1、我行现在流动性覆盖率135.51%,《办法》实施后至
2013年底的期限,应该基本上能够满足流动性覆盖率100%的要求,对我行而言不会有太大压力。

同时净稳定资金比例达标时间较为宽松,对我行影响较小。

2、由于我行乃至其他商业银行均存在产品单一性、同质性、网点的相似性以及中间业务、个人业务开展不发达的特点,所以《办法》的实施后我行要达到监管标准,就必须对资金结构进行调整,对信贷资产的期限进行更为合理的安排。

这将使得我行吸收的资金来源与放贷出去的资金期限更为匹配。

3、由于我国实际负利率的长期存在,加上近两年民间借贷披上小额贷款公司的外衣,大量违规吸收存款,致使吸收存款方面的难度越来越大,也就使得增加长期存款的难度更大。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1、由于当前我行有较多短期存款,因此要满足监管要求,就意味着要增加长期存款来源,因此,今后阶段我们将从由原有资金投放者变为资金合作者。

以增加长期存款、短期贷款类别的比例,减少长期贷款的比例来抵消。

2、新规的出台扩大了监管范围,它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我们原来表外业务不发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在新规的有效监管下,可以对原来开展较少、属于表外业务的银行
理财产品进行较深度介入。

3、新规的出台加大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难度,但对与非银行类,诸如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没有任何约束作用,所以势必要加剧他们之间对存款的争夺,加大银行今后的负债成本。

以上报告妥否,请指正。

**农村商业银行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