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统计学选择(全部答案,仅供参考)

医学统计学选择(全部答案,仅供参考)

习题《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七年制临床医学用)(一)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 全距B. 标准差C. 变异系数D. 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分布B. 负偏态分布C. 正态分布D. 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 两者均不变D. 两者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变异系数B. 方差C. 极差D. 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 算术均数B. 标准差C. 中位数D. 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 B. 标准差C. 几何均数D. 中位数E.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 对数正态B. 正偏态C. 负偏态D. 偏态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 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A. 正态B. 近似正态C. 左偏态D. 右偏态E.对称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 均数B. 标准差C. 中位数D. 四分位数间距E.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11.(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CVB. SC. σXD. RE.四分位数间距1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 )。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13. 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随机数字表抽得30个(各取两位数字)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1X 和21S ;2X 和22S ,则理论上( )。

A.12X X =B.2212S S =C.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必然得出无统计学意义的结论D.作两样本方差比较的F 检验,必然方差齐E.由甲、乙两样本均数之差求出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014. 在参数未知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X μ-≥( )的概率为5%。

A. 1.96σB. 1.96C. 2.58D.0.05/2, t S νE.0.05/2, X t S ν15. 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 ,标准差为4g/L ,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为( )。

A.744 4B.741.96 4 C.742.584 D.74 2.58410 E. 74 1.9641016. 关于以0为中心的t分布,错误的是()。

A. t分布图是一簇曲线B. t分布图是单峰分布C.当时,t uD. t分布图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E.相同时,|t|越大,P越大17. 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即原假设)是()。

A.两样本均数不等B.两样本均数相等C.两总体均数不等D.两总体均数相等E.样本均数等于总体均数18. 两样本均数比较作t检验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小。

A.=0.01B.=0.05C.=0.10D.=0.20E.=0.3019. 正态性检验,按 =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

(存伪)A.大于0.10B.小于0.10C.等于0.10D.等于,而未知E.等于1–,而未知20. 关于假设检验,下面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B.若P>,则接受H0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C.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两样本t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所决定的D.检验水准只能取0.05E.用两样本u检验时,要求两总体方差齐性21.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

A. SS 组间>SS 组内B. MS 组间<MS 组内C. MS 总= MS 组间+MS 组内D. SS 总=SS 组间+SS 组内E. ν组间>ν组内22.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有( )。

A .MS 组内> MS 误差B .MS 组间<MS 误差C .MS 组内=MS 误差D .MS 组间=MS 误差E .MS 组内<MS 组间23.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 检验结果( )。

A .完全等价且F B .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C .t 检验结果更准确 E .理论上不一致24.方差分析结果,F 处理>120.05,(,)F νν,则统计推论是( )。

A. 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B.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C.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D. 各样本均数间差别都有显著性E. 各总体方差不全相等25.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实例中有( )。

A .组间SS 不会小于组内SSB .组间MS 不会小于组内MSC .F 值不会小于1D .F 值不会是负数E .F 值不会是正数26.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是( )的统计量。

A .表示抽样误差大小B .表示某处理因素的效应作用大小C .表示某处理因素的效应和随机误差两者综合影响的结果D .表示N 个数据的离散程度E .表示随机因素的效应大小27.配对设计资料,若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

要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比较,可选择( )。

A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B .u 检验C .成组t 检验D. 2χ检验E .秩和检验28. k 个组方差齐性检验有显著性,可认为( )。

A .21σ,22σ,…,2k σ不全相等B .μ1,μ2,…,μk 不全相等C .S 1,S 2,…,S k 不全相等D .X 1,X 2,…,X k 不全相等E .21σ,22σ,…,2k σ全不相等29.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这是一种()指标。

A.率B.构成比C.发病率D.集中趋势E.时点患病率30.计算某地某年肺癌发病率,其分母应为()。

A.该地体检人数B.该地年平均就诊人数C.该地年平均人口数D.该地平均患者人数E.该地易感人群31.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其病,则发生下列情况()。

