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B卷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B卷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许多词。

B.全班同学洗耳恭听“王几何”老师的高论。

C.我和万芳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D.经过全班同学的热烈讨论,我们自作主张地决定去秋游。

2 . 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不用韵。

B.梁启超,字卓如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

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

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D.诗人陈子昂、杜甫、王安石陆游、龚自珍所属朝代分别为唐朝、唐朝、北宋、南宋、清朝。

3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给予(jǐ)阔绰(chuò)过瘾(yǐn)B.恐吓(hè)愕然(è)隔膜(mé)C.嗤笑(chǐ)栈桥(zhàn)煞白(shà)D.脚踝(huái)髀骨(bì)惘然(wàng)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B.学校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日本想要发展与亚洲邻国的关系,关键在于它能否正确认识历史、重信践诺。

D.通过阅读《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作品,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二)记叙文邂逅一只萤火虫①傍晚出去散步,走过繁华的市区,信步向郊外走去。

夕阳的余晖还未散尽,隐隐的红,透着几丝眷恋。

散步的人或独自,或三五成群,用自己的方式放松着心绪。

②眼前是一条明亮的小溪,找一处平地坐下,看一河月光清清明明,心神恍惚,多想变成一只鱼,偎在它的怀里吟唱;或者变成一叶水草,在清浅里飘摇心事;也或者向更深处走去,体验它的温柔,接受它的滋润。

潺潺水声,唤起记忆里的温暖,目光里多了一丝清亮。

③忽然,有人喊:“看!萤火虫!一只萤火虫!”我赶忙四处寻找,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果然,一个亮点一闪一闪,仿佛是谁提着一盏灯笼,在水草间悠悠漫步。

人们突然安静了,眼睛盯着“那盏灯”,若有所思。

④这一只萤火虫,乘着清溪的歌吟,带着草丛的清香,从我的眼前掠过,让我惊喜,也照亮了我回归童年的路。

⑤童年的家乡,村西有条宽宽的河,夏日傍晚,吃过晚饭,村里的人都喜欢去河边纳凉。

那时候没有空调,电风扇也极其少,所以夏夜的河边,是村民歇凉的好去处。

⑥人们聚在河边,有的唠家常,有的相互说着见到或听到的离奇事,有的唱歌,有的吹着悠悠的竹笛……我们几个小孩,最快乐的莫过于捉萤火虫了。

口袋里装一只玻璃小瓶儿,坐在河岸等。

暮色稍暗,萤火虫便出来掌灯了。

顺着河岸繁茂的草丛,一盏一盏,次第闪亮,一会儿就汇成了一条“银光闪闪的河”。

⑦赶紧顺着河沿下河去,伸出双手,微微弯曲手指,呈合拢的形状,向萤火虫靠近,靠近……然后猛地合拢双手,小心地从指缝间看,掌心里闪着荧光,就是逮到萤火虫了。

无比谨慎地移动一只手,直到把萤火虫捏在指间,另一只手飞速掏出口袋里的玻璃瓶儿,咬开瓶盖,放入萤火虫,马上盖上盖,这才放心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⑧有些小伙伴拿特制的网子扑逮萤火虫,就是用细钢丝围成圆圈,用细铁丝把网兜子缠绑在细钢丝上。

网兜子要用眼儿很细小的那种,要不然,萤火虫会从网眼里逃之夭夭。

⑨父亲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如此苦学,终于成了饱学之士。

小小的我,也学车胤“囊萤读书”,只可惜,那些小小的萤火虫,不堪玻璃瓶的困扰,早早的就熄了灯。

⑩几回回故乡,漫步河岸,却很难再见到萤火虫那轻巧的灯影了,它们,去了哪里呢?看书得知,这种提灯夜行的小精灵,只在植被繁茂、水源洁净、空气清新的环境里安身。

看着日渐荒芜的河岸,心,莫名的疼。

⑾有孩童追着那只萤火虫,想要扑到它,将我的思绪拉回。

一位老者阻止道:“不要逮它了,多少年没见到萤火虫了呢,就让它自由的飞吧。

”是啊,萤火虫,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今晚的久别重逢,是多美的幸运,为什么要去逮它呢?⑿邂逅一只萤火虫,就像遇到了失散多年的童年的小伙伴,记忆的骨度渐渐丰满,它提着一盏灯,照亮了故乡的画面,也照亮了丢失很久的惊喜。

(选自2016年第10期《中国知网》,有改动)5 . 选文紧扣“萤火虫”行文,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填空,归纳本文的写作思路。

傍晚散步,邂逅萤火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 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暮色稍暗,萤火虫便出来掌灯了。

顺着河岸繁茂的草丛,一盏一盏,次第闪亮,一会儿就汇成了一条“银光闪闪的河”。

7 . 小时候,“我”最快乐的事就是捉萤火虫了,为何现在“我”却同意老者的话,阻止孩子去捉萤火虫呢?说说你的理解。

8 .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桌与案马未都①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

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的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

②桌与案更重要的区别,是精神层面的区别。

这个区别在哪儿呢?在于案的等级比桌高。

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

再比如,我过去当编辑的时候,经常挑灯夜战、“伏案疾书”,如果“趴在桌子上”,恐怕不是睡着了,就是在写检查。

③中国人把承具分得清清楚楚,这正是我们文化的独特之处。

我们平时不注意,跟“案”相关衍生出来的词语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

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

④同样是案,也有很多形制。

有一种叫作翘头案,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过去都是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

衙门里也用供案,这里的供案翘头非常高,非常夸张。

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暗示你,警告你。

如今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

如果法官搬一个小板凳坐那儿,估计犯人心里就该想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了。

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给你,这是案子重要的本意。

那么,衍生出来的词语就有“案件”,原指案子上的文件;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⑤文人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用的书案,它非常温和,也有翘头,但把夸张的感觉去掉了,翘头很小。

这个小翘头干吗用呢?我们知道,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书画形式叫手卷,卷起来是一个轴,比如《江山万里图》《清明上河图》,看的时候要横向打开。

过去看手卷有讲究,你不能趴在地上看,也不能搁在方桌上看,就得在这种翘头案上看。

我曾遇到一个附庸风雅的人,得到一幅手卷,急忙在桌子上打开,手卷的轴一下滚到桌边,一把没抓住,轴咣当就掉下去,画被撕破了。

如果他在案头上看,轴滚到案的两头,就停住了,不会掉下去。

⑥由于案的陈设功能越来越大,它的实用功能就相对降低;相反,桌子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大,陈设功能越来越小。

所以,桌与案从功能上有了区分,这是在使用中发生的区分,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设计的。

⑦桌子在越来越突出实用功能的时候,就跟案发生了分野。

桌,最早写成卓越的“卓”,它是高出来的意思。

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就是超出别人,高高地立在那儿。

后来才把“卓”字底下的“十”字变成了“木”字,写成现在的“桌”字。

9 . 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桌与案的区别10 . “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1 . 第二段划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2 . 很多传统物品既有实用功能,又有丰富的文化韵味。

如太师椅、红灯笼、青花瓷、紫砂壶、油纸伞、纸折扇……请用“三字经”的形式在横线上补填一项。

(不要求押韵)彩屏风,分隔间。

八仙桌,宴神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默写13 . 古诗文名句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四、课内阅读1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解释下列加点词。

(1)谪守巴陵郡:(2)增其旧制:(3)予观夫巴陵胜状:(4)横无际涯:(5)朝晖夕阴:(6)南极潇湘:五、诗歌鉴赏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