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编应用写作学考试复习资料

新编应用写作学考试复习资料

基础理论篇第一章:应用写作的性质、特点和功能1.应用文是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的文学。

2.应用文的相关概念:①应用文体,②应用写作,③文书,④公文,⑤文件。

3.应用写作的特点:A.微观特点:①价值的直接实用性,②材料的完全真实性,③建构的直观规范性,④表述的直白简约性。

B.宏观特点:①社会性,②科学性,③中介性。

4.应用文的功能:①领导组织方面的计划指导作用;②交流信息方面的知照联系功能;③管理协调方面的约束控制作用;④办事查考方面的依据凭证作用。

第二章:应用写作的要素——责任者第一节:应用写作的作者一、应用文的写作者类型:①代言作者,②群体作者,③个人作者。

二、应用文的文体作者(①法定作者,②个人作者)三、应用文的发文者与收文者(略)四、公文的发文者与收文者之间的关系①同一组织系统中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②同一专业系统中的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③同一组织系统中的同级(平级)关系;④不同组织系统中的任何单位之间的不相隶属关系。

五、公文常见的发文形式与发文方式1.发文形式:①逐级行文,②多级行文,③越级行文,④联合行文,⑤直达行文。

2.发文方式:①纸质发文与电子发文;②内部发文与公开发文。

第二节:应用文写作的读者一、应用文读者的特殊性①更为明确的功利性读者意识;②更为严格的针对性读者意识;③更为迫切的时效性读者意识;④更为严肃的保真性读者意识。

二、应用文读者的分类1.按照读者的接受状态分:①指定性读者,②指向性读者。

2.按照读者的身份分:①法定读者,②约定读者,③自由读者。

第三章:应用写作的要素——内容、文本第一节:应用文的分类法定文书:党的、行政、军队……机关公文通用文书公务应用文非法定文书:会议、规范、信息、计划类……文书应用文专用文书:法律、审计、科技、经济……文书私务应用文:电信类、传志类、个人记录类……文书第二节:应用文的内容内容由:①主旨,②材料,③结构,④语言,构成要素。

一、主旨1.主旨分类:①思想型,②信息型。

2.主旨要求:①准确客观,②鲜明直露,③单一集中。

二、材料概念:①感性形态的具体材料;②理性形态的抽象材料。

材料的分类:1.实际使用分类:①广义材料,②狭义材料。

2.内容分类:①事实材料,②观点材料。

3.来源分类:①直接材料,②间接材料。

4.时间分类:①历史材料,②现实材料。

5.性质分类:①正面材料,②反面材料。

6.写作分类:①案叙(装叙)材料,②直接材料。

应用文的材料要求:①准确真实,②典型具体,③新颖。

三、结构概念:①外在格式,②内在要素模式:A.共性模式,B.个性模式应用文的基本结构:①缘起,②展开,③收束。

应用文的结构要求:1.有头有尾有中段,结构要完整;2.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位置,要合理;3.一股生气注于全体,结构要整一。

基本结构形式:①纵式结构,②横式结构,③纵横结合式。

四、语言语言的特点:①前性与稳定性的统一;②庄重性与灵活性的统一;③明快性与完整性的统一。

语言的要求:①准确,②得体,③简练,④质朴,⑤符合文体特殊的语言要求和语言规范。

第三节:应用文的文本形式应用文的格式要求:①准确规范,②完整美观,③合理适用。

应用文的格式用途:①必有格式,②或有格式,③期有格式。

外观分:①文头,②主题,③文尾。

(二)应用文中的大小标题原则:①大致整齐的句式;②内容和形式的统一;③从实践中来,深入浅出;④进行提炼,使小标题富有新意,⑤内在的逻辑关系。

(三)应用文的语体体现:①模式性,②专业性,③明晰性。

第四章:应用写作的物化过程第一节:应用写作的起因:知应用写作的客观动因:①管理公共事务,②处理日常杂物,③应付日常生活。

第二节:应用写作的孕成:思1.应用写作的思维:①运用逆向思维摆脱心理定势;②运用发散性思维摆脱封闭状态;③运用对象化思维摆脱自我意识;④运用立体思维摆脱单一思路;⑤寻找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增长点。

2.“思”要注意的问题(略)3.“思”的方法:①研究,②分析。

第三节:应用写作的物化:织“物化”的过程是“织”的工作,包括:①文种选择,②模式确认,③撰制提纲,④表达成文,⑤修改定稿。

一、文种选择1.应用文文种选择原则:“能”、“好”、“美”。

2.文种选择依据:①分析写作意图,②根据行文方向,③按照文种特性,④根据职权范围和隶属关系。

二、模式确认(略)三、撰制提纲:①图表法,②条文法。

四、表达成文1.应用文的叙述:①顺序,②倒叙,③插叙,④平叙。

2.应用文的说明:①以时间为序,②以空间为序,③以逻辑关系为序。

3.应用文的议论:①例证法,②引证法,③比较法,④因果法。

(不能使用古人名言,公文可使用领导的讲话,指示等)五、修改定稿:①内容方面,②形式方面,③处理方面。

六、关于公文的文风问题1.杜绝抄袭、照搬风气;2.高度重视发文工作,严格发文程序;3.杜绝文版主义和乱发文现象;4.杜绝情绪化色彩。

第四节:公文的拟制和发文办理程序一、公文的拟制:①起草,②审核,③签发。

二、发文办理1.发文办理的性质:①严肃性,②严谨性,③严格性。

2.发文办理的具体过程:①复核,②登记,③印制,④核发。

公文写作篇第一章:公文概述第一节:公文文种概述(公文分类及文种释义)一、公文分类1.使用范围分:通用公文,专用公文;2.功能划分分:指挥类,部署类,报请类,答批类,商洽类,奖惩类,知照类等;3.密级划分分:普通件,密件(绝密件,机密件,秘密件);4.时限要求分:平件,急件(特级,加急;电报分:特提,特急,加急,平急);5.行文方向分:①上行文,②下行文,③平行文。

