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中学、宜昌一中2021届高三年级2月联合考试物理详答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 【答案】C【解答】A .根据E km =ℎv −W 0知,频率相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金属的逸出功越小,故A 错误。
B .已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某一激发态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2.09eV ,用动能等于12.09eV 的另一个氢原子与这个氢原子发生正碰,能量部分被吸收,不能从基态跃迁到该激发态,故B 错误。
C .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故C 正确。
D .铀核(92238U)衰变为铅核(82206Pb)的过程中,质子数少10,质量数少32,则中子数少22,故D 错误。
2. 【答案】B【解答】炸弹被投下后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根据ℎ=12gt 2得:t =√2ℎg炸弹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为:L =v 0t =v 0√2ℎg则知,若战斗机水平飞行高度变为原来的2516倍,飞行速度变为原来的54倍,所以飞机投弹时离目标的水平距离应为2516L ,故B 正确。
3. 【答案】A【解答】AD 、根据图象可知,从x 1到x 3过程中,粒子先加速后减速,所以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到x 2处,电势能最小根据E p =qφ可知,粒子带负电,所以电势先升高后降低,故A 正确,D 错误;B 、因为qE =ma ,所以电场强度和加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所以在x 1和x 3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 错误;C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v 2=2ax 可知,a −x 图象的面积表示v 22,所以粒子经x 1和x 3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C 错误;4. 【答案】D【解析】解:因为B 点距两波源距离一样,而两波源的相位相反,所以在B 出叠加总是相互减弱。
由振动方程可知,周期为T =2ππs =2s ,波长为λ=vT =2m ,C 距两波源的距离差为△s =1m =12λ而两波源的相位相反,所以在C 点振动总是加强的。
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因为B 点距两波源距离一样,而两波源的相位相反,所以在B 出叠加总是相互减弱;由振动方程可知,周期为T =2ππs =2s ,波长为λ=vT =2m ,C 距两波源的距离差为△s =1m =12λ而两波源的相位相反,则在C点振动总是加强的。
本题考查了波在相互叠加时,何处振动加强和减弱,牢记当两波源起振同方向时,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路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振动加强。
5. 【答案】A【解析】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当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大小时,汽车具有最大速度,即P v f =。
当汽车以2P 的恒定功率启动,速度为4v 时,牵引力1224PPF v v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1F f ma -=,解得1P a mv =;速度为3v时,牵引力23223PP F v v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2F f ma -=,解得22P a mv =,则122P a a mv -=,故A 选项正确,B 、C 、D 选项错误。
6. 【答案】C【解析】由碰撞系统动量守恒可知,碰后甲的动量为p′甲=2kg ·m/s.由碰撞发生的实际可知碰前v 甲>v 乙,即p 甲m甲>p 乙m 乙,得m 甲m 乙<57;碰后v 甲≤v 乙,即p′甲m甲≤p′乙m 乙,得m 甲m 乙≥15.由碰撞前的动能大于等于碰撞后的动能,又因为E k =p 22m,得p 甲22m 甲+p 乙22m 乙≥p′甲22m 甲+p′乙22m 乙,解得m 甲m乙≤717.综上所述,15≤m 甲m 乙≤717,所以C 正确.7. 【答案】C【解析】解:A 、光线1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v =c n=√2=√22c ,故A 错误;B 、设棱镜的临界角为C ,由sinC =1n =√22,得C =45°光线2从O 点入射时,由折射定律得n =sinisinr由几何关系知入射角为i =45°,解得折射角为r =30°由几何关系可得,当光线2射到BC 时,与BC 的夹角为∠PFB =15°在△PBF 中,由正弦定理得PF sin45∘=PB sin15∘=BFsin120∘ 据题PB =34AB =3√24L 解得PF =3(√6+√2)4L ,BF =3(3+√3)4L由几何关系得:EF :BE =OP :BO =1:2;所以EF =FC =12BE ,可得R 为CQ 的中点。
在△BEO∽△BFP 得BOBP =BEBF =OEPF =23 解得BE =3+√32L ,OE =√6+√22L故EF =FC =3+√34L在△CFR 中,由正弦定理得FRsin45∘=RC sin15∘,RC =√24L 解得FR =√3+12L 光线2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为t =PF+FRc n联立解得t =2√6+6√3+2√2+64c,故B 错误;C 、在光线1在棱镜中经过的路程长为s =2OE =(√6+√2)L ,故C 正确;D 、光线1从CD 边射出点到BC 边的距离为d =RCsin45°=14L ,故D 错误。
