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江北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2016—2020)
江北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2016—2020)
文化馆(站)
5.区政府所在地设置一座独立建制、部颁一级的公共文化馆。
6.服务人口在5万人(含)的街道(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服务人口3-5万人的街道(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不低于600平方米;服务人口3万人以下的街道(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不低于600平方米。
内 容
标 准
村(社区)
文化设施
10.社区建有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
广电设施
11.区设立符合建设标准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广播电视发射(监测)台。
12.镇设广电站(含有线电视机房和广播站),村建成广播室,设备配置达到省颁标准。
13.137千瓦功率(含)以上大中型海洋捕捞船,安装接收中星9号直播卫星电视设备。
博物馆
(非遗馆)
7.区建有一座国有公共博物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
8、区设立独立建制的非遗展览展示场所(馆)。
村(社区)
文化设施
9. 50%以上的村建设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农村文化礼堂,室内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尚未建设文化礼堂的行政村,整合闲置中小学校等资源,建有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不少于300平方米、因地制宜配置器材的文化活动中心。
体育设施
14.区设立全民健身中心(含一场一馆一池);街道(镇)建设全民健身中心,中心村建设全民健身广场,社区建设多功能运动场所。
辅助设施
15.公共文化体育场所为残疾人配备无障碍设施。有条件的公共文化场所配备安全检查设备。
人员编制
16.区公共文化机构按照职能和当地编制部门核准的编制数配备工作人员。
17.街道(镇)综合文化站配备工作人员1-2名,慈城镇适当增加。
附件2:
江北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
(2016—2020年)
内 容
标 准
图书馆(室)
1.区政府所在地设置一座独立建制、部颁一级的公共图书馆。
2.街道(镇)设立建筑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的图书馆分馆。
3.村(社区)设置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
4.街道(镇)、村(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文化志愿者Leabharlann 23.区、街道(镇)建立具有一定数量的文化志愿者队伍。
18.村(社区)配备1名宣传文化员,或设立由政府购买服务的公益文化岗位。
经费投入
19.区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20、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年经费投入不低于部颁一级馆标准。
21.街道(镇)年文体活动经费不低于人均10元。
业务培训
22.区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街道(镇)、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