二、公文文种的确定与选择第二节:公文的行文规则(略)第三节:公文的转批、转发与印发(略)第四节:公文的格式一、公文格式的性质(略)二、公文写作对格式的要求①准确规范,②完整美观,③合理适当。

三、公文格式的组成1.版头: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

2.主体: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3.版记: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页码。

第二章:指挥性公文和公文的指挥功能第一节:指挥性公文概述指挥性公文:①命令,②决议。

指挥功能公文:决定。

一、指挥性公文的重要特点:①权威性,②强制性,③严肃性。

二、指挥性公文和具有指挥功能的公文的文种及其主要区别(略)三、指挥性公文和具有指挥功能的公文写作主体常见思路①事实行为型:事实——(分析)——行为要求;②依据行事型:依据——(认识)——事项;③目的决策型:目的——对象——决策。

第二节:命令命令的分类:①颁布性命令,②事项性命令,③任免性命令,④嘉奖命令,⑤批准授予令。

第三节:决议决议的分类:①指挥性决议,②批准性决议。

决议与决定的区别:①形成过程不同,②内容不同,③写法不同。

决议的写作:①标题,②签署,③正文。

第三章:部署性公文和公文的部署功能第一节:部署性公文概述部署性公文的主要特点:①约束性,②具体性,③落实性。

部署性公文的主体写作常见思路①问题行动型:问题——(分析)——对策;②依据行事型:依据——(认识)——安排;③目的行为型:目的——对象——要求。

第二节:决定决定的分类:①知照性决定,②指挥性决定,③奖惩性决定,④事项性决定。

决定的写作:1.标题:单位名称,决定的内容和主旨,文种。

2.正文:决定依据,决定事项,决定结语。

第三节:通知通知的特点:①广泛性,②时效性,③晓谕性。

通知的作用:①指令制作,②“桥梁”和“纽带”作用,③传达作用,④决定作用,⑤沟通作用。

通知的分类:①会议通知,②工作通知,③批转类通知,④印发通知,⑤发布通知。

第四节:意见一、意见的性质①行文方向不限,②使用权限不限,③收文处理方式不限。

二、意见的特点和作用:①针对性,②政策性。

三、意见的分类:①建议性意见,②直发性意见,③呈转性意见。

四、意见的写作:①标题,②主送机关,③正文,④落款。

第四章:知照性公文及公文的知照功能知照性公文:①公告,②通告,③公报,④纪要。

知照功能公文:①通知,②通报。

第一节:知照性公文概述知照性公文的特点:①告知性,②凭据性,③公众性。

知照性公文和具有知照功能公文的主体写作思路①依据事项型,②单一事项型,③目的事项型,④事实事项型。

第二节:公告公告的特点:①庄重性,②慎重性。

公告的分类: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告;2.专门事项公告;3.法定事项公告;4.裁判公告。

第三节:通告通告的特点:①内容的广泛性,②使用的普遍性,③贯彻的强制性。

通告的分类:①法规性通告,②事项性通告。

第四节:公报公报的分类:①决定性公报,②事件性公报,③统计公报第五节:纪要纪要的作用:①向上级汇报会议情况,以便及时地得到指导;②向下级和相关机关单位传达会议精神、会议情况和决定事项,以便下级机关单位执行会议安排、落实会议精神和议定事项。

纪要的特点:①内容的纪实性,②表述的纪要性,③作用的指导性。

纪要的分类:①日常办公会议纪要,②专业性或专题性会议纪要。

第五章:报请性公文及公文的报请功能第一节:报请性公文概述报请性公文的特点:①对象的特定性,②方法的叙述性,③目的的请求性。

报请性公文正文写作的常见思路:①原有事项型,②依据事项型,③目的事项型,④事实陈述型。

第二节:请示请示的分类:①求复性请示,②求转性请示。

第三节:报告报告的分类:①综合报告,②专题报告,③工作报告,④报送物件、文件的报告。

报告的特点:①汇报性,②陈述性。

报告的一般结构:①情况简述,②主要成绩,③经验体会,④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①把握要点,突出中心;②陈述清楚,分析恰当;③认真筛选,掌握第一手材料;④内容单一,防止杂糅。

议案的特点:①特定对象,②特定主体,③特定内容,④特定时限,⑤特定级别。

第六章:批答性公文及公文的批答功能第一节:批答性公文概述批答性公文的主要特点:①被动性,②针对性,③简要性。

批答性公文的格式和主体写作常见思路一、批答性公文的格式:①公文格式,②信函格式。

二、批答性公文主体写作常见思路①依据态度型:依据——态度——(要求)②依据行为型。

第二节:批复批复的特点:①针对性,②批示性,③简要性。

批复的分类:①事项性批复,②政策性批复。

第七章:奖惩性公文和公文的奖惩功能第一节:奖惩性公文概述奖惩性公文的特点:①事实性,②典型性,③教育性。

奖惩性公文的主体写作思路①事实要求型:事实——分析——要求和希望②目的要求型。

通报的作用:①表彰推动作用,②惩戒禁止作用,③指导启发作用,④知晓沟通作用,⑤部署安排作用。

通报的分类:1.作用和使用范围分类:①情况通报,②表彰通报,③批评通报,④部署通报。

2.写作方法分类:①直述性通报,②转述性通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