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焦作市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河南省焦作市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河南省焦作市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16·南宁) 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 . 钢是一种化合物B .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C . 生铁是一种铁合金D . 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2. (2分) (2016九上·南市月考)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A . 倾倒液体B . 量取液体C . 熄灭酒精灯D . 过滤3. (2分)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雪糕融化B . 煤气燃烧C . 粉笔写字D . 湿衣晾干4. (2分)(2018·新乡模拟)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错误的是()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 .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 .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5. (2分) (2017·颍泉模拟) 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取金属钛(Ti),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①FeTiO3+H2=Fe+TiO2+H2O;②Ti02+2C+2Cl2=X+2CO;③TiCl4+2Mg=2MgCl2+Ti.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反应①中的H2被氧化B . 反应②Cl2中的氯元素为-1价C . 反应②中x为TiCl4D . 反应③说明Mg的金属活动性比Ti强6. (2分)(2018·徐汇模拟)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正确的是()A . 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B . 利用氧气的可燃性做火箭燃料C . 盐酸可用于焊接金属前除去金属表面的锈D . 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霓虹灯7. (2分) (2018·苏州模拟)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 + 2H2S + O2=2X + 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 X的化学式是Ag2SB . 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C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 .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8. (2分)(2018·道外模拟) 关爱健康,幸福生活!下列四位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 .B .C .D .9. (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 .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C . 钠原子和钠离子所含质子数不相等D . “热胀冷缩”现象表明分子间有间隔10. (2分) (2018九上·阳江月考) 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 .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 .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 .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11. (2分)(2016·无锡) 2016年5月,“感知环境,智慧环保”无锡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进入整体试运行阶段,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质量提升的是()A . 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B .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C . 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D . 减少使用农家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12. (2分)(2016·光明模拟)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操作方法A CO2(HCl)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铁粉(锌粉)加过量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 CO2溶液(CO)通入氧气后,点燃D NaCl溶液(Na2CO3)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A . AB . BC . CD . D13. (2分) (2018九上·高密期末)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 . 将40℃时乙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液质量不变C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 . 40℃时,50g甲能溶解于100g水中形成150g饱和溶液14. (2分)可以用于一次性鉴别氢氧化钙、盐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溶液的试剂是()A . 硝酸银溶液B . 酚酞试剂C . 碳酸钾溶液D . 氯化钡溶液15. (2分)(2018·平房模拟) 某烧碱与小苏打的样品(其中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向此样品中加入20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16g溶液和0.6g固体。

此样品中小苏打的含量为()A . 40%B . 41.2%C . 57.1 %D . 8.4g二、填空题 (共4题;共13分)16. (3分)(2019·黄石模拟)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下列四种常见物质:①氢氧化钠②硝酸钾③熟石灰④一氧化碳,其中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俗名为火碱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是________。

(填序号)17. (6分)(2017·雁江模拟)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问题,请按要求填空:(1)注意饮水安全,保证人体健康.在天然水净化过程中,人们常用明矾作净水剂,其作用是________.(2)在TiO2作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在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反应又可以生成水,此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3)化学实验中水常用来作溶剂.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H+、K+、Cl﹣、X,其中X可能是________.①Mg2+②Fe3+③OH﹣④CO32﹣.18. (2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1)反应前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 (2分)物质燃烧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 (共1题;共5分)20. (5分)(2017·罗平模拟)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检验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在实验室中常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H2SO4)反应制取,生成硫酸锌(ZnSO4)和氢气.①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之前必先________四、推断题 (共1题;共1分)21. (1分) (2017九下·丰县月考) 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D为蓝色沉淀,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2)写出B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写出G溶液在农业上的用途________。

五、计算题 (共1题;共6分)22. (6分)某钢铁厂用1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炼铁,计算理论上可冶炼出铁的质量.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23. (1分) (2019九上·金坛月考) 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

(1)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照明用具。

图1中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2) Mg、Cu、Fe三种金属在稀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如图2所示。

图2中X所代表的金属是________(填“Cu”或“Fe”);(3)下列有关金属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 Mn元素的化合价B . 利用金属的年代:C . 铜元素的质量分数D . 元素的含量(4)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此流程中,铝镓(Ga)合金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循环使用;②写出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Al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和Cu,为证明Fe和Cu的存在并测定其中Al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资料在线: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Fe和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①请完成证明金属粉末中存在Fe和Cu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I.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仅除去铝II.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________(填试剂名称)。

________证明含有铁III.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多次洗涤剩余固体剩余固体呈紫红色证明含有铜②为探究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取20 g该金属粉末,把100 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

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I以上数据可知,上表中n的值为________;II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答案:略12-1、13-1、14-1、15-1、二、填空题 (共4题;共13分)16-1、17-1、17-2、17-3、18-1、19-1、三、实验题 (共1题;共5分)20、答案:略四、推断题 (共1题;共1分)21-1、21-2、21-3、五、计算题 (共1题;共6分)22-1、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 23-1、23-2、23-3、23-4、23-5、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