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4)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 能源平衡表(实物量)(P303-1表)(5)2. 能源平衡表(标准量)(P303-4表)(6)3. 主要能源消费与库存(P109表)(7)(二)综合定报表式1. 单位GDP、工业增加值能耗(P406表)(8)(三)基层2009年江西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年报表式1. 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生产、购进、销售与库存量(GP601表)(9)2.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P201表)(10)3.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附表(P201-1表)(11)(四)基层定报表式1.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P201表)(10)2.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附表(P201-1表)(11)3. 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P207表)(12)4. 工业企业水消费(P206表)(13)四、附录(一)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P207表)填报目录(14)(二)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P207表)指标的计算方法(20)附表一: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计算方法(41)附表二: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42)附表三:热焓表(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43)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省能源供应、需求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和江西省统计调查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的,各地区和各部门应按照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和填报目录,根据拟订的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和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地方、部门特殊需要的统计资料应通过地方统计调查和部门统计调查搜集,并尽量避免与本统计调查内容相重复。
(三)资料来源及调查方法:“主要能源消费与库存”(P109表)由省直有关部门上报;能源报表中“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P201表)、“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附表”(P201-1表)和“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P207表)由联网直报企业网上直报;“能源平衡表(实物量)”(P303-1表)、“能源平衡表(标准量)”(P303-4表) 调查方法由各设区市统计局自行确定;其他年、定报报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负责组织实施,按规定的范围对统计对象进行调查;“单位GDP、工业增加值能耗”(P406表)根据相关指标计算和填报。
(四)统计范围:本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年报和定期报表,统计范围原则上为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但有些报表的统计范围也有不同,各表的统计范围详见“二、报表目录”中的规定。
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五)上报要求:1、本报表制度实行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和统一的编码,各设区市应严格按照统一的指标代码、计量单位、文件格式上报。
2、各设区市辖区内企业不含省电力公司的供电企业、江西矿冶局所属工业企业。
省电力公司的供电企业由江西省电力公司统一上报;江西矿冶局所属工业企业统计报表上报江西矿冶局,由其核转省统计局一份。
江西省电力公司、江西矿冶局的统计报表按照设区市上报时间报送省统计局。
(六)变动说明:1、“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P201表)、“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P201-1表)报规模以上且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的月度报表,报送时间改为月后9日前。
在补充资料的“上年同期”中增加“火力发电投入”:本期“工业总产值”改为“工业总产值(现价),增加“工业总产值(上年价)”;所有“工业总产值”的计量单位“万元”改为“千元”。
2、“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P207表)报规模以上且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的月度报表,报送时间改为月后12日前报送。
调整“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P207表)填报目录(见附录)。
3、“工业企业水消费”(P206表),2008年报按经济普查方案执行。
(一)综合年报表(二)综合定报表(三)基层年报表(四)基层定报表三、调 查 表 式 (一)综合年报表综合机关名称:能源平衡表(实物量)表 号:P303—1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2007)118号 有效期至:2008年6月说明:1. 本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根据现有资料加工编制并负责报送。
第一部分“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免报。
2.本表的统计范围为辖区内除军队系统以外的全部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
3. .平衡关系:(1)列平衡关系:1(煤炭合计)=2+3+4+5;9(石油合计)=10+11+12+13+14+15+16+18。
