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第一章安全技术基础▪第二章石油化工过程安全▪第三章石油化工过程安全▪第四章石油化工控制系统安全概论▪第五章石油化工经济安全概论•第一章安全技术基础本章是《石油化工安全技术》的基础部分。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专业安全教育之前了解系统安全的基本理论,对安全原理和安全技术有一个总体的、初步的认识。

通过学习和练习,要求学生们熟悉安全与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掌握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危险性评价、系统危险控制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考查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般安全问题;了解事故管理、事故评价的主要概念;了解安全法规和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石油化工过程安全了解物质燃烧爆炸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了解工业毒物的种类;熟悉工业毒辣物的毒性评价指标与分级;熟悉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以及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掌握工业毒物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的原则及常用方法;掌握预防尘毒物质的常用的技术措施;了解车间空气中尘、毒物质常用的测定方法。

了解化学灼伤的定义,引起化学灼伤的原因,熟悉化学灼伤的症状及灼伤深度等级,掌握化学灼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及方法,熟悉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

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常用物理量度,熟悉噪声的类型与频谱分析以及噪声的危害,了解噪声的允许标准,掌握预防和治理噪声的常用方法。

了解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的定义及分别在电磁波谱图中的范围,熟悉紫外辐射、射频辐射、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常用的防护措施。

•第三章石油化工过程安全了解石油化工装备的类型及特点,了解石油化工装备安全设计、安全管理、安全应用及安全检查的要点,了解典型石油化工装备事故分析的分析方法。

•第四章石油化工控制系统安全概论本章内容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石油化工工业安全教育,加强劳动保护,搞好安全生产,保障职工安全和健康。

目前,石油化工行业测量与控制系统非常广泛,电子计算机日益普及,石油化工控制系统的安全显的尤为重要。

熟悉典型石化过程中的自动保护系统,DCS系统的可靠性,熟悉各种安全检测仪器的使用以及连锁保护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了解计算机软件安全及数据库安全的概貌.掌握基本安全技术,了解静电危害及防治方法,了解典型的事故案例.•第五章石油化工经济安全概论本章的教学目的是使经管系本科生对安全经济学、风险管理、经济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1-1.安全与系统安全1-2.系统安全分析1-3.系统危险性评价1-4.系统危险控制1-5.事故管理1-6.安全法规与安全管理体系2-1.燃烧与爆炸2-2.防火防爆基本措施2-3.工业毒物危害及防护2-4.灼伤、噪声、辐射的危害及防护2-5.安全检修2-6.典型化工过程的安全技术及事故案例3-1. 石油化工装备常见事故类型3-2. 石油化工装备本质安全化3-3. 人机工程设计在石化装备上的应用3-4. 石油化工装备的安全设计3-5. 石油化工装备的安全管理3-6. 石油化工装备的检测3-7. 典型石油化工装备事故分析4-1.石油化工过程控制及其自保系统4-2.安全检测仪器与安全保护系统4-3.信息安全技术概论4-4.电气安全技术概论4-5.静电及其防治4-6.典型石油化工控制系统事故分析5-1. 安全经济学概论5-2. 风险管理基础5-3. 经济风险的管理5-4. 风险管理典型案例第一章安全技术基础1.1 安全与系统安全1.1.1安全的基本概念1.安全(Safety)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之下的状态。

2.危险(Danger)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员或财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水平的一种状态。

人们随着立场、目的、条件等的变化,可接受的危险水平也在在变化,对安全与危险的认识也不相同。

3.风险(Risk)风险是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又称危险性。

风险R具有概率和后果的二重性,风险可用损失程度c和发生概率p的函数来表示R=f(p, c)4.安全性(Safety Property)安全性指确保安全的程度,是衡量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

与安全性对立的概念是风险(危险性)。

假定系统的安全性为S,危险性为R,则有S=1-R。

5.事故(Accident)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当前还不能防止,或能防止但未有效控制而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序列。

