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是自治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效显著的五年。
对水利来说,也是科学治水管水、加快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
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节约农业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保证工业用水”的总体思路,以节水为中心,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XX水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一、近五年水利工作情况第一,防汛抗旱减灾取得显著成效。
五年来,我州洪旱灾害频繁发生,水旱交替出现。
境内主要河流均进入平枯水期,各灌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灾。
主要河流发生超保证流量洪水19次、警戒洪水5次, 据统计受洪灾人口达3.1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84万亩,洪灾造成经济损失2.32亿元。
全州各级党政领导立足于抗大旱、防大汛,科学制定防汛抗旱预案,积极应对,防控有力,使灾害损失降到最小。
5年来,全州累计投入资金2.92亿元,抗旱机井7648眼,应急调水1.28亿立方米,抗旱浇灌面积达282万余亩次,修复堤防178公里,疏浚河道40公里,新建挑流坝1195座,挽回经济损失近15亿元。
今年,受春季河道来水偏少、部分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各独立灌区和开都河下游灌区博湖县等出现了不同程度干旱,受轻旱面积达8.5万亩(不含农二师、尉犁塔河灌区)。
各级水行政部门立即组织水源,全州投入抗旱人数1.8万人次,抗旱井254眼,抗旱浇灌面积12.3万亩次,迅速缓解了旱情。
为有效应对汛期可能发生的洪水,全州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加大堤防险工险段除险加固力度。
特别是且末举全县之力,汛前完成阿热勒乡、琼库勒乡、台吐卡什等防洪堤修建和除险加固,累计完成投资6504万元,确保了今年安全度汛。
入夏以来,和静、和硕、博湖、轮台等县发生局地暴雨洪水和突发暴雨山洪泥石流,造成4个县12个乡镇3300人受灾,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329万元(其中水利基础设施经济损失1766万元)。
灾情发生后,州委、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做了重要批示,紧急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投入防洪抢险、水毁修复资金70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3100万
元。
第二,水利规划前期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开-孔河、若羌河、迪那河、车尔臣河等主要河流流域规划基本完成,制定了自治州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XX农业节水发展规划等综合和专业规划,为全州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提供了支撑。
在规划的基础上,开展了塔河近期综合治理、大中型灌区续建和节水改造、病险水库、大中型病险水闸、中小河流治理、且末大石门水库、米兰河水利枢纽、库尔勒经济开发区库尉地区工业供水工程、开都河小山口二、三级、大山口二级水电站等一大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尽快通过国家、自治区审批及争取资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我们紧紧抓住中央1号文件的历史机遇,积极配合自治区开展贯彻中央1号文件调研4次,并有针对性地加快项目前期,加强项目储备。
且末大石门水库项目建议书通过水利部审查。
博斯腾灌区、车尔臣河灌区2019年实施方案、4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设通过自治区水利厅审查。
5个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项目初设上报自治区水利厅,完成2座小(2)型水库核查工作,并组织开展初设编制工作。
焉耆县开都河南岸城区段防洪堤工程初设上报国家水利部待批。
和静县、若羌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已列入自治区计划。
7项XX内陆河治理项目正在编制,防洪工程估算投资2.16亿元。
和静工业园区工业供水工程可研已经州发改委核准。
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50项,落实项目35个,落实资金3.94亿元。
全州水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完成23类7.044万个普查对象的清查录入审核工作,推进普查对象静态数据获取及动态数据台账建设,计划年底前完成普查对象数据获取及空间数据录入工作。
第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五年来,全州累计完成水利投资40.98亿元,建成了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和发展全局的水利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了以防洪、灌溉、调水为重点的水利工程体系。
(一)坚持民生优先,农村水利建设全面提速。
——农田水利建设。
2019年至2019年,全州累计完成新建防渗渠道2966.95公里,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72.13万亩,新修配套建筑物1.58万座,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28.31亿元。
干、支、斗三级渠道防渗率达到85.6%,地方综合毛灌溉定额下降为610立方米/亩,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了0.46。
三次被评为自治区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