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第十章

10第十章


(二)领导者的基本功能
霍埃(W.K.Hoy)和米斯克尔(C.G.Miskel,1987)认为很 多学者对“领导功能”的看法基本分为“组织任务取向” 和“个人关系取向”两方面,依次可将领导者的基本功能 分为组织功能和激励功能两个方面。
1、组织功能(建立组织管理机构,科学地组织生产,
达成组织目标的功能) 领导者在管理现代大企业时对组织机构的总要求是:清晰的职 位层次与管理控制幅度;流畅的意见沟通系统;强有力的指挥 中心;高效率的执行机构;准确的信息反馈等。 为了有效地管理大生产,发挥组织功能,还应在组织系统内部 建立如下机构: (1)建立决策中心; (2)建立执行系统;
1. 方针制定者; 2. 计划者; 5. 对外的者; 3. 执行者; 4. 专家;
6. 内部关系的协调与控制者; 7. 赏罚权限的执行与控制 者; 8. 组织与团体内部纠纷的调整者、仲裁者; 9. 具体行为的示范与榜样者; 10. 组织与团体的象征; 11. 替身作用; 12. 团体规范的提倡者; 13. 理想者; 14. 奉献者。
根据领导者的作风及其使用权力的方式不同,勒温等人 早在1937年通过对团体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专制型、 民主型、放任型三种类型的领导。
各类型特点:
方面
类型 专制型 民主型
组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
权力集中于 领导者个人 手中 权力在团体
决策方式
独断专行
工作指导方式 评估方式
依靠领导者个人 根据领导者个 的能力、经验和 人好恶 判断 领导者注重成员 依据客观事实 的能力和资历, 以自己的心理品 质影响他 成员自我摸索, 不做任何评估 领导者不参与、 不插手
(三)领导体制类型
领导体制是领导体系与制度的总称。组织和团体的领 导方式不同,可有不同的领导体制类型: 1. 一长制与委员会制的领导体制; 2. 层次制与机能制的领导体制; 3. 一元化与多元化的领导体制; 4. 集权制与分权制的领导体制。
四、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
从近代到现代,西方领导体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 家长制的行政领导;
2. 经理制的产生——“硬专家”领导;
3. 职业的“软专家”领导; 4. 专家集团的领导; 5. 新型知识型经理人的领导。
我国企业的领导体制演变过程:
1. 厂长决定与厂长负责制(1934—1956); 2.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及党委领导下的员工代表大会制 (1956—1966); 3. 革命委员会制(1966—1978); 4.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及党委领导下的员工代表大会制 (1978—1984); 5. 企业试行厂长负责制和大型企业试点董事会制(1984至 今)。
团体讨论
放任型
权力分散在 每个成员手 中
无为而治
以上三种领导类型相比较得出:放任型效率与效 益均差;专制型只适宜治乱,在组织初创时期及 非常时期工作效率好;民主型工作效率最高,能 较好的达到组织与团体目标。
专制 (权力在领 导者个人) 实行多数人裁定 民主 (权力在团体)
家长式作风
没有领导的讨论
放任 (权力在每个人)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1. 管理工作涉及的组织范围小于领导工作的组织范围,管理活 动是领导活动下面的组成部分;
2. 领导面临的是带全局性、宏观性或战略性的问题,管理者是 具体负责部门的工作与效率问题;
3. 领导者的任务责任行为是开发远景、说服激励、目标规范、 选人用人,管理者的职责是计划监督、雇佣员工、物质分配、 指导评价、完成工作任务、提高效率与效益; 4. 从角色差异来看,一般称领导者为“帅才”,称管理者为 “将才”; 5. 管理者的人数要多于领导者,领导者是在组织或团体中具有 权力、地位和相当影响力的人物,而管理者除基层领导人外, 还包括从事管理职能工作的人员。
领导类型模式图
根据领导方式不同形成的组织行为模式:
(1)独裁专制型:其特点是金科玉律、生杀予夺、有令 必行、有禁必止、有违必罚;
(2)经济保健型:强调经济奖酬、福利待遇,工作保健 因素; (3)支持帮助型:强调创造条件,交互关系、关心推动 员工成长、支持帮助员工克服困难;
(4)协同合作型:支持帮助是对个体与团体间的协同合 作并延伸为团队式的管理。
1. leader,领袖、领导人、首长、主将,多用于政党领导人; 2. president,总统、总裁、长官、主席、议长、会长、银行行 长、总经理,一般指组织结构中的高层的领导者; 3. director,总裁、经理、指挥者、董事长、校长、社长、导演, 多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决策人物; 4. manager,经营者、管理者、理事、干事、经理人、处理者、 财会人员,多指管理层、执行层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四)现代企业组织中领导的实质及领导者的地位与 作用
领导者是企业的核心,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我国现代企业组织的基本领导观:权力、责任与服务三 位一体的领导者概念。
现代企业和组织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集中体现在以 下几方面:
1. 领导者应集中体现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意愿与意志,使 大家齐心协力,步调一致,有较强的凝聚力与士气; 2. 领导者代表群众行使一部分权力(裁决权、决策权、指 挥权、奖惩权等),而现代企业与组织的领导权有三个 特点:领导权不是个人特权,权力来自人民,又代表人 民;权力的有限性;领导权受法规、制度约束,也受自 我约束;
