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24分,其中1~4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答错不得分,6~6为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有漏选的得2分,有错选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借助于能量子的假说,普朗克得出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B .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并用实验证实了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C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D .任意两个核子间都存在核力作用,这种性质称为核力的饱和性2.如图所示是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电源电动势足够大,入射光强度不变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将会一直增大B .若电源电动势足够大,将电源正负极反向,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将会减小到零C .对某种确定的金属来说,其遏止电压只由入射光的强度决定D .对某种确定的金属来说,入射光频率与遏止电压成正比3.2017年1月9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工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大多数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的过程都伴有中微子的产生,例如核裂变、核聚变,β衰变等,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22411120H+H He n →+属于α衰变,234234090911Th Pa e -→+属于β衰变B .235114489192056360U n Ba Ba 3n +→++属于核聚变C .23892U 衰变为22286Rn ,经过4次α衰变,6次β衰变D .327301213150He Al P n +→+属于原子核人工转变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能量为13.06eV 的光子照射一群处于基态氢原子,最多能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 .用能量为12.70eV 的光子照射一群处于基态氢原子,最多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 .用能量为12.09eV 的光子照射一群处于今天氢原子,最多能辐射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 .用能量为12.85eV 的电子碰撞一个处于基态氢原子,可使氢原子电离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sin m u U t ω=,副线圈电路中R 0为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V 1和V 2是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分别用U 1和U 2表示;A 1和A 2是理想交流电流表,示数分别用I 1和I 2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滑片P 不动,滑片Q 向上滑动过程中,U 2变小,I 1变小B .滑片P 不动,滑片Q 向上滑动过程中,U 2不变,I 1变小C .滑片Q 不动,滑片Q 向下滑动过程中,U 2变大,I 1变大D .滑片Q 不动,滑片Q 向下滑动过程中,U 2变大,I 1变小6.如图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0.2T 的匀强磁场中,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 匀速转动,转动周期为 6.28×10-2s ,线圈的匝数为100匝、阻值为10Ω,面积为0.1m2.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与阻值为90Ω的电阻R连接,与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π取3.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在图示位置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B.经过八分之一周期,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2 100CC.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00VD.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902V二、实验题7.(1)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用金属丝可以制作温度传感器,称为金属热电阻,与金属不同,有些半导体在温度升高时导电能力增强,因此可以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热敏电阻。
图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示意图,_____________为热敏电阻的图线,________为金属热电阻的图线。
(以上两空均填“1”或“2”)(2)某同学用传感器做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实验,得到如图甲所示的U-I关系图线,将该小灯泡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动势为3V,电流传感器的示数为0.3A,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____W,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8.一小型水电站为某企业供电,发电机输出功率为66kW,输出电压为220V,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2Ω。
(1)若由发电机经输电线直接送电,求企业得到的电压和功率是多少?(2)若用1:10升压变压器先升压,再用10:1的降压变压器降压,企业得到的电压和功率是多少?选修部分【选修模块3-3】一、选择题:本题共9题,共36分,其中1~5为单选题,每题4分,答错不得分,6~9为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有漏选得2分,有错选得0分1.2018年河北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要比2017年下降6%以上,达到61微克/立方米。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PM2.5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是由气流的运动决定的D.周围大量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2.下面几幅图中,有关功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1中迅速下压活塞,面花会燃烧起来,说明热传递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B.图2中重物下落带动叶片转动,由于叶片向水传递热量而使水的温度升高C.图3中降落的重物使发电机发电,电流对水做功使水的温度升高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4.测得一杯水的体积为V,已知水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水分子的直径d和这杯水中水分子的总数N分别为A.36A AM Md NN VNπρρ==,B.36A AN VNd NM Mπρρ==,C.36AAVNMd NN Mρπρ==,D.36AAN Md NM VNπρρ==,5.