8. 【答案】BC【解答】AB.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感应电动势E =BLv 恒定,线框中的电流大小恒定,方向沿逆时针方向,a 、b 两端的电压U ab =14BLv ;线框完全在磁场中运动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不变,线框中感应电流为零,做匀加速运动,但ab 边两端的电压U ab =BLv =BL√v 02+2ax ,其中v 0为匀速运动的速度,U ab 与位移x 不是线性关系,当出磁场时,线框做减速匀速,U ab 不断减小,故A 错误、B 正确;CD.线框进入过程中,线框中的电流大小恒定且为逆时针,完全进入磁场时电流为零;线框离开磁场,做减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线框刚好完全离开磁场时,速度大于或等于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不可能为零,故此时电流也不可能为零,故D 错误、C 正确。
9. 【答案】AD【解答】A .由表达式知原线圈的电压的有效值为U√2;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当单刀双挪开关与a 连接时,副线圈的电压的有效值为U 2a =n2n 1×√2,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所以示数为U Va =n 2n 1×√2,当单刀双挪开关与a 连接时,副线圈的电压的有效值为U 2b =n 212n 1×√2=n 2n 1×√2U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所以示数为U Vb =n 2n 1×√2U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比为1:2,故A 正确; B .当t =0时,u 1=0,c 、d 间的电压瞬时值为0,故B 错误;C .当滑动变阻器触头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由于电压是由变压器决定的,所以电压不变,电流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C 错误;D .若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 扳向b 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由n 1:n 2变为n 1:2n 2,所以输出的电压升高,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故D 正确。
10. 【答案】AC【解答】A .粒子从b 孔进入磁场后受到的洛伦兹力向右,由左手定则判断可知,D 形盒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故A 正确;B .根据洛仑磁力提供向心力得qvB =m v 2r,粒子运动的周期T =2πr v=2πm qB,粒子运动的周期不变,故B 错误;C .粒子第n 次加速后,根据动能定理可得:nqU =12mv 2,解得v =√2nqUm,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r =mv qB=1B√2nmU q,粒子每运动一周直径的增加量Δd =2B√2mU q(√n −√n −1),随转动周数的增加,粒子每运动一周直径的增加量越来越小,故C 正确;D .当粒子从D 形盒中出来时,速度最大,根据r =mvqB ,可知最大动能E k =(qBR)22m(式中R 为D 形盒的半径),由此可知,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与加速电压无关,所以增大两板间电压,粒子最终获得的最大动能不变,故D 错误;11. 【答案】CD【解答】A .两个小球之间相互排斥,可知带同种电荷,所以小球2也带正电,故A 错误; B .小球在C 点时,受力如图:由几何关系可得:F =mgsin30°=0.5mg ;① T =mgcos30°=√32mg②根据库仑定律得:F =kq 1q 2l 2③ 联立①③可得:q 2=mgl 28kq,故B 错误;C .小球2在A 位置时,受到的重力、电场力和绳子的拉力,三个力之间的夹角相互为120°,所以三个力的大小相等,所以:T′=F′=mg④根据库仑定律得:F′=k qq 1l 2③ 小球2在A 位置时所带电荷量:q 1=mgl 2kq,故C 正确;D .小球2在A 位置时,弹性绳的长度:l 1=l2+l =3l2;小球2在C 位置时,弹性绳的长度:l 2=l 2+√32l ;设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k ,则:T ′=k ⋅(l 1−l 0) T =k ⋅(l 2−l 0)联立可得:l 0=12l ,故D 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
12. (1)2.00m/s 2(1.80~2.20m/s 2之间) (2)mg+F (3)不需要[解析](1)由图可知Δx=2.00cm ,而T=0.1s ,则a=ΔxT 2=2.00×10-20.12m/s 2=2.00m/s 2.(2)小车向下匀速运动时,对小车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可知Mg sin θ=f+mg+F 当小车向下加速运动时,小车受到的合力为F 合=Mg sin θ-f 联立解得F 合=mg+F (3)此实验是通过共点力平衡求是小车受到的合力,不需要保证小车质量远大于所挂物体的总质量13. 答案:(1)电压;5V(2)5.8×10-8kg ·m -3(或6.0×10-8kg ·m -3)(或0.058mg ,0.060mg ,0.06mg )均算正确 (3)2R ;3.9 解析:(1)毫安表与气敏电阻并联,因此用来测定电压,量程0g g 0.05100V 5V U I R ==⨯=;(2)由图(b )可读出,当气敏电阻 2.3k Ωq R =时,甲醛浓度为83610kg/m -⨯或3m 006g ./m ;(3)12R R 、串联分压,当气敏电阻的阻值q R 增大时1D 两端电压应升高,所以1R 为气敏电阻,2R 为定值电阻,且当223qR R =时为红色发光二极管1D 处于点亮的临界状态,由图(b )可知73110kg/m η-=⨯时 2.6k Ωq R =,故233.9k Ω2q R R ==。