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第五章ppt

毛概第五章ppt


文化大革命影视资料
小组学习项目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 成就和存在的失误,可以给我们留下哪些启 示?
1956-197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的经验和教训 经验:
1.提出“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 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作出了正确判断。 3.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理论及发 展动力理论;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 4.提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文 化、经济、外交、国防、党建等各个方面。
差发 党 生的 了指 表现 “ 导 原因 左思 ”想 的逐 偏渐
对建设社会主义的 客观规律缺乏深刻 的认识
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 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 环境中,对全国规模 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 和科学研究
比较正确的趋向:
①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 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社会主义理论观点;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 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和道路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部矛盾的问题》)
《复兴之路—中国新生》片段《马 寅初被批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曲折发展阶段 (1957年下半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
党在指导 思想上存在 两个趋向
错误的趋向
比较正确的趋向
错误发展的趋向:
在经济建设上 急于求成
阶级斗争 扩大化
②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④综合平衡,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八字方针; ⑤坚持实事求是的传统,毛泽东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⑥对工业、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进行若干有益的尝试;
⑦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提出社会主 义国家防止“和平演变”的重大问题和措施等。
傻子瓜子年广九的传奇经历
• “傻子瓜子”因邓小平多次在 高层提及年广久并收入《邓小 平文选》而闻名全国,号称“ 中国第一商贩”。《年广久曾 三次入狱,其罪名分别为“投 机倒把罪”、“牛鬼蛇神”、 “流氓罪”;三次被邓小平点 名(《邓小平文选》收录了其中 两次)。分别为1980年,1984 年,1992年,这刚好是改革开 放的三个重要转折点。年广久 命运的起承转合被认为暗合着 我国个私经济的发展进程。
(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 发展阶段(1957年下半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三)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陷入歧 途阶段(1966年5月~1976年10月——十年动乱)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 探索和理论成果(1956年~1957年上半年)
2008年北京奥运会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
社会主义 本质理论 的提出
为什么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 的概念?
什么是 社会主义本质 ?
怎样理解 社会主义本质 的科学内涵?
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从国内形势看: 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大国崛起》——第九集《风云新 途》片段
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提出“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论十大关系》)
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失误,给我们 留下的启示 (小组合作项目)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反对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别国经验的教条主 义; 第二,必须尊重科学知识,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主 义的唯意志论;
第三,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避免急于过渡和急于求成的冒进思想; 第四,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防止权力过分集 中和滥用。
第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重点) 2.发展才是硬道理(重点)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点)
• 教学难点(待定)
1 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根本问题 。 2 如何正确评价建国以来,党在建设社会主 义进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 3 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方面内容的联系。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式的讲话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分 为 三 个 阶 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及其理论成果(1956年~1957年上半年)
(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
科 学 技 术 是 第 一 生 产 力 国 家 取 消 农 业 税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 人才强国战略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 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就注重科技知识传播。强调对知识分 子“应该放手地吸收,放手地任用和放手地提拔。” 2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个月,党中央就决定组建国家最高学术 领导机构──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
•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作出了正确判 断;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执政 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思想和方针。
• 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的理论及发展动力理论;(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我 国 传 统 的 关 于 社 会 主 义 的 观 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
认识根源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一些我国长期小生产统治 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 社会主义的 基本特征 公有制
经济方面
按劳分配 计划经济 发生问题 而受抵制
逻辑 结论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必须搞“一大二公” 阻碍生产 力发展
苏 联 建 设 成 就 展 览 馆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
中国解决所有
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自己的发展!
“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 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 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 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被误认为资产阶级的反 抗,而强调阶级斗争
2.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视频
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 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前的 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 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 代中国实际的结合。
为什么要发展?
(二)代表中国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怎样发展?
苏联的曾经
• 从1928年至1985年,除1941年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第三个五 年计划被迫中断外,完整地执 行了10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 大成就。1932年,“一五”计 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产值在 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70% ,已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同时,工业的社会主义成分占 了99%以上。据苏联官方统计 , “二五”计划的完成,苏联 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讨论:
有些同学可能感到疑惑: “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发展中,在一些三资企业中,难道没 有剥削吗?在社会上,有的下岗职工刚解决温 饱,而有的人却腰缠万贯,这又难道不是两 极分化吗?”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来看待呢 ?
首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不是但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可 以实现的,它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 其次,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 灭剥削现象。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 剥削制度,但不等于可以立即消灭社会还存在的种种剥削现象。 最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把作为社 会主义本质的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高标准来要求我国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完全做到。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 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 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 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 1955年6月,又仿照苏联模式建立了各个学科的专门委员 会──学部,集中最优秀的科学家进入委员会,作为全国
学科方面的最高学术领导人员。
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人才是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