B.该病患病率将减少C.该病发病率将增加D.该病发病率将减少E.与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无关32.在使用相对数时,容易犯的错误是()。

A.将构成比当作率看待B.将构成比当作相对比看待C.将率当作构成比看待D.将率当作相对比看待E.将标化率当作构成比看待33.在实际工作中,发生把构成比作率分析的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构成比指标与率的计算方法一样B.构成比较率容易计算C.构成比指标比率难计算D.构成比指标用的最多E.计算构成比的原始资料较率容易得到34.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

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总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分性别进行比较B.两个率比较的2检验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E.作两个总率差别的假设检验35.要比较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某种职业病患病率的高低,采取标准化法的原理是()。

A.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数相同B.假设甲乙两厂患某职业病的工人数相同C.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D.假设甲乙两厂某职业病的患病率相同E.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数构成相同36.要比较甲乙两厂工人患某种职业病的患病率,对工龄进行标化,其标准构成的选择是()。

A.甲厂工人的年龄构成B.乙厂工人的年龄构成C.甲乙两厂合并的工人的年龄构成D.当地较稳定人口的年龄构成E.甲乙两厂合并的工人的工龄构成37.某项关于某种药物的广告声称:“在服用本制剂的1000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有970名儿童在72小时内症状消失。

”因此推断此药治疗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是非常有效的,可以推广应用。

这项推论是()。

A.不正确,因所作的比较不是按率计算的B.不正确,因未设对照组或对比组C.不正确,因未作统计学假设检验D.正确, 因为比较的是症状消失率E.正确, 因为有效率达到97.0%38. 定基比和环比属于()指标。

A.平均数B.构成比C.频率D.相对比E.发展速度39.若某人群某疾病发生的阳性数X服从二项分布,则从该人群随机抽出n个人,阳性数X不少于k人的概率为()。

A. P(k)+ P (k+1)+…+ P (n)B. P (k+1)+ P (k+2)+…+ P (n)C. P (0)+ P(1)+…+ P (k)D. P (0)+ P(1)+…+ P (k-1)E. P (1)+ P (2)+…+ P (k)40.Poisson分布的标准差σ和均数λ的关系是( )。

A.λ>σB.λ<σC.λ=2σ D.λE.λ与σ无固定关系43.能用来较好的描述传染性疾病发生规律的离散型分布是()。

A.Poisson分布B.2χ分布C.二项分布D.负二项分布E.正态分布45.2χ分布的形状( )。

A. 同正态分布B. 同t 分布C. 为对称分布D. 与自由度ν有关E. 与样本含量n 有关46.2χ值的取值范围( )。

A.2χ-∞<<+∞ B. 21χ≤ C.20χ<<+∞ D. 21χ≥E. 20χ-∞≤≤ 47.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如果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理论频数(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E. 随该格实际频数的增减而增减48.四格表的自由度( )。

A. 不一定等于1B. 一定等于1C. 等于行数×列数D. 等于样本含量-1E. 等于格子数-149.对于总合计数n 为500的5个样本率的资料做2χ检验,其自由度为( )。

A. 499B. 496C. 1D. 4E. 950.5个样本率作比较,220.01,4χχ>,则在05.0=α检验水准下,可认为( )。

A. 各总体率不全等B. 各总体率均不等C. 各样本率均不等D. 各样本率不全等E. 至少有两个总体率相等51.两个独立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

A.用t检验B.用u检验C.用Wilcoxon秩和检验D.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均可E.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Wilcoxon秩和检验条件52.配对样本差值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确定P值的方法为()。

A.T越大,P越大B.T越大,P越小C.T值在界值范围内,P小于相应的αD.T值在界值范围内,P大于相应的αE.T值即u值,查u界值表53.等级资料比较宜用()。

A.'t检验B.t检验C.u检验D.非参数检验E.方差分析54.多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