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固、液、气三态变化过程中温度T 随加热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单位时间锁吸收的热量可看做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2~t t时间内,该物质分子平均动能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B.在12~t t时间内,该物质分子势能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C.在23~t t时间内,该物质发生了物态变化D.在34~t t时间内,该物质分子的热运动加剧6.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水平气缸内由活塞封闭着一定量的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假设气缸壁的导热性能很好,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若用外力F将活塞缓慢地水平向右拉动,则在拉动活塞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做等温膨胀,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气缸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将变少B.气体做等温膨胀,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的压强不变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不变D.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收,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此过程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为浸润现象,图乙为不浸润现象B.图甲中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小C.图乙中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小D.图甲中表面层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而图乙中表面层分子比内部密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的大气压强较低B.液面上部的蒸气达到饱和时,就没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C.水的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气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CDB,A管接一密闭球形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B管开口,水银柱将两部分气体封闭,,各管形成的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环境温度不变,水银密度为ρ.现在B管开口端缓慢向上移动,直到CD两管液面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移动B 管前A 内气体的压强为013A p p gh gh ρρ=++B .移动B 管后A 内气体的体积一定减小C .移动B 管后CD 部分其他体积不变D .移动B 管后1h 增大、3h 减小,A 管内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二、实验10.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往边长约为40cm 的浅盘里倒入约2cm 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平板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减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④①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2)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05%了,每滴溶液的体积为0.02mL ,描出油酸膜边缘轮廓,油酸膜的面积约为110cm 2,由此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若油酸未完全散开就测油膜面积,会导致计算分子直径的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三、计算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b 到C 的压强p 和体积V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气体在状态A 的温度为27℃,当气体从状态B 至状态C 的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200J ,求:(1)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2)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内能的变化量。
12.小张开车出差,汽车某个轮胎的容积为20L,在上高速前检验胎压为2.5atm,此时车胎的温度为27℃,在经过几个小时的行驶进入服务区后,小张发现该轮胎有漏气现象,检测得出胎压变化为2atm,此时轮胎内气体的温度为87℃。
(1)求车胎漏出气体的质量占原来气体质量的比例;(2)求车胎温度恢复到27℃时车胎内气体的压强;(不考虑此过程的漏气和轮胎体积的变化)(3)补胎后,在第(2)的基础上给轮胎打气,假设每次打入气体的体积为13L,压强为1atm,温度为27℃,打多少次能使车胎内气体压强恢复到2.5atm。
【选修3-4模块】一、选择题:本题共9题,共36分,其中1~5为单选题,每题4分,答错不得分,6~9为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有漏选得2分,有错选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产生稳定的磁场B.透过平行于日光灯的窄缝观察正常发光的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C.通过测定超声波被血流反射回来其频率的变化可测血流速度,这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2.中国的网络建设开始迈向5G时代,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3300-5000MHz频段,相比于现有的4G (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1880-2635MHz 频段)技术而言,具有更大的优势,5G 信号与4G 信号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G 信号比4G 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快B .4G 信号波动性更显著C .4G 和5G 信号都是纵波D .5G 信号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3.人在水面上分别观察正下方水中同一深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小彩灯,可以观测到的现象是A .紫灯位置最深,且比实际的位置深些B .绿色灯位置最深,且比实际的位置深些C .紫色灯位置最深,且比实际的位置浅些D .红色灯位置最深,且比实际的位置浅些4.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振幅为A ,周期为T ,O 为平衡位置,B 、C 为两侧最大位移处,从经过位置P (P 与O 、B 、C 三点均不重合)时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再经过时间T 过长中,振子的平均速率一定等于4A T B .经过18T 时,振子的瞬时速度不可能与P 相同C .再经过时间14T 过程中,振子的路程可能大于A ,可能等于A ,不可能小于AD .经过12T 时,弹簧的伸长量和弹性势能均相同5.如图所示为摆长为1m 的单摆分别在地球表面和某星球表面做受迫振动的共振曲线,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210/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