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基础》考试大纲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3)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11)《汉语基础》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汉语基础考试涵盖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运用上述语言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该课程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现代汉语》(黄柏荣、廖序东主编,2011年第5版)的内容;重点掌握《古代汉语》(王力主编,1999年第3版)、《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2010年第4版)的有关内容。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汉语基础》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试卷内容包括现代汉语(110分)﹑古代汉语(20分)和语言学概论(20分)三个部分,考试卷有以下五种题型:(一)选择题(15个,共30分)(二)判断题(15个,共30分)(三)名词解释题(6个,共30分)(四)简答题(4个,共20分)(五)阅读分析题(2个,共40分)III考查内容一、现代汉语【考查目标】1.准确、系统地识记以下基础知识:现代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现代汉字;现代汉语修辞。
2.能够运用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分析、判断相关语言材料。
【具体内容】一、绪论(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二)现代汉语的特点(三)现代汉语规范化(四)推广普通话二、语音(一)语音概说1.语音的性质2.语音单位3.记音符号(二)辅音与声母1.辅音的发音2.声母的发音(三)元音与韵母1.元音的发音2.韵母的发音3.韵母的结构(四)声调1.什么是声调2.调值和调类3.普通话的声调(五)音节1.音节的结构2.拼音3.音节的拼写规则(六)音变1.变调2.轻声3.儿化4.语气词"啊"的音变(七)语调三、文字(一)汉字概说1.文字的性质2.汉字的特点3.汉字的作用(二)现行汉字的形体(三)汉字的结构1.结构单位2.笔顺3.造字法(四)汉字整理和标准化1.汉字的整理2.汉字标准化(五)掌握整理过的汉字四、词汇(一)词汇和词的结构1.词汇2.几种词汇单位3.词的结构(二)词义的性质和构成1.什么是词义2.词义的性质3.词义的分类(三)义项和义素1.义项2.义素(四)语义场1.语义场2.同义义场和同义词3.反义义场和反义词(五)词义和语境的关系1.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2.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六)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七)成语(八)词汇的发展变化五、语法(一)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二)划分词类的依据(三)实词和虚词(四)短语1.短语及其分类2.短语的结构类型3.短语分析小结(五)句法成分1.主语和谓语2.动语和宾语3.定语4.状语5.补语6.中心语7.独立语8.句法成分小结及例释(六)单句1.句型2.几种常用句式3.变式句4.句子的变换5.句类6.单句分析小结(七)检查、修改语病的方法和原则1.常见的句法失误2.检查语病的方法3.修改语病的原则(八)复句1.复句意义类型2.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九)标点符号1.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2.标点符号的用法六、修辞(一)修辞概说1.什么是修辞2.修辞和语境3.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二)词语的锤炼1.意义的锤炼2.声音的锤炼(三)句式的选择1.长句和短句2.整句和散句3.主动句和被动句4.肯定句和否定句5.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四)辞格1.比喻2.比拟3.夸张4.对偶5.排比6.反复7.设问8.反问(五)修辞常见的失误与评改1.韵律配合不协调2.词语选用不精当3.句子表意不畅达4.辞格运用不当(六)语体1.公文语体2.科技语体3.政论语体4.文艺语体二、古代汉语【考查目标】1.考生需要了解古代汉语中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常用词汇。
2.考生需要熟习汉字构造以及汉字部首的相关常识。
3.能综合运用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标点相关古籍。
【具体内容】第一册:1.常用词(一)~(四)2.古今词义的异同3.汉字的构造第二册:1.常用词(五)~(七)2.汉字部首举例第三册:1.常用词(八)~(十一)2.第十单元文选3.古书的句读第四册:常用词(十二)~(十四)三、语言学概论【考查目标】1.了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运用语言学理论结合汉语、汉字特点分析具体语料。
【具体内容】导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一、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二)语言的思维功能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2.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二、语言是符号系统(一)语言与符号(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2.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三、语音和音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二)语流音变四、语法(一)语法和语法单位1.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2.语法单位(二)组合规则1.组合的层次性2.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三)聚合规则语法范畴(四)变换变换和句型(五)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1.