6.隐患(Accident Potential)隐患系指潜藏的祸患。

隐患包括一切可能对人-机-环境系统带来损害的不安全因素。

1.1.2 安全科学1.安全科学安全科学是研究人与机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保障人类生产和生活安全的科学。

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工业事故、交通事故、职业危害等。

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如事故致因理论、灾变理论、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等;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如安全人机学、安全心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等;安全科学的专业技术,如各类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管理工程等2.安全科学的发展近百年来,安全科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本世纪初至50年代。

在这一阶段,工业发达国家成立了安全专业机构,形成了安全科学研究群体,从事工业生产中的事故预防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第二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在这一阶段,发展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和安全评价方法,提出了事故故致因理论。

安全工程学受到广泛重视,在各生产领域中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

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以后。

在这一阶段,逐步建立了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发展了本质安全、过程控制、人的行为控制等事故控制理论和方法。

1.1.3系统安全与系统安全工程1. 系统安全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系统安全的主要观点包括:(1)没有绝对的安全。

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2)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的整个寿命期间。

即,在新系统的构思、可行性论证、设计、建造、试运转、运转、维修直到废弃的各个阶段都要辨识、评价、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体现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

(3)系统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危险源(即危机)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系统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某种种类的危险源。

系统安全的基本内容就是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采取措施消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使系统安全。

2. 系统安全工程系统安全工程(System Safety Engineering)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手段辨识、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实现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工程包括系统危险源辨识、危险性评价、危险源控制等基本内容。

(1) 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是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

系统安全分析是危险源辨识的主要方法。

(2) 危险性评价(Risk Assessment)是评价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危险程度的工作。

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包括对危险源自身危险性的评价和对危险源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价两方面的问题。

(3) 危险源控制(Hazard Control)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的工作。

危险源控制技术包括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1.4 石油化工生产系统安全石化生产系统是以原油、原油炼制后的产品、油田伴生气或天然气为原料,采取特定工艺,生产燃料性油品、润滑性油品、化工原料、化工中间体和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过程系统。

石化生产系统是高危险性生产系统,从安全上考虑,石化生产系统具有如下特征:1.生产物资的多危险性;2.生产工艺的连续性和长周期性;3.加工过程的封闭性;4.物耗、能耗的集中化和扩大化。

1. 2 系统安全1.2.1 系统安全分析概述系统安全分析(System Safety Analysis)是从安全角度对系统进行的分析,它通过提示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联来查明系统中的危险源,以便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它们。

1、系统安全分析内容1)调查和评价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源及其相互关系。

2)调查和评价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它有关因素。

3)调查和评价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源的措施。

4)调查和评价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

5)调查和评价对不能根除的危险源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

6)调查和评价一旦对危险源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害的安全防护措施。

2、系统安全分析的主要方法1)安全检查表法(checklist)2)予先危害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3)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l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4)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 and Operabllity Analysis,HAZOP)5)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ETA)6)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7)因果分析(Cause-Consequence Analysis,CCA)8)如果-则分析(What If)9)MORT管理疏忽和危险树分析(MORT)系统寿命期间内各阶段适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情况如下表。

表1-2 系统安全方法适用情况1.2.2 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一份进行安全检查和诊断的清单。

它由一些有经验的、并且对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的人员,事先对检查对象共同进行详细分析、充分讨论、列出检查项目和检查要点并编制成表。

为防止遗漏,在制定安全检查表时,通常要把检查对象分割为若干子系统,按子系统的特征逐个编制安全检查表。

在系统安全设计或安全检查时,按照安全检查表确定的项目和要求,逐项落实安全措施,保证系统安全。

1.安全检查表的编制程序(1)确定人员。

要编制一个符合客观实际,能全面识别系统危险性的安全检查表,首先要建立一个编制小组,其成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2)熟悉系统。

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3)收集资料。

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4)判别危险源。

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5)列出安全检查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