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最新)

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最新)

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
见(最新)
按照X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X教联〔X〕50号)要求,经县政府同意,结合我县实际,县教育局、县委编办、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联合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
指导意见>重点任务清单》,请按照责任分工,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1.科学制订和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
工作要求: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完全小学布局,修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在人口较为集中、生源有保障的村单独或与相邻村联合设置完全小学;地处偏远、生源较少的地方,一般在村设置低年级年段的小规模学校,在乡镇设置寄宿制中心学校,满足本地学生寄宿学习需求。

布局规划中涉及小规模学校撤并的,县政府因地制宜确定,严格履行规定程序。

撤并后的闲置校舍应主要用于发展乡村学前教育、校外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

对已经撤并的小规模学校,由于当地生源增加等原因确有必要恢
复办学的,按程序予以恢复。

坚决防止因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

责任分工:县教育局、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义务教育学校(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

完成时限:X年5月底前,修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按程序公开征求意见,上报县政府备案,同时报送县教育局、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

2.推进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
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按照“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原则,保障基本教育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

按照建设一所、达标一所的要求,统筹推进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实行“一学校一台账”“一项目一清单”,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规范管理,坚决防止建设超标准学校、豪华学校。

X年秋季开学前,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

责任分工:县教育局、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义务教育学校。

完成时限:X年7月底前,建立学校办学达标台账和建设项目清单;X年秋季开学前,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办学标准。

3.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
工作要求:对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等带来的新情况和寄宿制学校、乡镇中心校等增编因素,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

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坚持以县为主,动态调配。

逐步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有效解决县域内、校际间、学科间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学校长期聘用编外教师问题。

责任分工:县委编办、县教育局。

完成时限:长期任务,配合做好X年全省中小学编制调研工作。

4.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工作要求:推进县域内同学年段学校岗位结构设置合理,并向乡村适当倾斜。

将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参评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

切实落实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政策,并优先满足小规模学校需要,保障乡村教师职称即评即聘。

责任分工:县人社局、教育局。

完成时限:长期任务,年内建立相关制度。

5.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