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2.语言的普遍特征五、语用(一)语境与语境义(二)话题和说明(三)焦点和预设(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五)言语行为六、文字和书面语(一)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1.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类2.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二)文字的发展与传播1.自源文字2.他源文字(三)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四)汉字与汉语拼音(五)口语和书面语七、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一)语言演变的特点(二)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l~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苏州话属于()。
A.粤方言 B.吴方言 C.闽方言 D.北方方言2. 普通话有()个韵尾。
A.4 B.3 C.5 D.63. 普通话“歌”的韵母e属于()。
A.前、高、不圆唇元音 B.前、半高、不圆唇元音C.后、半高、圆唇元音D.后、半高、不圆唇元音4.“明”是()。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5.下列词语中使用“打”的本义作为词素义的是()。
A.打工 B.打量 C.打渔 D.打手6.“雪亮”属于构词方式合成词中的()。
A.联合型B.主谓型C.偏正型D.补充型7.“出门买菜”是()。
A.联合短语 B.偏正短语 C.动宾短语 D.连谓短语8.“教学楼盖好了。
”的主语属于()。
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当事主语D.系事主语9.“他有个弟弟很聪明。
”是()。
A.存现句B.双宾语句C.兼语句D.连谓句10.“宁可数量少一点,也决不能降低质量。
”是()。
A.转折复句B.选择复句C.假设复句D.目的复句1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运用的修辞格是()。
A.夸张B.通感C.借代D.反语12.“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中“具”的意思是().A具有 B才能 C完全 D设席13.“然”字下的“灬”表示()A水 B光 C火 D足14.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的。
A英语 B法语 C拉丁语 D希腊语15.“兵”的最初意义是()A士兵 B武器 C战争 D军事二、判断题:l~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判断正误。
认为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质、音色。
()2.轻声不是一个单独的声调。
()3.单纯词不一定都是单音节的。
()4.“笔直”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
()5.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词、短语、单句、复句。
()6.“我的中国朋友李小京”是偏正短语。
()7.“他这样有本事的人,我很佩服。
”是单句。
()8.“他希望领导派他到海外教汉语。
”从整体上看是兼语句。
()9.“与其长期租房,不如贷款买房。
”是假设复句。
()10.“我们要夹起尾巴做人。
”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11.“臧”有15笔。
()12.“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中的“车”是名词作状语。
()1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中的“望洋”意谓“仰视的样子”。
()14.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15.“上帝”、“神仙”、“妖怪”、“天堂”等词的词义是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
()三、名词解释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2.儿化韵3.语境4.存现句5.聚合关系6.亲属语言四、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轻声的作用。
2.举例说明运用夸张需要注意的问题。
3.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这是为什么?4.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
五、阅读分析题:2个,每题20分,共40分。
1.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未尝不是有益的事。
(1)用简易加线法分析上述句子成分,主谓之间用‖隔开,主语中心语用表示,谓语中心语用表示,宾语中心语用表示,定语用()表示,状语用[ ]表示,补语用〈〉表示,插入语用下划小△表示,兼语用双横线下加波浪线表示,分析到成分为止。
(6分)(2)在上述句子中每一个词后面加“/”隔开,并为每个字标注普通话汉语拼音(声调标注每个字的本调)。
(6分)(3)找出上述句子中声母是舌尖后音的字。
(4分)(4)“对比”、“有益”分别是什么结构的词?(4分)2.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1)请为上列古文加注标点(10分)(2)请指出文中“走”、“去”、“陈”、“即”、“坚”的意思。
(5分)(3)文中“鞍”、“胡”都为形声字,试回答下列问题:A:“胡”字中的形旁“月”表示什么意思?(2分)B:为什么声旁“安”与“鞍”同音,而声旁“古”与“胡”不同音?(3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B/A/D/B/D/C/D/B/C/B/A/A/C/C/B二、判断题×√√√××√××××√√×√三、名词解释题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
3.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
4.语义上表示何处存在、出现、消失了何人或何物;结构上一般有三段,即处所段+存现动词+人或物段;语用上用来描写景物或处所的一种特定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