(2)行平衡关系:37(平衡差额)=01+12-21-23;38(消费量合计)=加工转换的投入量(加工转换部分的全部负值求和后取绝对值)+21+23;01(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02+03+04+05+06+07+08+09+10+11;12(加工转换投入产出)=13+14+15+16+17+18+20;23(终端消费量)=24+26+30+34;18≥19;21≥22;24≥25;26(第二产业)=27+29;27≥28;30(第三产业)=31+32+33;34(生活消费)=35+36。
4.报送时间为5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能源平衡表(标准量)200 年表 号:P303—4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2007)118号 有效期至:2008年6月说明:1.本表由P303-1表乘以折标准煤系数生成,由各设区市统计局负责报送。
2.平衡关系:列关系:23(合计当量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224(合计等价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1+22上述两式不适用第38行消费合计。
行关系:37(平衡差额)=01+12-21-23; 01(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02+03+04+05+06+07+08+09+10+11;12(加工转换投入产出)=13+14+15+16+17+18+20;23(终端消费量)=24+26+30+34;18≥19;21≥22;24≥25;26(第二产业)=27+29;27≥28;30(第三产业)=31+32+33;34(生活消费)=35+36。
38行1至22列的消费量合计=加工转换的投入量(加工转换部分的全部负值求和后取绝对值)+21+23;38行23、24列的消费量合计=12(加工转换投入产出)+21(损失量)+23(终端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包括发电、供热损失)=12行23列的单元数值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等价值损失,发电、供热没有损失)=12行24列的单元数值3.报送时间为5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主要能源消费与库存表号:P109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7)118号综合机关名称:200年有效期至:2008年6月说明:1.本表由省直有关部门报送。
2. 统计范围为全省铁路、民航、公路、水路运输企业及石油经营企业。
不包括部门所管理的工业、建筑业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
3. 报送时间为3月底前,报送方式为邮寄报表。
(二)综合定报表综合机关名称:单位GDP、工业增加值能耗200年(半年、年报)表号:P406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7)118号有效期至:2009年1月说明:1.本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报送。
2、半年报只填报带“*”指标。
3.年报报送时间为5月底前;半年报报送时间为7月20日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三)基层年报表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生产、购进、销售与库存量表号:GP 601 表制表机关:江西省统计局企业法人代码□□□□□□□□—□200年文号:赣统字(2007)105号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字(2007)100号企业详细名称:有效期至:2008年 6 月能源名称计量代码生产量购进量销售量年末库存单位省外购进国外进口销往省外出口国外甲乙丙 1 2 3 4 5 6 7 8 原煤吨01洗精煤吨02其他洗煤吨03煤制品吨04型煤吨05水煤浆吨06煤粉吨07焦炭吨08其他焦化产品吨09焦炉煤气万立方米10高炉煤气万立方米11其他煤气万立方米12天然气万立方米13液化天然气吨14原油吨15汽油吨16煤油吨17柴油吨18燃料油吨19液化石油气吨20炼厂干气吨21其他石油制品吨22热力百万千焦23电力万千瓦时24其他燃料吨标准煤25煤矸石吨26生物质能吨标准煤27工业废料吨标准煤28城市固体垃吨标准煤29圾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说明:1.本表由各设区市统计报送分企业数据。
2.统计范围是辖区内规模以上且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或是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的工业法人企业。
3.报送时间为年后3月10日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说明: 1. 本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负责报送分企业数据。
2.本表统计范围:季报:辖区内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月报: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填报。
3.报送时间:月(季)后9日前,1月免报。
根据年报的企业名录增减情况上报年度数据,上报时间为3月10日前。
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或联网直报。
4.主要逻辑审核关系:消费合计=工业生产消费+非工业生产消费;工业生产消费≥用于原材料;消费合计≥运输工具消费。
5.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非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回收利用合计(P201-1表第12列);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合计(P201-1表第11列)-回收利用合 回 收 利 用 12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本表统计范围、报送时间和方式同P201表。
2.计算“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回收利用”指标使用的折算系数同P201表3.主要逻辑审核关系:工业生产消费量与P201表的工业生产消费量数字一致;加工转换投入合计=火力发电投入+供热投入+原煤入洗投入+炼焦投入+炼油投入+制气投入+液化投入+加工煤制品投入。
企业法人代码□□□□□□□□—□ 企业详细名称:主要耗能工业企业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200 年 1 — 月表 号:P 2 0 7 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2007)118号 有效期至:2009年1月 说明:1. 本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报送分企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