现代领导科学中,领导者的含义既指领导者个人,也指领导集 团。
(三)领导与管理
韦尔奇强调:GE的管理者要拒绝管理,学会领导。
哈佛商学院的约翰· 科特认为:管理主要处理复杂 的问题,优秀的管理通过制定正式计划、设计规范 的组织结构以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而达到有序而 一致的状态;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领导者通 过开发未来前景而确定前进的方向,然后他们把这 种前景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并鼓励其他人克服障碍 达到这一目标。
三、领导的类型
(一)领导工作类型
根据领导者从事的工作性质与职务的不同,可划分为: 1. 思想政治领导(主要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2. 业务领导(主要处理“事—物”关系问题);
3. 行政领导(主要处理“人—事”关系问题); 4. 学术领导(发挥科技、专家、智囊团体的作用)。
(二)领导方式(或作风)类型
(3)建立有效的控制与监督系统。
实现组织目标是领导者的根本任务与组织功能。为了发挥 组织功能,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者还必须 做到:
(1)对环境进行科学分析,根据企业或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条件,需
要与可能性,制定与设置组织总目标,进行重要的决策;
(2)根据组织总目标可分解为二级、三级、四级分目标,根据战 略决策及原则考虑策略计划,包括信息分析、执行方案、预期结果; (3)为实现企业与组织的目标及决策,领导者应合理地组织和使 用人力、物力、财力; (4)通过组织结构对企业与组织的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及 时的信息反馈; (5)建立与健全科学的管理系统;
其中,实行领导行为实施指引和影响的人叫领导 者,接受指引和影响的人是被领导者。
(二)领导与领导者
中文
领导 领导者 名词 名词 Leadership leader 领导关系或过程 实施领导行为的人
词性
动词
英文
lead
含义
实施领导的行为
领导与领导者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 区别。
领导者的多种含义:
(6)为新的组织目标、战略决策和策略作准备。
2、激励功能(所谓激励就是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
造性地过程;它是领导的主要功能之一)
包括:
(1)职工“参与”激励; (2)领导者的“关怀与榜样”激励;
(3)需要“满足”激励;
(4)员工素质“提高”激励。 除此之外还有目标激励、期望激励、奖惩强化激励、内 外激励、归因激励、公平激励、物质与精神激励、荣誉 与成就激励等。
我国学者(夏禹龙、刘吉等)在《领导科学基础》一书 中现代有效领导的主要职能是: 1. 制定战略目标; 2.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 3. 选人、用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 合理决策;
5. 联系群众、调查研究、沟通信息;
6. 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新的管理方法。
(四)基层领导者的职能
根据我国基层组织的领导实践表明,基层领导者有如下职能: 1.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 上级主管机关的命令和决定; 2. 根据组织目标,全面地、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经营及其他工作 任务;
3. 对基层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与决断;
4. 行使基层的组织管理职能,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信息等 进行全面管理; 5. 对基层人力资源及人才进行选拔、聘任、使用、培训、考核、晋 级与提升、激励与开发; 6. 加强基层员工的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
第十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领导的概述 领导的素质、结构与影响力 领导理论研究
第三节 第四节
领导者的选择、考查与测评
第一节 领导的概述
一、领导、领导者与管理、管理者的概念
二、领导功能
三、领导的类型
四、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
一、领导、领导者与管理、管理者的概念
(一)什么是领导
代表人物
斯托格狄尔 孔茨 坦南鲍姆 泰瑞 弗兰奇 雷文 《社会权力的 基础》
著作
《领导、成员 和组织》 《管理学》 《领导:职权 范围》
理论
领导是一项程序与过 程 领导是一门艺术 领导是一种影响力与 能力 领导是一种行为 领导是上级赋予某个 人的权力
以上从不同角度或侧面论述了领导的含义,但 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相似的意思:
1、领导行为或过程中一定包含有领导者和被领导 者的行为,否则就不称其为领导;
3. 领导者对群众的实践活动负有领导、指挥、组织与管理 的责任,这种责任并受群众监督;
4. 领导者是现代企业和组织中的服务员、向导(带头人)、 掌舵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