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的特点与学习目的
地理学科的特点与学习目的
一、地理学科的特点
1(综合性
地理所研究的对象或现象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即整体性。
如自然地理要素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地理要素有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交
通运输、城市、人口等,整个体系是一个内在联系完整的有规律的综合体。
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整个景观的变化,而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也要受到整体的制约。
地理学研究范围如此之广,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此之密切,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及的。
因此,学习地理时,务必先分解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研究各个要素本身,然后
再用综合的联系的观点去研究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区域性
地理综合体千差万别,地理学科的内容离不开各个具体的区域,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特征,区域和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环境及经济结构的地域差异,表现出无可替代的区域特征。
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就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我们在学习地理时,要从区域性出发,突出地区和国家的主要特征,综合某地区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和经济
人文方面特点,与其它地区相比较而显示其特性。
3(空间性
地理所研究的对象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存在空间,非常广阔,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空间是一个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空间,空间性指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联系三个不同而又有联系的概念。
培养空间想象力是学习地理极重要的方面。
学习一个区域,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空间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与经济地理位置;继而弄清地区内部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气温、降水、植被等的空间分布及其原因,以及经济资源、工业部门、主要农林牧产品、交通运输
线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配置原因。
4(动态性
现存的地理事物是过去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
我们得随时留心它的空间和时间的变化。
例如,华北被称作干渴的大地,到2010年,这里需要多少水?从何而来?都需要作出预测。
地球上地理现象十分宏大,学习地理就要求我们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把地理事物同它所处的时空位置及其它事物联系起来思考,才有可能更好地达到学习目的。
如上所述,综合联系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分析比较各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并放到一定的空间去研究,是地理学习的思维特点。
掌握综合性、
区域性、空间性、动态性等特点,是我们学习好地理学科的重要前提。
二、地理学科的学习目的
1(地理学习的动机
地理学科是中学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有自己的立足点,尤其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有些学生觉得从地理知识中,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风土人情,很有兴趣;有些学生为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有的出于以后旅游的目的;当然也有很多人是为了应付高考……在这众多的学习地理动机中,我们最
重视的是学习地理的自觉性和认识兴趣,因为它们是促使学生稳定地保持积极学习态度的
内在动力。
学习地理的自觉性,是指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或社会意义的理解程度,是一种将地理学习与社会要求相联系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有些学生将学习地理知识,看作是青少年认识祖国、了解祖国应尽的义务。
这种自觉性是在学生地理学习认识不断提高,地理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多方面进行的学习目的的教育下逐渐形成的。
学习地理自觉性的形成与发
展,是形成学生积极而稳定的学习态度的强大内部动力因素。
认识兴趣不同于一般因好奇心引起的兴趣,而是一种乐于接触,寻求地理知识,并渴望不断地探索的心理倾向与需要。
由
于这种兴趣中指向于知识,因而通常又称为求知欲。
认识兴趣虽然也是建立在好奇心的基础上,但它必须在不断地掌握或使用地理知识中,对地理知识的作用与意义的认识不断加深,并逐渐体验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的过程中形成的。
要培养、激发地
理学习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最重要一点是必须对地理学习的价值有所了解。
2(地理学习的价值
(1)知识价值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由“地”和“理”两部分组成。
“地”是指形成世界或某一地区的地表景观或现象,“理”是指形成地表景观或现象的原因、发展动态及相互作用的规律。
它联系着自然环境,具有自然属性;又联系着社会和经济,具有人文科学属性。
地理学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起桥梁纽带作用,是文理结合的独特学
科,具有十分重要的知识价值。
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
这充分说明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中学生,——定要学好地理,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为今后进一步扩充知
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德育价值
地理学习的德育价值在于它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直观、生动、具体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人生观和国情、国策教育的主渠道。
地理环境为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提供了场所、资源、劳动对象等条件,而人类又对环境存在着反作用。
如何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生态、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如何实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因素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生存在地球上的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要增强全球意识,承担人类所应负的责任,单纯依赖专业人员是绝对不够的。
通过地理学习,可以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新一代公民。
此外,学习地理还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
心。
因此它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重要德育作用。
(3)经济价值
地理学习的经济价值在于可以全面正确地认识祖国、世界和整个地球,并把所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实际。
如自然、人文地理知识可服务于农业、水利、建筑、气候、环保学科和生产实践;区域地理的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可服务于政治、历史、外语诸学科;而以处理和协调入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地理,则更是做一个合格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
也是今后继续学习和参加经济建设需要具备的知识。
(4)美育价值
地理学习的美育价值在于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对美的鉴赏能力。
如对地理景观的自然美,“地域化”的人文美,有秩
序、有逻辑的科学美,语言、图表的艺术美的欣赏等。
此外,地理学习还有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哲学价值,合理配置资源的生产价值,培养国际意识、实行对外
开放的社会政治价值等等,而在培养学生智能方面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充分认识地理学习的这些价值,明确学习目的,才能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而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和最好的教师,是学习者内在而持久的学习动机的源泉,它有助于我们增强地理学习的自觉性,让这门学科成为我们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
识和生产生活中的有力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